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0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2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269篇
预防医学   280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65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胛提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35例肩胛提肌劳损患者并随机分成短刺组、针刺组、走罐组三组,短刺组用短刺法针刺天髎次(肩胛骨内上角)、颈1-4横突,并予电针刺激20 min,然后以冬青膏为介质玻璃罐走罐2 min;针刺组针刺颈1-7夹脊﹑颈百劳﹑阿是穴等穴,然后给予与前组相同的电针刺激及走罐治疗;走罐组给予前两组同样的走罐治疗。VAS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疼痛变化,并进行治愈率、治愈时间的比较。结果 10例受试者中途退出,三组共完成病例120例。短刺组(n=43)治愈39例,好转3例,无效1例;针刺组(n=41)治愈19例,好转20例,无效2例;走罐组(n=36)治愈12例,好转21例,无效3例。治疗前后VAS评分下降值,短刺组与针刺组比较,P=0.008;短刺组与走罐组比较,P=0.000;针刺组与走罐组比较,P=0.173。三组治愈率、6次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较普通穴位电针配合走罐治疗、单纯走罐治疗能更有效缓解肩胛提肌劳损患者疼痛,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结筋点短刺疗效优于普通穴位针刺。  相似文献   
62.
杨冲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7):494-495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温通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功能积分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7.8%,对照组分别为28.9%和82.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通针法是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三痹汤加味配合蜂针治疗产后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活蜂试针为阴性的产后痹患者42例,采用内服三痹汤加味配合蜂针治疗。结果:痊愈3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结论:三痹汤加味配合蜂针治疗产后痹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和普通针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疗效差异性,提倡临床运用针刺手法。方法 154例L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治疗组(77例),在治疗前后采用LSS症状体征评分、脊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疗效、随访等方面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治疗LSS在症状体征评分、脊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疗效、随访等方面有差异(P〈0.05)。结论 两种针刺方法对LSS都有治疗作用,温通针法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方法,且疗效较稳定。  相似文献   
65.
邓聪  老锦雄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818-819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隔附子饼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方法将5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温针配合神阙隔附子饼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胃动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及血清胃动素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及血清胃动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配合隔附子饼灸是一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方法,能改善血清胃动素水平。  相似文献   
66.
小儿"脾常不足",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未壮,脾胃不足在儿科疾病发生发展、病机转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刘晓鹰教授在继承全国名老中医倪珠英学术思想基础上,提出"扶中"外治法,立法取穴方面强调时时顾护小儿中焦脾胃,采用小儿推拿、扶阳罐(含温推、温灸和温刮痧)、针刺(含腹针、揿针)等外治手段治疗儿科脾、肺、肾等系列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浮针治疗帕金森病伴四肢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确诊的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观察组2天1次的浮针治疗,共进行2周;予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1周6次,共进行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及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评分;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SF-MPQ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DQ-39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19/20),高于对照组70%(14/20)(P<0.05)。结论:使用浮针对帕金森病伴发四肢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通元针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及对FSH、LH、E2和T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85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与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通元针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任通督针刺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发育和排卵情况、临床妊娠率和生化妊娠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及FSH、LH、E2和T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组患者成熟卵泡排卵、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及卵泡发育改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和生化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SH、LH、E2和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结论:采用“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通元针法治疗PCOS不孕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FSH、LH、E2和T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系统评价浮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及三大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纳入浮针与常规针刺对照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计59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针刺比较,浮针或联合其他方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率(OR=6.18,95%CI:[3.20,1.9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程度[WMD=-1.22,95%CI(-1.86,-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证实上述结论。结论:浮针能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上述结论仍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观察丛针浅刺结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临床疗效,明确其与卡马西平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4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丛针浅刺结合2/100 Hz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简要面部疼痛概况量表(BPI-Facial),观察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期)的疼痛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2周和随访期VAS评分、BPI-Facial评分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随访期VAS评分、BPI-Facial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随访期VAS评分及BPI-Facia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丛针浅刺结合电针治疗TN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对面部特定活动及日常生活影响的短时效应、长时效应和后效应上,均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