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78篇
中国医学   62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目的]建立痤疮凝胶中黄芩苷、蒙花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20∶80)为流动相,流速0.3 m 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5℃。[结果]黄芩苷和蒙花苷分别在3.767~75.34μg和0.840 96~33.638 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4%和97.42%(n=6);RSD分别为1.97%和1.8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为痤疮凝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研究黄芩汤中黄芩苷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质量法计算黄芩苷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结果黄芩汤中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速率和程度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空肠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略高于回肠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程度明显高于空肠段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略高于回肠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芩汤中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较好,表明黄芩汤中黄芩苷在体吸收具有肠道部位依赖特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筛选藿朴夏苓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 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分析藿朴夏苓汤与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方证关系。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藿朴夏苓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筛选与两者均有较好结合作用的核心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GO分析,Cytoscape软件ClueGO插件进行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 方证关系分析藿朴夏苓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筛选出藿朴夏苓汤中潜在作用成分12个,核心靶点67个。其中通草中的通脱木皂苷元I,茯苓、猪苓中的过氧麦角甾醇,半夏中的黄芩苷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藿朴夏苓汤中12个潜在作用成分参与调节刺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死亡等生物过程以及白介素信号通路、癌症EGFR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编程性细胞死亡途径、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 藿朴夏苓汤以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患者,菲酮、黄芩苷、酸枣仁皂苷、啤酒甾醇、常春藤皂苷元、过氧麦角甾醇、柠檬二烯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通脱木皂苷元I、泽泻醇B-23-醋酸酯、泽泻醇B、新橙皮苷可能为其主要的物质基础,通过阻断SARS-CoV-2病毒蛋白合成,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通过调控白介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国际标准株UA159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倍比稀释法结合酶标仪测OD600值测定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利用酶标仪测定不同浓度的黄芩苷药液中变异链球菌UA159的OD600值,绘制生长曲线;计算黏附率及黏附抑制率;用结晶紫定量法测定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细菌总量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最低抑菌浓度为12 mg/mL;随着黄芩苷药液浓度的增加,变异链球菌UA159生长速度缓慢,并且其黏附率下降,黏附抑制率增加(P<0.05)。结晶紫定量法结果显示,与菌液组相比,0、6、12 h时加入黄芩苷药液变异链球菌UA159生物膜形成量显著降低(P<0.001)。扫描电子显微镜下,0、6、12 h时加入黄芩苷后细菌总量均明显下降。结论黄芩苷能够抑制体外变异链球菌UA159的生长繁殖;同时其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黏附、生物膜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模拟炮制法探讨不同炒炭程度对黄芩饮片中苷类成分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箱温度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77 nm;流动相A为甲醇,B为0.4%磷酸,C为乙腈,使用梯度洗脱的方式,流速1 mL/min。通过模拟炮制的方法对黄芩苷与黄芩素、汉黄芩苷与汉黄芩素在炒炭温度下的转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黄芩炒炭后,黄芩苷以及汉黄芩苷的含量下降,而黄芩素以及汉黄芩素的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在黄芩苷模拟样品中检出黄芩素,在汉黄芩苷模拟炮制品种检出汉黄芩素。结论:不同炒炭程度对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有显著影响,模拟炮制法可较为真实地反映黄芩苷类成分在炒炭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黄芩苷(BC)对衣霉素(Tm)诱导的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ERS)损伤的作用。方法:原代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BC组、Tm组、Tm+BC组。用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心肌细胞损伤,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水平。结果:①Tm能够损伤心肌细胞并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各作用时间点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Tm可显著增加ERS的CHOP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水平。②相对与Tm组,50μmol/L的BC能够显著抑制Tm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使心肌细胞存活率增加(P0.05)。同时,BC能够显著抑制Tm诱导的心肌ERS损伤,使CHOP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BC可通过抑制Tm诱导的心肌ERS及心肌细胞的凋亡,达到保护受损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Context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 (HLJJD) has a variety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inflammatory and neuroprotection against ischaemic brain injury.ObjectivesThis ex vivo study explores its antithrombosis activity and 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Material and methodsTo study the antithrombosis activity of HLJJD ex vivo, saline, or HLJDD (100, 200, and 500 mg/kg) was treated prophylactically by gavage for 3 days in Wistar rats (n = 4). Based on the rat model of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 (MCAO) or normal rats (n = 4), the antithrombotic activity in the normal group and HLJDD subgroups on prothrombin time, thrombus weight,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others was evaluated, followed by the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of its main components (n = 4).ResultsThe weight of the thrombu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24 h after MCAO onset. HLJJD did not influence the change of PT, bu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rombosis by 12.5, 20.0, and 20.5% in reducing the dry weight of thrombus, and blocked collagen-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by 25.5, 39.0, and 42.7% and adhesion of blood platelet by 17.3, 26.2, and 27.3%. The IC50 value of HLJJD on collagen-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was 670 mg/kg. Geniposide only facilitated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induced by collagen, but not AA or ADP. Both baicalin and berberine showed markedly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induced by all activators. The antithrombotic activity of baicalin was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at of berberine (35.0–47.8% vs. 20.6–33.5%).Conclusion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LJDD regulated blood circulation by inhibiting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thrombosis, which might also extensively contribute to th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相似文献   
38.
不同海拔和光照对黄芩中7种黄酮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光照因素对黄芩中7种黄酮类有效成分量的影响,为黄芩种植最佳生长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人工种植的24批黄芩样品中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芹菜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7种成分的含量,并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不同海拔、光照环境(阴坡、阳坡)与各成分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同一生长年限,在海拔(550±30)、(650±30)m 2个范围,对黄芩中7种成分的量进行比较,其中黄芩苷、汉黄芩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野黄芩苷、黄芩素、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芹菜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坡和阳坡2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黄芩中7种成分的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同一生长年限,随海拔的升高,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量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有显著性差异。而光照(阴坡、阳坡)不同时,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量无显著性差异,但除汉黄芩苷、黄芩素外,其他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均数阳坡高于阴坡。黄芩人工种植宜选择阳光直接照射的平地或阳坡,同时及海拔偏高有利于提高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总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止动颗粒U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3种成分的含量。方法以黄芩苷为参照峰,建立11批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采用Acquity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nm,测定黄芩苷、栀子苷和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建立了UPLC指纹图谱,鉴定了没食子酸、车叶草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绿原酸、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栀子苷、芍药苷、白杨素-6-C-β-D-葡萄糖-8-C-α-L-阿拉伯糖苷、白杨素-6-C-α-L-阿拉伯吡喃糖-8-C-β-D-葡萄糖苷、白杨素-6-C-α-L-阿拉伯吡喃糖-8-C-β-D-葡萄糖苷异构体、黄芩苷、黄芩苷异构体、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五味子醇甲16个成分,11批制剂相似度达到0.98以上。黄芩苷、栀子苷、芍药苷分别在12.15~388.80μg/mL、6.52~209.00μg/mL、8.38~268.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00.98%(3.04%)、100.49%(0.60%)、100.55%(2.73%)。11批制剂中黄芩苷为7.46~12.40 mg/g,栀子苷为7.01~13.27 mg/g,芍药苷为7.68~12.76 mg/g。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稳定可靠,可用于止动颗粒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0.
魏婷婷  沈晨  韩园园  钱长敏  宋兆辉  何毅  夏玉凤 《中草药》2019,50(17):4244-4253
目的采用UPLC-Q-TOF-MS对止动颗粒血浆及尿液中移行成分进行快速定性,为体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Waters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采用电喷雾电离化源(ESI),MSE扫描模式进行正、负离子检测。结果通过与空白生物样品和对照品的提取离子色谱图、质谱碎片裂解信息比对,初步鉴定出45个血浆及尿液中移行成分,包括28个原型成分和17个代谢产物。结论建立的UPLC-Q-TOF-MS分析方法可为止动颗粒在血浆及尿液中移行成分的定性分析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分析手段,为该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