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以及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代谢、抗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组)、高脂饮食组(H组)、高脂饮食结合运动组(HE组)以及白藜芦醇和高脂饮食结合运动组(HER组),每组10只。运动组大鼠进行3天适应性无负重游泳30 min,以后隔日增加10 min,逐渐延长至90 min,并维持此量,每周训练5天,共8周。白藜芦醇组每天按50 mg/kg剂量灌喂白藜芦醇,其他组灌喂同剂量生理盐水。正常饮食组采用普通饲料,高脂饮食组采用高脂饲料。末次训练结束后,禁食8 h,乙醚麻醉,股动脉取血,肝素抗凝,制备血浆。检测反映血脂代谢的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脂蛋白a[Lp(a)];反映抗氧化能力的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及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结果:与N组比较,H组大鼠TC、LDL-C、OX-LDL、MDA、apoB100、Lp(a)、ET-1显著上升(P<0.05或P<0.01),而HDL-C、apoAI、SOD、CGRP、NO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H组比较,HE组大鼠TC、LDL-C、OX-LDL、MDA、apoB100、Lp(a)、ET-1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apoAI、SOD、CGRP、NO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与HE组比较,HER组大鼠TC、LDL-C、OX-LDL、MDA、Lp(a)、ET-1呈下降趋势(P<0.05),HDL-C、apoAI、SOD、CGRP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高脂饮食大鼠血脂紊乱,血管内皮功能下降,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弱。有氧运动减轻高脂饮食大鼠血脂紊乱程度,提高血管内皮功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氧运动同时补充白藜芦醇的效果优于单纯运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清斑胶囊对黄体酮诱导的孕期全身色素加深小鼠血液和肝脏中的SOD、MDA、GSH的影响,以及对小鼠皮肤组织黑色素的影响。方法:制备黄体酮体内注射诱导小鼠全身色素加深模型,给药治疗后采用SOD、MDA、GSH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相关指标的变化;体外观察清斑胶囊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对小鼠皮肤组织黑色素的影响。结果:清斑胶囊低中高三剂量组可以明显提高SOD、GSH活力,降低MDA含量;体外实验表明,清斑胶囊明显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有效抑制皮肤组织黑色素的形成。结论:清斑胶囊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及抑制小鼠皮肤黑素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Nrf2/ARE信号通路是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通路,其调控的下游抗氧化蛋白和Ⅱ相解毒酶在细胞防御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显示Nrf2/ARE通路在抗炎、抗肿瘤、神经保护、抗凋亡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Nrf2为靶点的药物有望用于多发性硬化、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其中已有富马酸二甲酯、巴多克沙龙等多个新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就Nrf2/ARE通路与疾病的关系及以其为靶点的新药研发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竹黄菌的液体发酵最优条件及生物学活性。方法 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竹黄菌生长和产竹红菌素的影响,考察了竹黄菌发酵液抗菌和抗氧化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竹黄菌的较优培养条件为:蔗糖2.0%,葡萄糖3.0%,土豆20%,pH 7.0,菌种活化后放置72 h接种;竹黄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和黑根霉等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性,对氧自由基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84.2%和76.32%。结论 竹黄菌的液体发酵条件简单,发酵产物具有一定的广谱抗菌性能和抗氧化活性,在养殖业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白芍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白芍粗提物及其有效成分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pentagalloylglucose,PGG)抗氧化活性。方法用乙醇为提取剂超声提取白芍中有效成分PGG;用高速逆流法分离纯化PGG;用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法分析、鉴定PGG;以维生素C(vitaminc,Vc)为阳性对照,用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法(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Fe3+-三吡啶三吖嗪法(ferric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法评价白芍粗提物及PGG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白芍中分离纯化得到PGG,其纯度为95.7%。DPPH实验表明,白芍粗提物及PGG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残留率的IC50为PGG<白芍粗提物白芍粗提物>Vc。FRAP实验结果表明,与白芍粗提物及Vc相比较,PGG抗氧化作用最强,尤其在浓度较低(如10μg/mL)时,其FRAP值大于白芍粗提物并远远大于Vc;当浓度增大时,各物质FRAP值均增大,抗氧化能力增强。但Vc增加得更为显著,在100μg/mL时,Vc的FRAP值为420.8μmol/L,已接近白芍粗提物的FRAP值,但仍低于PGG的FRAP值567.1μmol/L。结论中药白芍中含有抗氧化有效成分PGG,PGG的抗氧化作用远大于阳性对照药Vc,PGG将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天然高效抗氧化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呫吨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理学和药理学活性,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降低血糖、抗氧化、抗菌等药理作用,但很多药理作用机制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从而使其药理活性及其与构型关系的研究倍受关注.收集国内外近几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呫吨酮类化合物的药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心肌肥厚模型组、通脉养心丸2.0、1.0、0.5 g/kg组和倍他乐克组。ISO 5 mg/(kg·d)连续皮下注射7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的第2天起灌胃给药通脉养心丸2.1、1.0、0.5g/(kg·d),连续给药4周。超声心动检测大鼠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测量大鼠心脏和左心室系数、血清丙二醛(MDA)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来判断通脉养心丸对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结果]模型组大鼠室间隔厚度(IVID)和左室内径(IVS)值均不同程度增大,模型组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窄率(FS%)显著降低,心脏和左心室系数显著增加,血清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血清MDA和LPO含量显著升高。通脉养心丸治疗4周后,大鼠心脏EF%、FS%值和血清SOD活性不同程度升高,MDA和LPO含量不同程度降低,通脉养心丸2.0、1.0 g/kg不同程度升高GSH-Px活性。[结论]通脉养心丸对ISO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有关,提高大鼠的抗氧化功能可能是通脉养心丸抗心肌肥厚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易金娥  邬静  文利新  夏伟  朱若岑  蒋维维  谭柱良 《中草药》2014,45(14):2118-2124
桦木酸(betulinic acid,BA)属于羽扇豆烷型五环三萜类物质,广泛分布于多种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免疫调节、抗氧化应激、抗菌、抗炎以及抗寄生虫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由于BA具有优越的抗肿瘤和抗艾滋病活性,在恶性肿瘤和艾滋病等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BA还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在机体的抗氧化损伤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BA的药理作用进行详细综述,为BA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建立一种从整体角度研究中药效应物质的方法。方法:以红花为例,利用制备液相色谱剔除其主要成分,然后分别对剔除后的样品进行抗氧化效应评价,进而比较分析得出红花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效应物质及各成分的贡献度。结果:从红花样品中分别剔除了7个主要物质,并通过质谱数据分析和对照品对照鉴定了其中6个成分。通过对包括剔除物质在内的所有样品进行抗氧化效应比较评价,结果发现羟基红花黄色素A,脱水红花黄色素B,6-羟基山柰酚-3,6-二氧葡萄糖-7-氧葡萄醛酸苷是红花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效应物质。结论:该研究探索了一种较新颖而有效的中药效应物质的研究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不同成分对中药效应表达直接或间接的贡献以及贡献度,使得中药效应物质表达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的保护机制。该实验采用原代培养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Ⅷ因子鉴定, 建立缺氧4 h损伤模型的同时, 丹红注射液(25, 50, 100 mL·L)作用于rBMECs, 生化法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 RT-PCR法检测细胞MMP-9, ICAM-1, P53 mRNA表达水平,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缺氧使原代培养的rBMECs受到明显损伤, 与模型组比较, 丹红注射液(50, 100 mL·L)可显著对抗缺氧造成的损伤, 增强SOD活性, 降低MDA水平, 明显下调MMP-9, ICAM-1, P53 mRNA的表达, 丹红注射液100 mL·L能够保护细胞正常的形态、显微结构、维持细胞间紧密连接, 抑制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从结果中可以得出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rBMECs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 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