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60篇 |
免费 | 240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5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34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88篇 |
内科学 | 1487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4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335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538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233篇 |
中国医学 | 45篇 |
肿瘤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135篇 |
2013年 | 234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60篇 |
2010年 | 110篇 |
2009年 | 144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43篇 |
2005年 | 141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102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Expert review of anti-infective therapy》2013,11(5):521-524
Evaluation of: Matisz CE, Naidu P, Shokoples SE et al. Post-arrival screening for malaria in asymptomatic refugees using real-time PCR. Am. J. Trop. Med. Hyg. 84, 161–165 (2010).Malaria is endemic throughout most of the tropics mainly due to Plasmodium falciparum. Outside the tropics, cases have been described among mobile population groups, such as travellers,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Malaria prevalence among refugees ranges from 3% to more than 60%, many of them being asymptomatic.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findings of a recent study performed in Canada where malaria prevalence among recently arrived asymptomatic refugees was measured. A total of 324 refugees were screened for malaria, obtaining a global prevalence of 3.1% by PCR. Identifying imported, asymptomatic cases of malaria may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both for the individual concerned and for public health. 相似文献
12.
CBA/Ca mice were immunized by infection with cloned lines of Plasmodium berghei (isolates ANKA, KSP-11). Plasmodium chabaudi chabaudi (AS, CB) or Plasmodium chabaudi adami (DS) and then challenged with either homologous or heterologous parasites. Protective responses were assessed in immune mice relative to the controls by their ability to (i) extend the time taken for the mean parasitaemia to reach a predetermined level (1% or 0.1%) (ii) reduce peak parasitaemia (iii) resolve the parasitaemia sooner and/or (iv) control or eliminate recrudescences. At both the inter- and intra-species level, immunity appeared largely specific for the cloned line inducing it. At the interspecies level marginally effective cross-immunity was sometimes evident, thus P. berghei KSP-11 immune mice displayed some immunity against P.c. chabaudi AS, although immunity to this parasite was relatively ineffective against P. berghei ANKA or KSP-11. Cross-immunity was more apparent between the subspecies P.c. adami and P.c. chabaudi and between cloned lines of the latter parasite derived from the AS and CB isolates. These data reflect considerable inter- and intra-species structural and immunogenic differences in certain antigens of parasitized erythrocytes and merozoites, which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a number of murine malarias and associated with protective immunity. Similar differences recently identified in the equivalent antigens of the human parasite P. falciparum may therefore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rotective immunity in ma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原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广西环江县在消除当地疟疾后的传疟按蚊种类及密度监测结果。方法 收集整理该县历年人房和牛房传疟按蚊资料及近2年按蚊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制作。结果 该县历史上存在按蚊种类20种,传疟按蚊种群密度依次为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嗜人按蚊的人房密度高于其它传疟按蚊,季节消长与当地疟疾发病高峰密切相关,嗜人按蚊的唾液腺子孢子自然感染率为0.3%(5/1 585)。1982—1983年采用通宵人工捕蚊的方法观察结果显示,人房嗜人按蚊密度占55.68%,中华按蚊占21.77%,日月潭按蚊占19.81%,微小按蚊占0.05%。牛房嗜人按蚊密度占6.21%,中华按蚊占67.55%,日月潭按蚊占13.89%,微小按蚊占0.07%。2015—2016年在该县大安乡采用通宵灯诱方法捕蚊观察,2015年结果显示,牛房、室外和人房共捕获按蚊604只,经鉴定全部为中华按蚊,其中牛房占35.43%,室外占34.27%,人房占30.30%。2016年结果显示,牛房、室外和人房共捕获按蚊811只,经鉴定99.63%为中华按蚊,其中牛房占54.25%,室外占36.37%,人房占9.00%,在5月份的牛房和室外分别捕获嵌斑按蚊1只和日月潭按蚊2只。结论 该县目前的传疟媒介是以单一的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几内亚华人恶性疟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62例几内亚华人恶性疟患者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予以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 心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93.8%)及恶性疟治愈率(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和6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恶性疟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输入性恶性疟血液临床检验指标特征,为诊断及预防重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7年武汉市输入性恶性疟确诊病例入院第1次的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结果,将病例资料分为重症组和普通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t检验分析两组差异性。结果 共收集106份较完整的病例血液检测结果,其中重症组20例、普通组86例,血常规结果显示重症组红细胞(2.77±0.87)×1012/L、血红蛋白(84.52±25.57)g/L、红细胞压积(24.70±7.12)%,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同时重症组血小板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结果显示重症组和普通组总胆红素(M=63.40,32.60)、直接胆红素(M=27.65,12.85)、间接胆红素(M=29.35,18.40)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中位数82.00 U/L,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总蛋白(51.79±6.00) g/L、白蛋白(27.52±3.61) g/L,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重症组肾小球滤过率(56.06±42.05) mL/min、尿素(14.91±9.71) mmol/L、肌酐(161.93±36.21) μmol/L、胱抑素C 中位数2.22 mg/L,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乳酸脱氢酶均明显上升,重症组(978.65±653.65)U/L,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钙下降,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恶性疟重症以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肝肾功能损伤、乳酸脱氢酶升高及钙代谢紊乱为特征,对恶性疟重症诊断与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06-2016年保山市隆阳区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消除疟疾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2006-2016年保山市网络直报疟疾疫情数据,对疟疾发病情况、病例时间、地区、人群等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6年隆阳区共发病1 135例,年平均发病率1.17/万,输入性病例1 118例,本地感染病例17例;其中间日疟836例(73.66%),恶性疟278例(24.49%),未分型21例(1.85%);发病高峰4-7月,共603例(53.13%);男性1 025例(90.31%),女性110例(9.69%);年龄分布以20~50岁组为主,发病916例(80.70%);农民为主要风险人群共发病1 064例(93.74%);各乡镇发病前三位分别是板桥镇、辛街乡、西邑乡,分别发病238例(20.97%)、135例(11.89%)、90例(7.93%).结论 隆阳区2006-2016年疟疾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自2011年均为输入性病例.流动人员的管理,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及健康教育,发热患者血检是疟疾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什邡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什邡市消除疟疾工作,为其他地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及开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什邡市1950—2015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962年发病率高达6 789.36/10万,防治工作经历控制流行、常态化管理、基本消除疟疾、消除疟疾4个阶段。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5年)什邡市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经费保障到位,按《四川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和巩固工作,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均有专人负责疟防工作,疟原虫血检12 457人,年度血检数均达到总人口2‰以上,血片复核率为13.72%,年报告发病率均控制在1/10万以下,发生的8例输入疫情均及时有效控制。媒介监测发现本地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结论什邡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连续保持20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蒿甲醚联合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对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非重症疟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刚果(金)中国二级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维和任务区56例非重症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明确诊断后即予“蒿甲醚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2~3 d后改为口服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定期观察患者症状、体温、疟原虫密度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按WHO抗疟药物临床疗效分类综合评价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56例非重症疟疾患者中,单纯恶性疟41例,混合疟15例。全部患者均获得完全临床原虫治疗成功,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平均退热时间单纯恶性疟患者为(28.5±7.6) h,混合疟患者为(26.4±6.5) h;平均疟原虫清除时间单纯恶性疟患者为(31.5±8.3) h,混合疟患者为(30.4±6.7) h;平均疟原虫清除半衰期单纯恶性疟为(2.54±0.55) h,混合疟患者为(2.42±0.43) h。两组患者退热时间、疟原虫清除时间及清除半衰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蒿甲醚联合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可有效治疗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非重症疟疾,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18年1例输入性恶性疟的死亡原因,为预防疟疾死亡病例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访谈接诊医生及患者家属,对患者病历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刘某,男,35岁,青岛市城阳区人,2018年3月19日到科特迪瓦务工,7月17日回国。25日患者到韩国办事,26日下午出现发冷、发热、出汗、头痛、浑身酸痛等症状,26—27日自服退烧药无好转,28日上午到韩国某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下午出现腹泻、呕吐症状,29日下午回国,14∶59到城阳区人民医院就诊,精神萎靡,经询问患者有非洲出国史可能患疟疾,16∶30将患者转诊至疟疾治疗定点医院,17∶50到达青岛市传染病医院时患者呈深昏迷状态,医生考虑患者病情危重且该院正在改建无ICU病房,建议转至有抢救条件的综合医院抢救。19:40患者转入海慈医疗集团ICU病房,21∶00被确诊为恶性疟,因病情危重,患者于30日14∶15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于输入性疟疾,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尽早明确诊断,尽早使用抗疟药治疗,是避免出现死亡病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163例非洲输入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尽早识别重症疟疾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2018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63例非洲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63例患者,其中重症组37例,非重症组126例;平均年龄(37.90 ± 10.17)岁,男性患者147例(90.2%),中国籍患者132例(81.0%),既往有基础疾病患者15例(9.2%);感染虫种以恶性疟原虫为主,144例(88.3%)。与非重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的乳酸、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三酰甘油、尿素、肌酐和胱抑素C均升高(P<0.05),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I均降低(P<0.05)。经积极治疗,重症组患者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非洲输入性疟疾患者以恶性疟原虫感染为主。恶性疟疾发展成重症比例高,死亡率高。疟疾患者的血常规、乳酸、降钙素原、血脂、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对重症疟疾有很好的预警作用,有助于尽早识别重症疟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