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4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32篇 |
中国医学 | 31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文题释义:氧化损伤:活性氧和活性氮是引起蛋白质氧化损伤的重要因素。活性氧和活性氮可以通过多种代谢途径产生,如化学毒物与药物代谢、细胞呼吸、辐射、光照等。
异甘草素:是从甘草中进一步提取的单体化合物,已有研究提示异甘草素可通过抑制AMPK信号通路而发挥抗氧化作用,从而改善缺氧心肌细胞收缩功能障碍。但是异甘草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作用机制尚未深入研究。背景: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但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异甘草素10,20,40,80 μmol/L组,缺氧/复氧+si-con组(si-con为阴性对照)、缺氧/复氧+si-SETD7组、缺氧/复氧+异甘草素+pcDNA组、缺氧/复氧+异甘草素+pcDNA-SETD7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测定细胞中活性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 < 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 < 0.05),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与活性氧、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P < 0.05),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降低(P < 0.05);②与缺氧/复氧组比较,缺氧/复氧+异甘草素10,20,40,80 μmol/L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 < 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 < 0.05),SETD7、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与活性氧、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 < 0.05),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升高(P < 0.05);③与缺氧/复氧+si-con组相比,缺氧/复氧+si-SETD7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 < 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 < 0.05),SETD7与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活性氧、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 < 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升高(P < 0.05);④与缺氧/复氧+异甘草素+pcDNA组相比,缺氧/复氧+异甘草素+ pcDNA-SETD7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 < 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 < 0.05),SETD7、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活性氧、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P < 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降低(P < 0.05);⑤提示异甘草素可通过抑制SETD7表达而抵抗细胞凋亡及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ORCID: 0000-0002-7612-454X(于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2(IL-2)、IL-4和IL-13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5只,改良Feeney法建立大鼠脑外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开骨窗不打击。术后治疗组给予异甘草素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治疗5 d。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测量脑含水量,观察海马细胞形态。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MCP-1、IL-2、IL-4和IL-13含量升高(P<0.05),IFNγ含量降低(P<0.05),脑含水量减低(P<0.05),损伤侧海马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结论:异甘草素可促进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ISL)对结直肠癌细胞的体外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小鼠结直肠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分别检测ISL作用后,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及SW480细胞的增殖率、凋亡率、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迁移的变化。复制小鼠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同时通过HE染色分析ISL干预移植瘤后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ISL干预后HCT-116细胞及SW480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1),G0/G1期细胞的比例降低(P<0.01),S期细胞的比例升高(P<0.05),细胞凋亡增多(P<0.05),同时细胞划痕的间隙增大,细胞迁移的距离较短。经ISL处理后,小鼠移植瘤的生长也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ISL可促使结直肠癌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周期于S期阻滞及细胞迁移力下降,同时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及体内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24.
Isoliquiritigenin as a cause of DNA damage and inhibitor of 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expression leading to G2/M phas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下载免费PDF全文
25.
藏药加哇中黄酮类成分和阿魏酸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藏药加哇中甘草查耳酮甲、阿魏酸、异甘草素和川陈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ODS柱,流动相甲醇1%醋酸(73∶27,28∶72,59∶41)和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345,320,345,332nm。结果:甘草查耳酮甲、阿魏酸、异甘草素和川陈皮素含量分别为0.728,0.124,0.0830,0.0237m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5%,98.13%,97.81%,96.58%。结论:为藏药加哇的质量评价、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及炮制品中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异甘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ikma Technologies-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为276 nm(0~16 min)、360 nm(16~24 min)、276 nm(24~28 min)、248 nm(28~38min)、370 nm(38~42 min),柱温30℃。结果:在本文色谱条件下,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异甘草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056~0.56,0.095~0.95,0.026~0.26,0.015~0.15,0.013~0.13,0.348~3.48,0.003~0.03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6)均在96.1%~98.1%,RSD均小于2.6%。16个来源甘草药材及其4种不同炮制品中7个物质的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本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更好地控制甘草药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7.
28.
考察甘草总黄酮(TFRG)及异甘草素(ISL)对M2型巨噬细胞的调控机制。利用IL-4(60μg·L-1)诱导鼠源RAW264.7巨噬细胞6 h为M2型巨噬细胞。TFRG及ISL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中减弱因M2型巨噬细胞导致乳腺癌4T1细胞的体外迁移力提高。TFRG和IS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精氨酸酶1(Arg-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提高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基因表达,同时提高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提高microRNA-155及其靶基因之一SHIP1的表达,并降低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和6(STAT3/6)蛋白磷酸化水平。TFRG及其成分ISL是甘草抑制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的活性组分和成分,部分通过调控miR155和STAT信号通路,影响Arg-1等M2型特征物的表达而抑制巨噬细胞M2表型极化后提高的乳腺癌细胞体外迁移力。 相似文献
29.
异甘草素的抗哮喘活性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ISL)对豚鼠离体和在体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法、喷雾致喘法和改良肺溢流法观察ISL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结果ISL对乙酰胆碱、氯化钾、组胺诱发的气管收缩有明显的舒张作用;ChTX和ODQ预孵育明显减少了ISL对离体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ISL可显著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和对抗组胺所致豚鼠肺溢流量的增加。结论ISL对豚鼠气道平滑肌具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其机制很可能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提高细胞中cGMP水平,开放Ca~(2 )激活的钾通道。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黄精抗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网络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对黄精的化学成分进行收集,借助计算机辅助预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性质并结合obioavail 1.1和pre-Caco-2预测模型对活性成分群进行初筛;对所有潜在活性成分进行靶点识别;采用Cytoscape3.6.1软件进行“活性成分-靶标”网络的构建,并利用“network analyzer”插件对网络的拓扑性质进行分析;采用在线分析工具DAVID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黄精中已鉴定的39个化合物,其中18个具有良好的ADME性质的化合物,这些潜在的活性成分中,共有14个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19靶标与黄精抗肿瘤的活性密切相关。通过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对网络进行分析,共获得个4关键化合物:黄芩素、3’-甲氧基大豆苷元、异甘草素、(2R)-7-羟基-2-(4-羟苯基)-4-苯丙二氢呋喃;2个关键靶标:前列腺素G/H合酶2、热休克蛋白90AA1。在对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时,共获得12条与抗肿瘤相关的通路。结论 黄精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的作用机制发挥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