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3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76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20篇
  1篇
中国医学   187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复方黄芪乙肝汤治疗慢性乙肝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筠  刘士敬等 《新中医》2001,33(11):22-23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抗乙肝病毒疗效。方法:对53例HBeAg和/或HBV-DNA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采用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用复方黄芪乙肝汤,对照组用α-干扰素(α-IFN)。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BeAg及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HBeAg转阴率为58.62%,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转阴率为46.8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及γ-球蛋白平均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5、P<0.01)。结论:复方黄芪乙肝汤具有较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及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浅论血府逐瘀汤在眼科术后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英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0):583-585
目的 :阐述血府逐瘀汤在眼科术后的应用 ,探讨眼科术后中医治疗的规律。方法 :阐述本方的组成与方解、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中医对眼科术后常见证候的认识 ;确立以行气活血、祛瘀明目为主要治法 ,据证兼用祛风清热、利水消肿、健脾渗湿、退翳明目等及该方在眼科的术后反应和对常见并发症的具体应用。结果 :本方用于眼科术后具有减轻手术反应、预防和控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促进术后康复的作用。结论 :以血府逐瘀汤处理眼科术后反应重证和并发症 ,可提高中西医结合眼外科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3.
当归补血汤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兆胜  危建安  王宗伟 《中成药》2001,23(9):680-683
查阅十年来国内有关中医药研究的学术刊物,从免疫调节功能、循环系统作用,立方基础、抗氧化、保肝、配伍比例研究等几个方面概述当归补血汤的研究结果。当归补血汤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异常循环状态,并有保肝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开展其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4.
健脾益肾汤对地塞米松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健脾肾汤对地塞米松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以荧光显微镜、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进行观测。结果:荧光显微镜、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地塞米松(10^-6mol/L)组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表现,健脾益肾汤组较地塞米松组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健脾益肾汤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脾淋巴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健脾益肾汤对地塞米松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1、IL-2和IL-6含量的变化,探讨大肠湿热证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综合因素造模(饮食加气候环境加致病生物因子)复制成大肠湿热证动物模型,应用放免法检测模型大鼠血清IL-1、IL-2和IL-6治疗前后的变化并给予清热利湿传统方药葛根芩连汤治疗,观察动物模型给药后的变化.结果该模型在发病条件,主要症状、体征、病变脏腑以及病理变化(以直肠和回肠为主)等方面均近似于中医大肠湿热证型,模型大鼠血清IL-1、IL-2和IL-6含量升高,经葛根苓连汤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和病理变化基本恢复,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血清IL-1、IL-2和IL-6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大肠湿热证的部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96.
大茴香酸-硫酸荧光体系测定黄芪甲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养清  杜鸣  徐秉玖 《药学学报》2000,35(7):544-546
黄芪甲苷 (astragaloside)是中药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 (Fisch .)Bge .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的主要活性成分 ,有抗炎、降压、镇痛、镇静、升高血浆中cAMP水平、促进小鼠再生肝DNA的含量[1,2 ] 以及促进免疫功能等生理活性。黄芪甲苷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紫外分光光度法[3 ,4 ] 、薄层扫描法[5,6] 和HPLC法[7,8] 。光度法常用香草醛在浓硫酸作用下与甲苷显色…  相似文献   
997.
以参附汤加味、丁丙诺啡对吗啡依赖大鼠进行脱毒治疗,观察其对湿狗样抖动、齿颤等戒断症状及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参附汤与丁丙诺啡联合应用能有效地缓解和控制戒断症状,递减顺利,但不能影响位置偏爱效应,推测亦不能减轻大鼠对阿片类药物的渴求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检测肾小管细胞膜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 ,探讨扶正解毒汤 (FJD)对NiSO4 致肾脏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NiSO4 腹腔注射染毒 ,FJD灌胃防治 ,测定肾小管细胞膜Na K ATP酶及Ca2 ATP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NiSO4 组与NS组比较 ,两种酶活性均明显抑制 (P <0 0 1)。用FJD防治后 ,两种酶活性明显改善 (P<0 0 1)。结论 FJD对NiSO4 致大鼠肾小管细胞膜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的抑制有恢复作用 ,可有效防治NiSO4 对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999.
益气活血补肾法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肾的治糖保肾冲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采用反复三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加福氏完全佐剂(CFA)造成DN的模型,以西药苯那普利为对照,观察治糖保肾冲剂治疗早期DN的效果。结果:治糖保肾冲剂可降低高血糖,甘油三脂(TG)及尿微量蛋白,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减轻肾脏病理变化。结论:治糖保肾冲剂通过降糖,降脂,降尿微量蛋白,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等,可有效治疗早期DN。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另对比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0%,不良反应率为3.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0%,不良反应率为7.7%,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且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