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10篇 |
免费 | 1426篇 |
国内免费 | 58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5篇 |
儿科学 | 332篇 |
妇产科学 | 35篇 |
基础医学 | 1291篇 |
口腔科学 | 120篇 |
临床医学 | 2442篇 |
内科学 | 3205篇 |
皮肤病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952篇 |
特种医学 | 153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1848篇 |
综合类 | 1877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742篇 |
眼科学 | 300篇 |
药学 | 1269篇 |
29篇 | |
中国医学 | 642篇 |
肿瘤学 | 11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353篇 |
2022年 | 717篇 |
2021年 | 928篇 |
2020年 | 753篇 |
2019年 | 696篇 |
2018年 | 665篇 |
2017年 | 697篇 |
2016年 | 638篇 |
2015年 | 614篇 |
2014年 | 1084篇 |
2013年 | 1151篇 |
2012年 | 846篇 |
2011年 | 932篇 |
2010年 | 775篇 |
2009年 | 732篇 |
2008年 | 695篇 |
2007年 | 688篇 |
2006年 | 657篇 |
2005年 | 540篇 |
2004年 | 462篇 |
2003年 | 403篇 |
2002年 | 336篇 |
2001年 | 305篇 |
2000年 | 254篇 |
1999年 | 200篇 |
1998年 | 189篇 |
1997年 | 172篇 |
1996年 | 169篇 |
1995年 | 164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126篇 |
1991年 | 90篇 |
1990年 | 85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54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21篇 |
1978年 | 18篇 |
1977年 | 14篇 |
1976年 | 11篇 |
197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991.
992.
993.
雷文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6):145-147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12月内收治的36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方法 ,分为对照组(180例,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和观察组(180例,进行细节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994.
李秀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7):114-114,166
目的:对比急诊内镜与择期内镜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4月169例A N V U G I B患者,按内镜诊疗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急诊内镜组(n=85)与择期内镜组(n=84).比较急诊内镜与择期内镜对ANVUGIB病因的检出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急...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Slit2/Robo1信号在胃肠道血管畸形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沙利度胺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7例胃肠道血管畸形患者血管病变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分别检测Slit2,Robo1,VEGF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体外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同步化后用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50、100、200mg/L)作用24-48小时后,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处理组与溶剂对照组的Slit2,Robo1,VEGF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方法测定Slit2,Robo1,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胃肠道血管畸形患者血管病变组织中Slit2,Robo1,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沙利度胺能够明显抑制Slit2,Robo1,VEGF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论:Slit2,Robo1可能与胃肠道血管畸形的发病相关,而沙利度胺可抑制其表达,这一作用可能是沙利度胺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治疗GIVM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P53、Grb7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与GIST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为预测该肿瘤的侵袭潜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能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58例手术切除的GIST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53和Grb7蛋白的表达,并结合病理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组织中的P53、Grb7阳性率分别为85.2%、83.3%,并随着GIST恶性分级的增高,其表达均出现递增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生长方式、肿瘤大小、肿瘤中心有无坏死、肿瘤细胞特殊排列结构亦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 P53、Grb7蛋白表达与GIST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P53、Grb7表达结合特殊病理学形态可以作为评价GIST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进行治疗,20mg口服,2次/d,对照组采用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进行治疗,400mg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治疗3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等治疗条件下,雷贝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西咪替丁。可明显抑制再出血的发生,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Bowen Qi Ayrianne J. Crawford Nicholas E. Wojtynek Megan B. Holmes Joshua J. Souchek Graca Almeida-Porada Quan P. Ly Samuel M. Cohen Michael A. Hollingsworth Aaron M. Mohs 《Nanomedicine :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2018,14(3):769-780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is highly lethal and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only potential curative treatment for the disease. In this study, hyaluronic acid derived nanoparticles with physico-chemically entrapped indocyanine green, termed NanoICG, were utilized for intraoperative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NanoICG was not cytotoxic to healthy pancreatic epithelial cells and did not induce chemotaxis or phagocytosis, it accumulated significantly within the pancreas in an orthotopic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model, and demonstrated contrast-enhancement for pancreatic lesions relative to non-diseased portions of the pancreas.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howed higher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n pancreatic lesions and splenic metastases due to NanoICG compared to ICG alone. The in vivo safety profile of NanoICG, including, biochemical, hemat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NanoICG-treated healthy mice, indicates negligible toxicit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anoICG is a promising contrast agent for intraoperative detection of pancreatic tumors.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对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症状控制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6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饮食指导、合理补液、抗病毒、预防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记录2组患儿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含量、血清中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并统计分析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退热、止泻、止吐、大便性状正常)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退热时间[(1.69±0.42)d]、止泻时间[(2.28±0.45)d]、止吐时间[(1.92±0.44)d]、大便性状正常时间[(2.30±0.45)d]、住院时间[(4.82±1.37)d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2组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含量、血清中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较治疗前上升,肠杆菌含量及血清中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含量改善程度及胃肠激素水平下降幅度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可促进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平衡肠道菌群,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