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81篇
中国医学   62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吴淑洋  杨晓琴  成威键  李敏  李楠  章津铭  吴亿晗 《中草药》2024,55(12):3987-3997
目的 基于中药经典复方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合煎过程中成分间相互作用,探讨其代表性成分葛根素、小檗碱、汉黄芩苷、黄芩苷、甘草酸、巴马汀体外结合形成自组装纳米粒的性能及改善伊立替康(CPT-11)所致肠毒性作用的药理活性,为来源于中药汤剂的活性成分间的自组装纳米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法分别制备小檗碱-汉黄芩苷自组装纳米粒(berberine-wogonoside nanoparticles,Ber-Wog NPs)、小檗碱-葛根素自组装纳米粒(berberine-puerarin nanoparticles,Ber-Pue NPs)、黄芩苷-葛根素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puerarin nanoparticles,Bai-Pue NPs)、黄芩苷-巴马汀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palmatine nanoparticles,Bai-Pal NPs)、黄芩苷-甘草酸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glycyrrhizic acid nanoparticles,Bai-GA NPs)5种组分自组装纳米粒,测定其粒径分布、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包封率、载药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其微观形貌,紫外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考察成分间相互作用;考察5种组分自组装纳米粒缓解CPT-11致小鼠迟发性腹泻的药理作用。结果 组分间按1∶1投药比,制备所得Ber-Wog NPs、Ber-Pue NPs、Bai-Pue NPs、Bai-Pal NPs、Bai-GA NPs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98.09±4.64)、(216.29±5.31)、(173.53±5.46)、(185.75±3.38)、(242.10±12.30)nm;PDI分别为0.14±0.06、0.13±0.06、0.19±0.03、0.19±0.01、0.21±0.05,TEM观察均为球状纳米粒,除Ber-Wog NPs外,其余4种纳米粒包封率均较高。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提示,5种纳米粒的组装均是通过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形成;分子对接模型进一步提示,其形成机制与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或氢键相关。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制剂组可缓解小鼠体质量降低,腹泻指数降低,结肠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显示结肠黏膜组织病变显著缓解。结论 GQD来源的几种代表性成分可高效自组装形成纳米粒,且具有类似GQD缓解CPT-11所致肠毒性作用,为研究传统中药汤剂药效物质基础形态与药效的相关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2.
丙二醇用量对湿疹喷雾剂透皮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湿疹喷雾剂对皮肤的渗透能力,增强疗效。方法采用定制的改良Franz扩散池,大鼠腹皮作透皮试验,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本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考察不同浓度的丙二醇对黄芩苷经皮渗透的影响。结果各种浓度的丙二醇累积渗透百分率达5%所需时间T5由短(快)到长(慢)顺序为8.0%、7.0%、5.0%、6.0%、15.0%、10.0%;经皮渗透5小时内累积渗透百分率Q5h由大到小依次为7.0%、6.0%、5.0%、8.0%、15.0%、10.0%。结论丙二醇在湿疹喷雾剂中促渗作用最佳浓度为体积分数的7.0%-8.0%。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百咳静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8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5℃,检测波长为215 nm(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280 nm(甘草苷、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进样量10μL。结果: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8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312~1.018、0.321~1.175、0.315~0.723、0.876~1.735、0.982~2.604、0.824~9.999、1.635~2.888、0.812~1.661 mg·g-1;8个成分均可实现较好的分离,在拟定的浓度范围内,各成分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97.4%~99.7%,RSD为0.65%~1.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百咳静颗粒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黄芩苷胶囊对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80名急进高原健康男性青年随机分为3组, 黄芩苷组(n=32)、红景天组(n=24)和安慰剂组(n=24)。3组在进入高原前2 d、进入高原后连续3 d分别服用黄芩苷胶囊(0.5 g, 2次/d)、红景天胶囊(0.76 g, 2次/d)和安慰剂(2粒, 2次/d)。检测急进高原前(海拔397 m)和急进高原后(3658 m)受试者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PASP)和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 统计急进高原后各组的AMS发病率。结果 急进高原后安慰剂组、黄芩苷组和红景天组的AMS发病率分别为58.3%(14/24)、25.0%(8/32)和29.2%(7/24), 与安慰剂组比较, 黄芩苷组及红景天组AMS发病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进高原前比较, 各组受试者急进高原后心率、血压及肺动脉压均升高, 氧饱和度降低(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 黄芩苷组血压及心率明显降低(P<0.05), 红景天组急进高原后氧饱和度升高、肺动脉压降低(P<0.05)。结论 黄芩苷组可能通过降低血压及心率预防AMS的发生, 红景天胶囊可能通过升高氧饱和度, 降低PASP、MPAP预防AM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测定甲麻芩苷那敏片中3组分(盐酸甲基麻黄碱、黄芩苷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反相离子对HPLC法。方法:采用色谱柱Inertsil ODS-3(250mm×4.6mm,5μm,柱温30℃),以[0.2%辛烷磺酸钠溶液-三乙胺(100∶0.2,磷酸调节pH至4.3)]-甲醇(50∶50)为流动相A,以甲醇为流动相B,流动相B的比例由1%~98%匀速递增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盐酸甲基麻黄碱、黄芩苷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25μg(r=0.9998),0.3~17μg(r=1.000)和0.01~0.5μg(r=1.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RSD=1.3%)、99.9%(RSD=1.1%)和99.6%(RSD=1.2%)。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简单、迅速,可用于甲麻芩苷那敏片中3组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痤疮凝胶中黄芩苷、蒙花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20∶80)为流动相,流速0.3 m 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5℃。[结果]黄芩苷和蒙花苷分别在3.767~75.34μg和0.840 96~33.638 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4%和97.42%(n=6);RSD分别为1.97%和1.8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为痤疮凝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同时测定双黄连制剂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定相为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5:45:0.2)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不同厂家不同剂型双黄连制剂中黄芩苷含量相对稳定,黄芩素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方法简易可行,能有效控制双黄连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8.
黄芩苷分散片的制备及其溶出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黄芩苷固体分散体片剂的制备与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研磨法将辅料和黄芩苷混匀制成分散体,直接压片法制备黄芩苷分散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溶出度。结果:黄芩苷质量浓度在10~100μ/mL的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响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60%,RSD=1.96%;溶出度测定结果显示120min时溶出均大于75%。结论:该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溶出度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9.
桔贝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桔贝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的浙贝母和枇杷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的黄芩苷含量。结果TLC法专属性强,黄芩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2002~0.6006μg,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1.30%(n=6)。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桔贝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0.
黄芩水提取工艺中黄芩苷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黄芩中的化学成分黄芩苷在水提取工艺中降解过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HPLC检测不同温度浸泡处理后的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黄芩药材在20℃浸泡时黄芩苷的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30℃、40℃条件下浸泡处理,2~24 h内黄芩苷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结论在以水为溶媒提取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时,宜在60℃以上条件下浸泡处理,可减少黄芩苷的降解,提高黄芩苷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