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1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78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97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03篇
中国医学   224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对红车轴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杜仲叶有效成分的地理学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测定七个产区杜仲叶中5种有效成分(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得出生态因素是调控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合成与积累的重要因素。并对各种生态因素进行了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杜仲叶有效成分合成与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而气象因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与复方新药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000首方剂是开发中药复方新药的宝库。12772种中药及其复方中的有效成分是开发中药复方新药的基础。逆向思维、利用文献、研究有效成分动态变化和综合作用是开发中药复方新药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桂林乌桕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桂林乌桕Sapium chihsinianum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桂林乌桕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矛瑞屯醇(moretenol,I),矛瑞屯酮(moretenone,Ⅱ),油酮酸(acetylaleuritolic acid,Ⅲ),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Ⅳ),2-羟基-4-甲基苯乙酮(2-hydroxy-4-methoxyacetophenone,V),正三十四烷酸(Ⅵ),硬脂酸(Ⅶ),3,3′-二-氧-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 acid,Ⅷ),β-谷甾醇(IX),胡萝卜苷(X)。结论 化合物Ⅵ,Ⅵ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旱生卷柏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青  林瑞超  马双成  冯芳 《中草药》2003,34(4):298-299
目的 研究早生卷柏的化学成分。方法 早生卷柏的乙醇提取物,经水混悬后的不溶物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用硅胶枝色谱、薄层色谱制备以及Sephadex LH—20枝色谱分离纯化,得到4种化学成分。结果 经理化测试和光谱分析确定了化学结构,分别是:大黄素、银杏双黄酮、扁柏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大黄素系首次从卷柏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滇黄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研究滇黄芩 (ScutellariaamoenaC .H .Wright)化学成分。 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5 ,7 二羟基 6 甲氧基二氢黄酮 (dihydrooroxylinA ,Ⅰ )、5 ,7,4′ 三羟基 8 甲氧基黄酮 ( 5 ,7,4′ trihydroxy 8 methoxyflavone ,Ⅱ )、千层纸素A(oroxylinA ,Ⅲ )、汉黄芩素 (wogonin ,Ⅳ )、白杨素 (chrysin ,Ⅴ )、黄芩素 (baicalein ,Ⅵ )、去甲汉黄芩素 (norwogonine ,Ⅶ )、( 2S) 5 ,7,2′ ,6′ 四羟基二氢黄酮 [( 2S) 5 ,7,2′ ,6′ tetrahydroxyflavanone ,Ⅷ ]。 结论化合物Ⅰ、Ⅱ为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7.
南蛇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南蛇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学结构类型 ,对南蛇藤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结果与结论南蛇藤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主要有倍半萜、三萜、黄酮类 ,其中二氢沉香呋喃型倍半萜是很好的昆虫拒食剂  相似文献   
18.
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对板蓝根各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按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方法、制剂工艺将文献分类综述。结果与结论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促进免疫的作用 ,质量标准和提取工艺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南海海绵Cinachyrella australiensis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出3个化合物,应用IR、^1H—NMR、^13C—NMR和MS等光谱分析技术,确定它们为鲨肝醇(Ⅰ),胆甾4—烯—3—酮(Ⅱ)和α—23烷—甘油醚(Ⅲ)。本文是首次报道该种海绵化学成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褐藻铁钉菜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应用多种层析手段,从采自浙江南麂岛的褐藻铁钉菜(Ishigeokamurai)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应用多种波谱技术,分别确定为:3β,28ξ-二羟基-24-乙基-5,23Z-胆甾二烯(J),13^2S-羟基脱铁叶绿素a(Ⅱ)。脱镁叶绿素a(Ⅲ),1-O-二十六烷酰基甘油酯(Ⅳ),1-O-十六烷酰基甘油酯(V)和l-O-(8Z-十四碳烯酰基)甘油酯(Ⅵ)。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得到,Ⅰ和Ⅵ分别为新化舍物和新天然产物,Ⅰ~Ⅲ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和肿瘤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