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0篇
  免费   1618篇
  国内免费   55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31篇
内科学   458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59篇
综合类   274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171篇
  10篇
中国医学   7423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693篇
  2020年   753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655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1477篇
  2013年   931篇
  2012年   1270篇
  2011年   1098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归补血汤相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提取液的相状态。方法:通过HPLC检测阿魏酸、HPLC-ELSD检测黄芪甲苷、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总多糖、双缩脲法检测蛋白质,并以激光衍射法检测粒径和粒径分布,结合光学现象,描述当归补血汤的相状态。结果:可以测得当归补血汤中阿魏酸、黄芪甲苷、总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提取液中分散相质点的粒径主要分布于50~100 nm和1 000 nm以上,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丁达尔现象。结论:当归补血汤含有以均相状态存在的真溶液和非均相状态存在的胶体溶液、混悬液或乳浊液,为混合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992.
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6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煎方,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后1,2,3个月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程度变化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5%,53.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12,,3个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头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血液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柴葛煎中药物单煎和共煎对柴胡挥发油煎出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柴胡单煎液与合煎液中柴胡挥发油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此为指标,比较单煎和共煎对柴胡挥发油的溶出量。结果:共煎提取的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柴胡单煎法,柴葛煎合煎提取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药对合煎。结论:柴胡与大豆黄卷、黄芩、葛根及柴葛煎中其他药共煎会提高挥发油的煎出量。  相似文献   
994.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200mL,分早晚温服。并同时合用西药三磷酸腺苷注射液20mg,肌注,每日2次,(分别在早、午餐前30min)。结果:治愈32例,好转24例,无效1例,有效率98.2%。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与三磷酸腺苷注射液治疗胃下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味治疗乳腺癌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乳腺癌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后第1、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抑郁状态,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卡氏积分判定。结果:治疗后1周后,对照组HAMD积分、SDS积分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较治疗组低(P〈0.05)。治疗2、4、6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积分、SDS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6周时治疗组HAMD积分、SD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当,阿普唑仑较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味显效快,但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味比阿普唑仑片作用持久,且不良反应少,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巫山淫羊藿饮片中朝藿定C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巫山淫羊藿饮片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对20批巫山淫羊藿饮片进行特征图谱研究,建立HPLC特征图谱共有模式,进行相似度比较,并将巫山淫羊藿饮片与淫羊藿饮片进行相似度比对。色谱条件:采用Welchrom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25℃。结果:朝藿定C进样量在0.0996~4.980μg(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巫山淫羊藿饮片羊油炙品和生品中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7%(RSD=0.64%)和99.78%(RSD=1.5%);建立了巫山淫羊藿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了5个共有峰,巫山淫羊藿饮片生品和羊油炙品的平均相似度为0.91;巫山淫羊藿饮片与淫羊藿饮片的平均相似度为0.84,二者特征图谱差异明显。结论:巫山淫羊藿饮片和淫羊藿饮片特征图谱差异明显,可以作为饮片辨识和鉴别的参考方法。且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增订巫山淫羊藿饮片含量测定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罗丽萍 《中国药师》2011,14(3):363-364
目的:探索游泳劳损法结合限食法制作大鼠气虚模型,并观察补中益气汤对气虚证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模型组,补中益气汤高(4.0 g·ml-1)、中(2.0 g·ml-1)、低(1.0 g·ml-1)剂量组。利用游泳劳损法结合限食法制备大鼠气虚模型,造模同时给药,实验结束后对模型进行评价及检测各组血流流变学参数。结果:利用本实验方法成功制作大鼠气虚造模,补中益气汤高、中、低剂量对气虚大鼠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聚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游泳劳损法加限食法能成功制作大鼠气虚模型,且补中益气汤对气虚大鼠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糖痹康汤剂结合胰岛素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降糖和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糖痹康汤剂,疗程共3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检查3项总积分的变化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2组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检查3项总积分明显下降,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比较,临床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检查3项总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痹康汤剂结合胰岛素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99.
补阳还五汤治疗颈动脉软斑块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颈动脉软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颈动脉软斑块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颗粒冲剂),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3%)显著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量值分别为(2.2±0.4)mm和(1.8±0.4)mm,对照组用药前、后的IMT测量值分别为(2.2±0.3)mm和(2.1±0.4)mm。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血脂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颈动脉软斑块具有一定的消斑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周乃玉教授是全国著名痹病专家,从医四十余载,在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中有很多独到经验。作者有幸成为周老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对周老师应用柴胡剂治疗风湿病经验有了一定体会,总结并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