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2篇
  免费   1477篇
  国内免费   578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331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288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2424篇
内科学   3190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950篇
特种医学   15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845篇
综合类   187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23篇
眼科学   300篇
药学   1265篇
  25篇
中国医学   633篇
肿瘤学   118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700篇
  2021年   908篇
  2020年   750篇
  2019年   687篇
  2018年   663篇
  2017年   694篇
  2016年   637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1083篇
  2013年   1150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932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732篇
  2008年   694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657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关节松动牵拉手法在股骨头坏死保髋术后的临床疗效,寻求保髋术后理想的康复方法,提高保髋治疗效果。方法25例患者39髋纳入研究(青年股骨头坏死保髋术后,坏死灶已清除,术后1年以上,经X线检查股骨头内坏死已修复患者),给予关节松动牵拉手法治疗,1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d,连续治疗3个疗程;第1个疗程开始前1d和第3个疗程结束后第2d进行评分。观察25例患者39髋治疗前、后关节功能、痛疼程度、优良率,应用Harris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指数、关节活动度评定得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关节松动牵拉手法可改善股骨头坏死保髋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加快肌力恢复,缩短康复疗程,提高保髋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可望延缓,甚至避免全髋人工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178例(男115例,女63例)在我院确诊为十二指肠或胃溃疡的患者,诊断采用上消化道内镜。所有患者进行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或乙酰水杨酸(ASA)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AD)、年龄及性别等危险因素采用f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评估。结果47例患者为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平均年龄为(65.7±12.5)岁,无出血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8±15.0)岁。出血患者中ASA的使用比NSAID更常见(NSAID n=18例;ASA n=26例,P=0.036)。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出血的比例女性为20%,男性为28%(P=0.056)。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有CAD(OR:24.66,95%CI=1.7-95.8,P=0.002),ASA的使用(OR:9.67,95%CI=2.2—36.6,P=0.022),NSAIDs的使用(OR:4.6395%CI=1.2—15.6,P=0.033),年龄(OR=11.50,95%CI=2.8—11.2,P=0.002),男性(OR:2.47,95%CI=0.9-8.7,P=0.053)。结论高龄、动脉粥样硬化、男性和非甾体抗炎药和乙酰水杨酸的使用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乙酰水杨酸的使用导致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对下肢骨关节术后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51例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手术治疗,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8例)分别给予传统术后康复训练和传统康复训练结合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结果: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大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改善的情况,步行距离增加,步行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大于或者短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提高其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等,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94.
凹凸棒石粘土口服制剂治疗消化道粘膜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凹凸棒石粘土 (attapulgiteclay)制剂对消化道粘膜病变疗效及应用前景。 方法 :用凹凸棒石粘土口服制剂治疗消化道粘膜病变 6 9例 ,其中急性胃肠炎 31例 ,慢性结肠炎 16例 ,溃疡性结肠炎 11例 ,消化性溃疡 11例 ,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计算各组有效率 ,观察副反应。结果 :各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相差显著 (P <0 .0 5 ) ,总有效率达 73.9%。结论 :凹凸棒石粘土制剂对消化道粘膜病变治疗疗效较满意 ,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 FTS(fast-track surgery,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全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 FTS 应用在18例全腹腔镜胃肠癌症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亦有所减少,术后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可尽早开始下一步辅助治疗。结论 FTS 理论在全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均行剖腹探查,其中行根治性切除7例,姑息性手术3例,肿块活检术2例。结果胃淋巴瘤5例,肠淋巴瘤7例。病理分类:弥漫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9例,粘膜相关性淋巴瘤2例,高度恶性淋巴瘤1例。Ann Arbor临床分期:ⅡE期3例,ⅢE期7例,ⅣE期2例。平均随访18(6~72)月,6例存活,死亡6例。结论内镜和消化道造影是淋巴瘤主要诊断手段,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大承气冲剂在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过程中对Cajal间质细胞(ICC)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探讨药物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MODS模型组和大承气冲剂治疗组。对各组大鼠取胃体、胃窦、小肠标本:(1)进行c-Kit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ajal间质细胞在胃肠道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2)进行电镜观察,明确ICC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MODS组比较:胃肠肌间神经丛ICC的荧光染色分布较连续,保持条带样结构,细胞突起可见;细胞数量较MODS组增多。电镜下可见细胞核形态明显好于MODS组,存在大量线粒体,少量线粒体肿胀,细胞突起损伤不明显,与邻近平滑肌细胞、神经末梢和其他ICC之间的存在缝隙连接。结论:大承气冲剂可通过保护和维持ICC的正常形态和结构,维持细胞间信号正常传导,有效地改善胃肠运动障碍,增强胃肠蠕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30例胃间质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16例,消化道出血7例,无任何症状者7例。术前仅5例(16.7%)获得病理确诊。3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行开腹手术24例,其中行胃部分切除19例,胃大部切除4例,全胃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1例。行腹腔镜微创胃部分切除术6例。2例高危胃间质瘤患者术后接受了伊马替尼(格列卫)辅助治疗。结果本组30例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假包膜完整。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和胃排空障碍(胃轻瘫)各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2/30)。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6例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平均随访33(4~108)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外科手术仍是可切除胃间质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微创胃部分切除术是胃间质瘤可供选择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激素、血清神经肽 S受体 -1(NPSR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1年 1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收治的 7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应用中医药柴枳平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和 NPSR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 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 5-羟色胺 (5-HT)、生长抑素(SS)、胃蛋白酶原Ⅱ( PGⅡ)、血清神经肽 S受体 -1(NPSR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5-HT、PGⅡ、NPSR1水平高于对照组, 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可显著提升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NPSR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测试后路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稳定性,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集新鲜成年人尸体颈椎骨(C0~C3)标本6具,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上下包埋,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以150N为最大生理载荷,最大力矩为1.50N·m,依次测量完整模型组(A组)、骨折模型组(B组,包括寰椎后弓两处骨折与典型Jefferson骨折,分别作为B1组和B2组,骨折模型制作时保持横韧带完整)、内固定模型组(C组,包括B1组+内固定系统、B2组+内固定系统,分别作为C1组、C2组)C0-C1、C1-C2节段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6个方向的三维运动范围(ROM),通过比较,评价后路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根据测量所得ROM值,设A组各方向三维运动稳定性指数(Sf)为100%,计算B组、C组模型各运动方向Sf,进一步直观比较各模型的稳定性变化。结果:C0-C1节段,A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方向的ROM分别为11.06°±1.00°,7.08°±0.62°,13.24°±1.24°;B1、B2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方向ROM均较A组明显增大(P0.05);C1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方向的ROM均较B1组明显减小(P0.05);C2组各方向ROM均较B2组明显减小(P0.05);C1、C2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方向ROM与A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1-C2节段,A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方向的ROM分别为10.07°±1.12°,5.56°±0.54°,20.83°±2.12°;B1、B2组各方向ROM均较A组明显增大(P0.05);C1组各方向的ROM较B1组明显减小(P0.05);C2组各方向ROM较B2组明显减小(P0.05);C1、C2组各方向ROM与A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0-C1节段,B1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方向Sf分别为71%、70%、64%,B2组各方向Sf分别为61%、55%、58%,C1组各方向Sf分别为102%、108%、108%,C2组各方向Sf分别为91%、91%、92%。C1-C2节段,B1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方向Sf分别为70%、61%、35%,B2组各方向Sf分别为59%、54%、37%,C1组各方向Sf分别为105%、111%、106%,C2组各方向Sf分别为91%、90%、92%。结论:寰椎后路板-棒内固定系统既能恢复上颈椎稳定性,又可保留其生理运动功能。使用该系统治疗寰椎后弓两处骨折,在稳定性方面效果稍优于典型Jefferson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