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28篇
  免费   4571篇
  国内免费   2191篇
耳鼻咽喉   805篇
儿科学   1213篇
妇产科学   212篇
基础医学   6368篇
口腔科学   7299篇
临床医学   4303篇
内科学   4655篇
皮肤病学   187篇
神经病学   1182篇
特种医学   24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0081篇
综合类   7085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1456篇
眼科学   175篇
药学   2237篇
  27篇
中国医学   1485篇
肿瘤学   2725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683篇
  2022年   1235篇
  2021年   1711篇
  2020年   1720篇
  2019年   1585篇
  2018年   1478篇
  2017年   1584篇
  2016年   1572篇
  2015年   1762篇
  2014年   2920篇
  2013年   3982篇
  2012年   2430篇
  2011年   2898篇
  2010年   2551篇
  2009年   2402篇
  2008年   2329篇
  2007年   2403篇
  2006年   2234篇
  2005年   2149篇
  2004年   1885篇
  2003年   1647篇
  2002年   1341篇
  2001年   1178篇
  2000年   982篇
  1999年   871篇
  1998年   702篇
  1997年   712篇
  1996年   665篇
  1995年   486篇
  1994年   506篇
  1993年   351篇
  1992年   362篇
  1991年   310篇
  1990年   243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202篇
  1987年   166篇
  1986年   152篇
  1985年   194篇
  1984年   151篇
  1983年   125篇
  1982年   139篇
  1981年   108篇
  1980年   106篇
  1979年   108篇
  1978年   107篇
  1977年   79篇
  1976年   71篇
  1975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齿槽裂修复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查阅1950年至2006年有关齿槽裂修复的文献,归纳文献中报道的不同方法,并评价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 齿槽裂修复的主要目的:关闭口鼻瘘;建立稳定、连续的上颌骨牙弓;为牙齿萌出提供基础;为上唇和鼻底提供稳定支架。主要治疗方法:植骨术;牵引成骨技术;组织工程骨和生长因子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患者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是9~11岁时混合牙列期。结论 在9~11岁混合牙列期手术,以髂骨松质骨为移植材料被认为是修复齿槽裂的主要手段。牵引成骨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和引导骨再生技术,将是齿槽裂修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2.
43.
44.
目的评价以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腹内斜肌双岛状瓣(简称同蒂双岛状瓣)修复下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应用同蒂双岛状瓣修复10例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包括下颌骨体部、下颌角和下颌骨升支及其周围软组织,其中有7例还包含髁突的缺损)。结果10例同蒂双岛状瓣移植均获成功,仅1例出现局部轻度感染,换药后二期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均无肿瘤复发,颌面外形两侧基本对称,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且供区未见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同蒂双岛状瓣具有切口隐蔽、单一,对供区功能影响小,软硬组织复合缺损同期修复效果好等特点,是半侧下颌骨复合周围软组织大型缺损功能重建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头皮电烧伤骨外露用头皮扩张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早期扩创,保留部分坏死骨质,用邻近头皮扩张使带毛发的头皮面积扩大后移植覆盖创面,电性失活骨质在血循环良好的皮瓣覆盖下,为周边及基底健康骨质生长起到支架作用,皮瓣扩张到一定面积后移植到裸露骨质上,使其得以修复。结果:在治疗的9例中,除1例皮瓣边缘在1.5cm×1.5cm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坏死,创面均一次性封闭。结论:头皮电烧伤骨外露扩张后皮瓣带毛发修复,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外形较好,易掌握,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h-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复合煅烧骨、β-TCP或直接植入裸鼠股部后的成骨能力。方法 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和形态计量学等方法,观察未经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在复合煅烧骨,或多孔β-TCP后植入裸鼠皮下,或直接制成细胞悬液注入,在4、8、12周诱导成骨和材料降解情况。结果 在裸鼠皮下,单纯生物陶瓷不能诱导成骨,而复合了未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的生物陶瓷均能成骨,成骨量为h-BMP-2基因转染组>OS液诱导组>未经诱导组(P<0.05),B-TCP可随骨长入而降解;注入裸鼠肌肉的OS液诱导的和h-BMP-2转染的BMSCs均能诱导成骨,而未经诱导MSCs则不能成骨。结论 复合人BMP基因转染BMSCs的β-TCP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8例。[结果]随访6~15个月(平均8个月),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没有一例出现针道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不仅骨折愈合效果满意,而且固定确实可靠,并能早期功能调整和训练。  相似文献   
48.
本文通过分析鼻骨外伤X线成像特点,重点探讨了常规X线与DR检查在鼻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对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表明DR摄影是鼻骨常规检查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49.
BACKGROUND: Bone marrow cell injection has been introduced to treat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However, focal application of bone marrow cells may generate an arrhythmogenic substrate.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arrhythmogenic effects of intramyocardial bone marrow cell inj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ocardial ischemia. METHODS: Bone marrow was aspirated in 20 patients (65+/-11 years, 19 male) with drug-refractory angina and myocardial ischemia. Electroanatomical mapping (NOGA, Biosense-Webster, Waterloo, Belgium) was performed during mononuclear cell isolation. Areas for cell injection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localization of ischemia on SPECT. These areas were mapped in detail to evaluate local bipolar electrogram duration, amplitude and fragmentation. Mononuclear cells were injected in the ischemic area with the NOGA system. SPECT and electroanatomical mapping were repeated at 3 months. Holter monitoring was repeated at 3 and 6 months. RESULTS: SPECT revealed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egments with ischemia (3.5+/-2.5 vs. 1.1+/-1.0 at 3 months; P<0.01) and an increas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44+/-13% vs. 49+/-17% at 3 months; P=0.02). The number of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remained unchanged (10+/-24x10(2)/24h vs. 8+/-23x10(2)/24h at 3 months (P=NS) and 12+/-30x10(2)/24h at 6 months (P=NS)). At 3 months follow-up, bone marrow cell injection did not prolong electrogram duration (15.9+/-4.6 ms vs. 15.6+/-4.0 ms; P=NS), decrease electrogram amplitude (3.8+/-1.5 mV vs. 3.8+/-1.5 mV; P=NS), or increase fragmentation (2.0+/-0.5 vs. 1.9+/-0.4; P=NS). CONCLUSION: Intramyocardial bone marrow cell injection does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does not alter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injected myocardium.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