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477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53篇
中国医学   4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目的 探究酸蚀处理对复合树脂表面封闭剂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140颗离体牙的颊、舌侧分别制备标准V类洞,进行复合树脂充填后随机分为7组(n=20):不作表面封闭(C组);不酸蚀,Permaseal封闭(P0组);15 s酸蚀+Permaseal封闭(P15组);30s酸蚀+Permaseal封闭(P30组);不酸蚀,G-coat封闭(G0组);15 s酸蚀+G-coat封闭(G15组)及30 s酸蚀+G-coat封闭(G30组)。每组中10颗离体牙进行冷热循环老化处理(5 ~ 55℃,1 000次循环,停留时间30 s),另10颗在生理盐水中浸泡24 h后直接进行微渗漏评价。以染料渗入法评价微渗漏程度。结果 任何条件下,P0组、P15组、P30组的组间比较冠方微渗漏等级无显著性升高或降低(P>0.05);冷热循环条件下,P30组较P0组龈方微渗漏等级显著升高(P<0.05),G0组、G15组较G30组冠方微渗漏等级显著降低(P<0.05),G0组较G30组龈方微渗漏等级显著降低(P<0.05)。结论 (1)酸蚀处理对G-coat的封闭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比较义齿基托材料镀用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前后,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变化情况,探索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镀用义齿树脂基托表面后的抗菌可能性。方法:采用热凝牙托材料制作30mm×10mm×2mm标准试件30个。按不同粗糙度(280目、600目、1200目)分成3组,每组10个。相同粗糙度的10个试件再分成2组,每组5个,一组试件双面镀用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作为实验组,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3组不同粗糙度试件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存在变形链球菌黏附,实验组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1200目P<0.05;600及280目P<0.01);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试件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均随粗糙度增大而增多(P<0.05),实验组增多趋势相对较小。结论: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能够改善义齿树脂基托表面的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具有部分抑菌功能。  相似文献   
93.
含药树脂表面修饰法制备加兰他敏口服缓释混悬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昂  贺芬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3):227-232,244
采用离子交换吸附技术,用丙烯酸树脂RS100修饰加兰他敏(1)树脂表面,制成1的缓释混悬液。1树脂经表面修饰后,体外释药速率明显减慢。1缓释混悬液和溶液剂在大鼠体内的cmax分别为209.05和333.16ng/ml;tmax4.5和1.4h;t1/212.55和7.05h;AUC0→24h2555.67和2007.78ng·h·ml-1;绝对生物利用度(fabs)55.80%和43.84%;1缓释混悬液相对于溶液剂的生物利用度(frel)为127.29%。  相似文献   
94.
海洋放线菌N331生物碱活性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海洋放线菌N331发酵液中的抗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抗菌活性成分,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从海洋放线菌N331的发酵液中分离到一种结晶状活性组分,鉴定为生物碱类物质,由几种极性相近的化合物组成;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茼及其耐药菌的最小押菌浓度均为4μg·mL-1,对口腔上皮癌KB细胞和肺癌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0,3.0μg·mL-1,与顺铂的抗肿瘤效价相当.结论 海洋放线菌N331能产生抗茸及细胞毒性较强的生物碱类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95.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紫苏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分离纯化紫苏总黄酮的最佳树脂,并确定其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吸附量和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分离法确定适合的大孔吸附树脂;采用动态吸附分离法确定分离条件。结果:AB-8树脂对紫苏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动态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为:紫苏总黄酮上样液浓度为1.5mg/mL,最大吸附量为11.5mg/g,吸附速度为1.0mL/m in,95%乙醇2倍柱体积1.0mL/m in洗脱,树脂可重复使用3次。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有效,适于紫苏总黄酮的吸附纯化。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鱼腥草总黄酮工艺,为鱼腥草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贵州产鱼腥草为原料,以鱼腥草总黄酮含量及回收率等为考察指标,选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鱼腥草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分别采用静态试验、动态试验等考察大孔树脂对鱼腥草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鱼腥草总黄酮静态饱和吸附量为76.20mg.g-1(干树脂),洗脱率97.35%,动态饱和吸附量为74.5mg.g-1(干树脂),总黄酮回收率在82.8%、纯度在80%以上,是实验树脂中分离纯化鱼腥草总黄酮的最佳大孔吸附树脂。结论:分离纯化鱼腥草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2~3倍树脂体积,上柱总黄酮量与树脂比为1:13.4,上柱液总黄酮浓度为17.57mg.mL-1,流速2-3m1.min-1,上柱液pH4-5。  相似文献   
97.
妇科千金片薄膜包衣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建武 《中成药》1994,16(9):4-5
实验研究了用聚丙烯酸树脂IV号为薄膜包衣成膜材料的包衣方法。结果表明:丙烯酸树脂IV号为成膜材料包制的薄膜衣片经与糖衣片平行比较,其抗湿性,抗热性,抗磨损均优于糖衣片,且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98.
Zheng D  Lin Y  Zhang Z  Chen W  Yang W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7):408-411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发生混浊、引起视力障碍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原因。方法 对 19例 (2 2只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发生混浊的患者 ,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将取出的 2 2片混浊人工晶状体进行裂隙灯和光学显微镜检查 ;应用钙特异性茜素红染色法和vonKossa嗜银染色法进行病理学检查 ;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沉淀物的位置和形态 ;应用能谱分析法检查沉淀物中的元素成分。以透明人工晶状体作为对照。结果 在人工晶状体光学部表面和表面下可见沉淀结晶呈多种形态的不规则颗粒 ,其中光学部中央着色颗粒密集且粗大 ,周边着色颗粒稀疏而细小。这些颗粒茜素红染色和vonKossa嗜银染色均为阳性反应。能谱分析证实颗粒中含钙和磷元素。人工晶状体襻和透明人工晶状体均无相同表现。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 ,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混浊的原因 ,为人工晶状体光学部表面和表面下发生钙和磷化合物沉淀结晶  相似文献   
99.
利用大孔树脂从葛根中分离纯化总黄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分离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树脂,并对影响分离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使纯化工艺达到最优。方法采用静态与动态的吸附-解吸两种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葛根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及其不同的工艺条件对总黄酮分离纯化的影响。结果 SP70分离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药液浓度0.5 g·mL-1(相当于原生药)、pH为5 -6、以2 BV·h-1速率进行上样,上样量为60 BV,以5 BV的70%乙醇、2 BV·h-1的流速进行洗脱,效果最佳。经SP70处理后的葛根总黄酮的含量可达80%以上。结论大孔吸附树脂SP70分离纯化总黄酮效果较好,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0.
活性氧化铝除氟剂的除氟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对经特殊工艺处理的不同粒径的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性能进行研究.开发实用的除氟剂。方法模拟A(粒径2.0~3.0mm)、B(粒件3.5~5.5mm)样除氟剂对氟含量为10mg/L的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除氟性能。结果A、B样除氟剂当流速分别为80ml/min及以下和20ml/min及以下时,其终端流出水中的氟含量均小于1mg/L;A、B样除氟剂的绝对饱和吸附最分别为1.67mg/g和1.30mg/g,相对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57mg/g和0.17mg/g。结论除氟剂粒径小、比表面积较大时,有利于除氟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