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280篇
中国医学   287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宽  尚文俊 《中国临床康复》2014,(18):2909-2914
背景:肾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是肾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卡泊芬净具有独特的抗真菌机制,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的念珠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并表现出很好的耐受性,且没有与剂量或作用持续时间相关的毒性。 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治疗肾移植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至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呼吸科诊断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肾移植患者,采用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卡泊芬净首剂为70 mg/d,继以50 mg/d,静脉滴注。用药后每周最少监测2次肝功能,若肝功能损害加重或出现新的肝功能损害,根据肝脏功能调整剂量或者停药,疗程为10-14 d。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共收治12例患者,可以找到真菌微生物学证据者占67%,其培养真菌以念珠菌为主,占75%,合并细菌感染比例为58%,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比例为25%。治疗有效率为92%(11/12),死亡率为8%(1/12),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提示对于肾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卡泊芬净的疗效较好,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卡泊芬净可以作为肾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2.
将体外培养的水囊引产的人胎儿食管用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处理24h,再培养两周,分别接种于裸小鼠皮下和腹腔内。皮下接种的3个食管组织块中之一形成鳞状细胞癌,其余2个和接种于腹腔的2个食管组织块上皮细胞呈明显增生或乳头状增生。空白对照组的食管组织块未见增生。溶剂对照组者仅呈轻度增生。结果提示互隔交链孢霉在人食管癌病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肝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发病、免疫状态、感染真菌的种类及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结果20例患者念珠菌感染17例,死亡2例,曲霉菌感染3例,死亡2例。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治疗有效率70%,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治疗有效率100%。结论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高发,以危重患者为主要目标人群,发生早,病情重。诊断分三级,达到临床诊断即应及早治疗。治疗以伏立康唑为首选,严重感染者联合应用卡泊芬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从4种石杉科植物中得到产生石杉碱甲(Huperzine A)的内生真菌,改进筛选内生真菌的培养条件。方法 消毒后的材料在培养基上培养和分离其内生真菌,HPLC检测代谢产物,显微形态鉴定菌种。结果 从蛇足石杉,长柄石杉,伏贴石杉,柳杉叶马尾杉中分离得到32株内生真菌,其中从柳杉叶马尾杉分离出的2株内生真菌能够产生石杉碱甲,分别是HA15.(芽胞菌属)和HA23.(葡萄孢属)。结论 首次从柳杉叶马尾杉中分离出能产生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75.
阴道酵母样真菌感染的3种实验室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帮献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10-1311
目的采用3种方法平行检测阴道酵母样真菌感染,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寻求最佳检测方法。方法对患有阴道炎病人的阴道分泌物同时用改良盐水湿片法、超高倍显微诊断仪(MCMDI)法扣酵母样真菌培养法进行检测,然后作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420例阴道炎病人标本,改良盐水湿片法、MCMDI法扣培养法的阴道酵母样真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2.38%(94/420)、39.52%(166/420)争40.00%(168/420),后两法栓出总符合率达97.62%。结论改良盐水湿片法、MCMDI法都能快速检测酵母样真菌,但前者比后者阳性率低,容易漏诊;MCMDI法跟培养法的阳性率差不多,可用作早期快速诊断,而培养法虽然阳性率高,且可鉴定到菌种扣做药敏试验,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但耗时长(平均3~5d),不利于快速诊断扣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固体和液体两种方式对实验室保存的半夏内生菌SY-Z5进行发酵,分别提取代谢产物,初步研究其抑菌和抗肿瘤活性。[方法]将固体培养和摇床发酵的产物预处理后,分别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通过抑菌实验和抗肿瘤实验初步检测其提取物活性。[结果]SY-Z5两种发酵方式的代谢产物均具有抑菌和抗肿瘤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粗提物效果最明显,固体发酵效果好于液体发酵。[结论]内生菌SY-Z5代谢产物具有抑菌和抗肿瘤活性,活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中,为进一步分离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新药开发筛选前体化合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对亳芍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丰富其内生真菌资源种类。方法 利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进行亳芍内生真菌的分离、尖端菌丝挑取法进行纯化,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从亳芍中分离出24株内生真菌,初步鉴定为9属13种,分别为Fusarium,Talaromyces,Dactylonectria,Myxocephala,Llyonectria,Penicillium,Alternaria,Rhexocercosporidium,Lopadostoma。主要为镰刀属(占33%)。结论 本研究首次从亳芍中分离出内生真菌,呈多样性分布,丰富了芍药内生真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8.
A 20‐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multiple subcutaneous nodules on the head, neck, chest and oral cavity. FNA and biopsy showed pigmented fungal hyphae diagnostic of multifocal phaeohyphomycosis, found to be Exophiala spinifera by molecular diagnostics. The presentation initially raised concern for disseminated disease and occult immunosuppression. However, the patient appeared to be immunocompetent and otherwise healthy. Upon further inquiry, the patient was in a motor vehicle accident 4 years before presentation; he was ejected into a vegetable field resulting in multiple open wounds. Multifocal phaeohyphomycosis usually indicates disseminated systemic disease from immunosuppression and carries a grav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79.
化脓性角膜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化脓性角膜炎病原学的变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06年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诊为真菌性、细菌性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11302例微生物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培养鉴定出病原微生物2896份,其中真菌1602份、细菌1161份、棘阿米巴原虫133份,总阳性率为25.62%.真菌培养阳性率为33.83%,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常见的致病真菌为镰刀菌属(62.23%)和曲霉菌素(14.61%);对2000年至2006年间培养的895株真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那他霉素、特比萘酚、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分别为88.83%、55·75%、28·60%和11·84%;镰刀菌属对那他霉素最敏感,曲霉菌素对特比萘酚敏感性高。常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8.78%(1126/5995),以G 球菌和G-杆菌为主,占检出细菌的85·52%;主要致病菌属为铜绿假单胞菌,其所占比例近年来有所下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属所占比例有明显增高;对2000年至2006年间培养的430株细菌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药物敏感性分别为82.09%、75.81%、66.98%和62.33%;假单胞菌属对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棘阿米巴检查(培养 刮片)阳性率为23.25%(133/572),其检出例数逐年升高。放线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厌氧菌为少见病原体,非结核分枝杆菌多分离自屈光手术后的角膜感染。结论真菌和细菌为化脓性角膜炎的主要病原体,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例数逐年升高,放线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角膜感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0.
川芎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内生真菌类群与川芎品种和产地的关系。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川芎的内生真菌,采用点植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从6个产地的川芎根茎样品共获得内生真菌50株,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1纲、3目、4科、13属。结论: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川芎的内生真菌在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推测川芎内生真菌种群可能和川芎的特定生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