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7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62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8篇
中国医学   152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9例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等西药治疗;治疗组23例采用急肝退黄汤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等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2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91%,对照组52.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降低总胆红素、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能加速黄疸消退,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2.
电超导中药经皮外治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1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桂香 《新中医》2004,36(1):42-43
目的:探讨电超导中药经皮外治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6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中药外治法,对照组用口服西药升白细胞治疗,10天为1疗程。2组患者均在治疗后3、7、10天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3、7、10天后,2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外治法可作为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的一种治疗途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3.
针药结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引起便秘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少光  李光  施浩  张华生 《新中医》2004,36(9):45-46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引起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患者采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电针主穴:天枢、上巨虚、支沟;口服中药熟地白术汤(熟地黄、白术、肉苁蓉)。结果:痊愈6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痊愈率为80.26%,总有效率为97.37%。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引起便秘疗效肯定,尤适用于脾肾虚弱者。  相似文献   
34.
养肝滋肾、清热解毒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症4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振卿 《新中医》2003,35(8):23-24
目的:观察养肝滋肾、清热解毒法治疗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所致免疫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204例AsAb阳性、282例EMAb阳性患者应用养肝滋肾汤(处方:紫河车、党参、紫石英、白术、山药、淫羊藿、菟丝子、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龟板、徐长卿、黄柏)内服;清热解毒汤(处方:苦参、黄连、秦艽、苍术、徐长卿、黄柏、龙胆草、玄参)坐浴治疗。观察用药后AsAb、EMAb转阴及妊娠情况。结果:AsAb阳性患者2疗程转阴188侧(92.16%)。4疗程转阴8例,合计转阴196例(96.08%);EMAb阳性患者2疗程转阴230例(81.56%),4疗程转阴20例,合计转阴250例(88.65%)。196例AsAb转阴患者,治疗后跟踪6个月经周期,妊娠136例(69.38%);250例EMAb转阴患者,治疗后跟踪6个月经周期,妊娠228例(91.2%),未发生流产。结论:养肝滋肾、清热解毒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症效果较好,转阴率、妊娠率高,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5.
藻鳖软肝汤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藻鳖软肝汤抗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CCl4复合因素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用藻鳖软肝汤治疗,用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其对肝功能及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藻鳖软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有显著降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明显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结论:藻鳖软肝汤具有确切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6.
生精汤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8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生精汤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生精汤(处方:山药、山茱萸、覆盆子、桑椹、黄柏、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熟地黄、何首乌、麦芽、鹿角胶、牡丹皮、当归、甘草)治疗87例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3月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每月复查1次精液常规,观察治疗前后精液各参数(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密度、活动率、精液形态)的变化及生育情况。结果:治愈12例,显效48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8%。治疗前后精液各参数变化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生精汤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能有效改善并提高精子数量、活动力和精液质量,起到生精助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霍山石斛种内遗传稳定性的RAPD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霍山石斛荚果内遗传稳定性及荚果间的差异大小。方法 利用从2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来的3个稳定性较好的10碱基引物对来自5个不同荚果的霍山石斛种群进行RAPD检测。结果 5个荚果内遗传相似系数较大,在92.5926%-100.00%,其中H1、H9、H10、H14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H23是一个较为稳定的群体;5个荚果间H1、H9、H10、H23的遗传距离较小,H14与其他4个荚果的遗传距离则较大。结论 建立霍山石斛稳定的无性快繁体系是切实可行的,同时说明霍山石斛种内存在一定的变异,H14与其他荚果的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38.
为建立特木仁 -5汤的质量标准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诃子、黄柏、栀子进行鉴别 ,用薄层扫描法 (TLCS法 )测定栀子苷的含量。结果显示 ,在 TLC色谱中均能检出诃子、黄柏、栀子 ,在 TLCS测定中栀子苷在 1.0~ 6.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 99.5 2 %(RSD=1.0 5 %)。  相似文献   
39.
中药加减补阳还五汤保护脊髓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潞  郑重  张跃康 《四川医学》2006,27(4):341-344
目的探讨加减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SD大白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荆量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Allen氏法,以288g/em能量造成T9-T11脊髓不完全损伤。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于手术前1周和术后1h胃肠灌注生理盐水,各治疗组同时胃肠灌注中药或尼莫地平。各组取12只动物于术后24h测定损伤段脊髓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液流变学;各治疗组另12只动物治疗4周作为损伤后期观察,于第6用处死测定损伤段脊髓神经细胞数、神经元尼氏体平均灰度。结果①假手术组和各药物组SOD和MDA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模型组(P〈0.05-0.01);假手术组和各药物组血液粘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0.01),中药组血液粘度较西药组显著降低(P〈0.05-0.01)。②中药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和假手术组尼氏体平均灰度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清除损伤脊髓组织自由基、降低血液粘度,从而一定程度阻止脊髓神经细胞尼氏体溶解,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40.
补中益气汤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中益气汤在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涉及病种多,例举该方在痿证、头痛、气短、发热、尿浊5个不同疾病治疗经验,认为该5病案辨病虽无类同之处,而辨证都可归属“脾气虚弱证”,均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阐明方证对应是重要前提,辨证论治的优势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