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90篇
  免费   11996篇
  国内免费   5578篇
耳鼻咽喉   672篇
儿科学   3254篇
妇产科学   768篇
基础医学   7950篇
口腔科学   594篇
临床医学   14829篇
内科学   28402篇
皮肤病学   642篇
神经病学   4651篇
特种医学   47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3453篇
综合类   22342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预防医学   6781篇
眼科学   987篇
药学   11802篇
  129篇
中国医学   8520篇
肿瘤学   4520篇
  2024年   343篇
  2023年   2183篇
  2022年   3615篇
  2021年   5649篇
  2020年   5576篇
  2019年   4513篇
  2018年   4212篇
  2017年   4939篇
  2016年   5357篇
  2015年   4721篇
  2014年   8094篇
  2013年   8029篇
  2012年   6807篇
  2011年   7367篇
  2010年   5880篇
  2009年   5536篇
  2008年   5638篇
  2007年   5875篇
  2006年   5481篇
  2005年   4567篇
  2004年   3666篇
  2003年   3219篇
  2002年   2820篇
  2001年   2629篇
  2000年   2153篇
  1999年   1834篇
  1998年   1636篇
  1997年   1462篇
  1996年   1313篇
  1995年   1230篇
  1994年   1120篇
  1993年   883篇
  1992年   917篇
  1991年   731篇
  1990年   641篇
  1989年   550篇
  1988年   512篇
  1987年   452篇
  1986年   375篇
  1985年   406篇
  1984年   378篇
  1983年   243篇
  1982年   281篇
  1981年   214篇
  1980年   176篇
  1979年   177篇
  1978年   176篇
  1977年   115篇
  1976年   138篇
  1975年   7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早期干预方案,预防社区生活受限,制定相应社区康复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3—4月在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57例,于2020年4—5月通过"问卷星"平台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12V2)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调查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比较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57份调查问卷,剔除重复及无效问卷3份,获得有效问卷54份,问卷有效率达94.74%。(1)COVID-19出院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生理总评分和心理总评分分别为(37.02±12.32)分、(38.46±14.42)分;呼吸困难等级0~3级的分别为3例(5.56%)、45例(83.33%)、5例(9.26%)、1例(1.85%);有19例(35.19%)存在焦虑情绪(SAS≥50分)和抑郁情绪(SDS≥53分)。(2)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不同疾病分型的患者在生理总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F-12V2生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34,P=0.011)和呼吸困难程度(r=-0.39,P=0.003)之间存在负相关性,SF-12V2心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46,P=0.001)和抑郁程度(r=-0.40,P=0.002)之间存在负相关性。(4)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β=8.27)、抑郁程度(β=-0.34)和疾病分型(β=-11.68)是患者SF-12V2生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焦虑程度(β=-0.62)是患者SF-12V2心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结论:COVID-19出院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性别、疾病分型、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是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COVID-19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和重型患者)出院后要尽早进行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筛查和干预,减少患者负性情绪,鼓励患者适当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呼吸功能,从而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52.
淋巴管作为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调节机体体液稳态,协助免疫监视和肠道脂质吸收等重要作用。淋巴管新生是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维持脉管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的重要手段,淋巴管新生调控对于防治肿瘤、心血管等诸多疾病有着潜在的临床转化意义;淋巴回流功能则与关节炎症等疾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在循环系统中,相较于中医药调控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已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对于淋巴管的研究则明显相对滞后。本文从中医药作用于淋巴管新生及回流功能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3.
IntroductionMajor hepatectomy (MH) is often needed in the curative management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HCC) and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CRLM). While similar outcomes could be expected after MH for IHCC and CRLM, outcomes seem worse after MH for IHCC.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uch differences might help improving perioperative outcomes bu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re lacking.MethodsAll patients undergoing curative intent MH for IHCC or CRLM from 2003 to 2009 were included from two dedicated multi-institutional datasets. Pre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short-term outcomes after MH were first compared.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were identified.ResultsAmong 827 patients, 333 and 494 patients underwent MH for IHCC and CRLM, respectively. Preoperative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was more frequently performed in the CRLM group (p < 0.001). MH in the IHCC group required more extended resection (p < 0.001).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and severe morbidity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IHCC group (7.2% vs. 1.2% and 29.7% vs. 11.1%, p < 0.001, respectively). Main causes for mortality were postoperative liver failure and deep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MH for IHCC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mortality (p < 0.001) and severe morbidity (p < 0.001). After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21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aforementioned differences regarding outcomes remain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HCC patients are inherently more at risk after MH as compared to CRLM patients. Considering that postoperative liver failure was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of death, preoperative planning might have been inadequate in the setting of IHCC while more complex/extended resections should be expected.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8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分析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僵硬发生率。结果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中医病名为"肠郁"。郭朋教授根据IBS生理、病理特点,以疏肝健脾法调和肝脾,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经典案例介绍等几个方面对郭教授治疗IBS经验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IBS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通过阿霉素(Dox)复制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观察Liguzinediol对CHF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血流动力学观察Liguzinediol对Dox(腹腔注射,2 mg/kg)诱导的CHF大鼠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LVSP)、动脉收缩压(ASP)、动脉舒张压(ADP)和心率(HR)的变化;观察Liguzinediol对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血浆中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 Liguzinediol能增加LVSP、+dp/dtmax、ASP、ADP、AP、HR,降低-dp/dtmax(P<0.05~0.01);降低NO、iNOS以及MDA的浓度,同时增强了SOD的活性(P<0.05~0.01);抑制IL-6和TNF-α的生成(P<0.05~0.01)。结论 Liguzinediol可明显改善Dox诱导的CHF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   相似文献   
58.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