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中国医学   8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历史的使命--我看中西医结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所走过的中西医结合之路的回顾,认为中西医结合,首先要认真学好中医和西医的基本理论,然后可经由中药西药混用、中药西用及按中医辨证、据现代药理选用药物加减这一低层次阶段,再进入到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乃至于探索理论上的结合。强调中西医结合研究无论对中医还是对西医,无论对临床研究或理论研究,以及对医学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2.
立足“首辨阴阳,再辨六经”浅析糖尿病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以其复杂的病因、漫长的病程、错综的病性、多靶点的病位、不可逆转的病情、难以预防的并发症等而成为现代疑难杂病。近年来,多数医家论治糖尿病宗"三消辨证",验之于临床则疗效不尽如人意。部分中医临床家从"六经辨证"角度论治以寻求新的突破口。朱章志教授从事《伤寒论》研究20余年,积累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及形成独特的科研思路,因疗效显著而受到糖尿病患者的好评,朱章志教授认为论治糖尿病宜"首辨阴阳,再辨六经",此乃执简驭繁之法。  相似文献   
63.
回顾近代中医发展的浮沉命运,大批有识之士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朱氏妇科传人朱小南先生不仅精研中医学术,亦积极关注中医发展,不仅从事中医教育事业,还创办了《新中医刊》,为中医的存亡抗争、学术交流及提供了言论的平台,也为中医的发展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朱小南先生在《新中医刊》中发表了大量文章,融会了学术、科研、社论,具体表现在关注中医院的建设、关注中医出版的舆论作用、关注中医学校的建设工作以及中医发展之命运,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目前中医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发展中医依然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4.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是难点和重点之一,祝光礼教授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客观的认识本病,结合自身数十载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衰是心气虚、心之气阴两虚到心之阴阳两虚的逐渐发展的过程,水湿为患贯穿整个病程,且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并成为血瘀、痰阻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上肯定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衰中的效果,强调"病""证"相结合,要求实事求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可偏废,逐步帮助病人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5.
总结朱生樑治疗脾胃病经验。据脾胃的生理功能特点,结合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学术经验提出通化宣平辨治脾胃病观点,通指运用通法调理脾胃,化指运用运化、制化之法调理脾胃,宣指运用宣化悦脾、宣畅气机和宣降和胃调理脾胃,平指遣方用药平正轻灵、平和如衡、以平为期。在治疗中时刻顾护胃气,以胃气为本。  相似文献   
66.
周滔  龙丹  林瑛  朱莹 《中医药信息》2024,41(10):34-38
三焦是周身气机运行的通道,气机升降正常,水谷运化循常道,气血津液布散而濡养周身。三焦气机不利,上、中、下焦通道闭塞,故大便难行。朱莹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主张从三焦分而治之,总以调畅三焦气机为法,提出上焦宜宣、中焦宜健、下焦宜补的原则,分别予以宣肺降气、疏肝健脾、益肾温阳之法,三法并进,随证加减,以达疏利三焦之效。同时重视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67.
朱秉宜教授治疗肛瘘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朱秉;宜教授从医50年来治疗肛瘘的经验和了系统总结,指出查明病因、明确内口是治疗的关键,并总结出加压冲洗美蓝试验法,对口引流法,药捻式置管法等临床实用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68.
“六郁学说”为朱丹溪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六郁学说”临证时也处处体现脾胃观的思想,后世诸医家对此论亦多有阐述,故其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朱丹溪在其著作中广泛论述了脘腹痛的病因病机、诊断重视问诊、辨证谨遵八纲、强调因人制宜,并提出凡痛必用温通、诸痛不可补气、腹痛多用芍药等,形成其辨治脘腹痛的独特理论。  相似文献   
70.
朱丹溪“六郁学说”与脾胃关系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六郁学说”为朱丹溪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六郁学说”临证时也处处体现脾胃观的思想,后世诸医家对此论亦多有阐述,故其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