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4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2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曹煌  张静雅  龚苏晓  许浚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15,46(24):3617-3622
对中药五味中"酸"味的概念、功效内涵、来源以及与药性理论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归纳。阐述应用电子舌仿生技术及化学分析手段进行酸味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模式,提出酸味的表征方式及其物质基础拆分的研究方法,并总结了酸味中药的临床应用与配伍规律,为酸味药性的表达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单味中药的开发是目前中药领域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其知识产权综合性保护体系,对单味药材的全链条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文以九芝堂药业构建的裸花紫珠知识产权综合性保护体系作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从专利、行政保护、商标、外观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适用于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式进行分析,对九芝堂药业构建的综合性保护体系值得借鉴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并提出如下建议:(1)重视原料药材种植/炮制方法的专利申请;(2)重视地理标志、道地药材、植物新品种的保护;(3)积极推进产品、技术升级;(4)产品迭代时期申请数据保护;(5)注重专利、行政保护的布局时机;(6)注重提高商誉;(7)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希望从事单味药材开发的创新企业能够从裸花紫珠实例中借鉴经验,并且优化策略,为相关产品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83.
从“神农氏出,尝草别谷”发现稻米中药,到“轩辕氏出,制为方剂”,及后人发掘稻米药用发展至今,稻米类中药因其味甘、性平、无毒成为日常食用健胃和脾之佳品,这是中药药用平民化、普及化的结果,也是传统中药惠及百姓的表现,然其药用本源被大家所遗忘.通过梳理历代经典本草著作,追根溯源,证明稻米是一味经典中药,从古至今在中医药防病治病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探求稻米类中药的应用和药用价值,药食同源,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84.
中药挥发油传统功效与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挥发油作为芳香中药的特色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作用于局部或全身以防治疾病。中药挥发油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大量医药典籍和传统中药复方中多有收载,是中药发挥药效的关键物质基础。目前,中药挥发油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中药挥发油传统治疗理念及应用方法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相关典籍的挖掘和梳理,系统性不强。以中医药古籍为工具,从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活性两方面对中药挥发油在中药材中的分布、传统应用方法、性质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中药挥发油应用开发前景,以期为中药挥发油的历史传承及现代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张淼  霍海如  王朋倩  戴丽  隋峰 《中草药》2018,49(3):505-51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五味作为药性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保障中医临床的准确合理用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相较于四性,中药五味属性与其临床功用的关联相对松散,主要源于五味属性中真实滋味和推演五味属性的混杂。基于此,以五味理论中的"辛味"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其药性理论的产生及构建过程,以及现代研究进展,明确"辛味"中药五味属性的来源以及药性理论的传统认识,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86.
日本汉方制剂及其特点与中药新药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平  林丹  宋菊  阳长明 《中草药》2018,49(9):1985-1989
通过对日本汉方制剂目录、分类、审批、生产销售等基本情况的介绍,以及对其药材、剂型、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特点的分析,提出我国经典名方制剂研究应注意结合临床应用遴选经典名方,尊重中医药理论指导和中医临床应用特点,重视上市后再研究,加强质量控制研究,积极关注已上市"经典名方"制剂的再评价;中药新药研究应加强药材/饮片源头质量控制,基于人用历史开展中药复方新药研究,以"质量源于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开展中药新药的质量控制,加强工艺过程控制和质量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87.
膜分离技术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在物质分离中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食品净化、生物技术、环境保护与优化等工业领域。中药(含复方)来源丰富、化学组成多元化,作为一类特殊的物料,分离操作贯穿整个工艺流程,并且是整个生产过程的主体部分。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中药制药行业逐渐将新型分离材料及其相关技术,如膜分离技术、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等用于工业生产。基于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对近10年来该技术在中药(含复方)分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膜分离技术深入应用于中药(含复方)的高效分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中药儿童群体药动学试验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天庆  胡思源  司端运  钟成梁 《中草药》2013,44(21):3089-3091
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善,药物在体内分布代谢有其自身的特点,且在不同年龄、体质量区间的差别很大,使得儿童用药剂量不能简单地参考成人用药剂量进行折算。群体药动学是研究目标人群药物代谢参数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可有效避免经典药物代谢取血点多所带来的伤害,并可充分了解协变量影响因素的大小,可见掌握药物在儿童中的群体典型值意义重大。提出了中药在儿童群体中开展药动学研究的试验要点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9.
王红刚  刘基柱  潘利明 《中草药》2013,44(11):1514-1516
中药分类是人们认识和区分中药从而掌握中药特性和用药规律的基本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发现和认识,这就对中药的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种系统涵盖范围广、简便易行、可以自行扩展的中药分类及编码方法.通过将药用植物药用部位、植物科属及饮片分类通过系统排列组合来对中药进行分类和编码,可以随时将几乎所有的中药品种归入此分类系统,来源相近的中药可归入相近的类群,便于查询对照.该系统具有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以应用于标本馆、中药饮片加工及中药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90.
根据文献和临床应用,归纳分析刺猬皮的临床效用,主要有活血散瘀止胃痛、疏降胃气治反胃、涩精缩尿除遗精、收敛止血治血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