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孙晓梅  代东梅  常雪灵  杨祥良 《中成药》2007,29(7):1004-1008
目的:建立同步测定麝香壮骨膏(樟脑、薄荷脑、冰片等)中樟脑、薄荷脑、冰片和水杨酸甲酯等4种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挥发油测定器蒸馏制备供试液,以萘为内标物。PEG-20M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氮气作为载气,FID检测器,采用程序升温,内标法测定样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结果:麝香壮骨膏中的樟脑、薄荷脑、冰片(龙脑和异龙脑)和水杨酸甲酯及内标物萘等5种物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获得良好分离,樟脑、薄荷脑、冰片和水杨酸甲酯的回收率依次为96.92(RSD=2.42),98.03(RSD=1.81),99.02(RSD=1.47)和98.15(RSD=1.59)。采用此方法对麝香壮骨膏的6个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含量测定,均可取得满意的结果。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度好,可用于控制麝香壮骨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压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耳压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并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好于对照组(73.3%),观察组痊愈率为87.8%,高于对照组(55.0%).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运用针刺配合耳压辨证治疗偏头痛,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浓缩气管炎丸对小鼠的镇咳祛痰作用是否优于原剂型气管炎丸。方法:1.小鼠氨水引咳法,记录咳嗽的潜伏期,及2分钟内咳嗽次数;2.小鼠酚红祛痰法,取气管排泌量进行比色。结果:浓缩气管炎丸对氨水引咳小鼠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对酚红法祛痰小鼠具有显著的祛痰作用,作用呈量效关系。结论:浓缩气管炎丸在相同剂量下,作用优于原剂型气管炎丸。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临床观察咳喘贴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印证咳喘贴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咳嗽)缓解期“防未病”的作用。方法:观察COPD缓解期患者50例,采用咳喘贴于夏季进行贴敷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生活质量评分及采集患者1年内加重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年加重次数上均有所好转,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咳喘贴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减少冬季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05.
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对减少慢性皮肤溃疡瘢痕形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观察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简称复黄膏)对减少慢性皮肤溃疡瘢痕形成的影响,采用顺序均衡随机法,将60例患者分为复黄膏组和白玉膏组各30例,比较患者愈后瘢痕面积与原始创面积比值、溃疡愈合时间、上皮组织生长的动态时间,以及部分瘢痕上皮组织的显微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复黄膏组愈后瘢痕面积与原始创面面积比值明显低于白玉膏组(P<0.05)、溃疡愈合时间明显快于白玉膏组(P<0.05)、生长相同比值的上皮组织所需时间明显少于白玉膏组(P<0.01),且复黄膏组瘢痕上皮修复较白玉膏组完成、成熟,接近正常皮肤表皮形态结构。提示复黄膏具有减少慢性皮肤溃疡的瘢痕形成,加速溃疡愈合,促进上皮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复方麻黄贴剂中麻黄碱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进剂对中药复方麻黄贴剂中麻黄碱的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运用HPLC法对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对不同透皮促进剂的促渗效果进行考察。结果氮酮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促渗剂混合使用,渗透促进效果均较佳,说明氮酮在促进麻黄碱的渗透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氮酮和丙二醇合用体外透皮速率K可达94.280μg·cm-2·h-1。结论氮酮与丙二醇合用可促进麻黄碱的透皮吸收,可作为本复方的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介绍伸肘位手法复位-U 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方法 在伸肘位肘关节伸屈肌均处于无张力状态,因而也是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与固定的最佳位置。局部血肿内麻醉下,由助手对抗牵引,令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矫正骨折移位。应用-U 形石膏夹板绷带固定,肘关节外翻20°~30°,确使折端桡侧皮质嵌紧,直至骨质愈合。3 ~4 周后去石膏,恢复屈肘活动。 结果 临床应用48 例,骨折手法复位成功率为100 .0 % 。经6 个月~2 年(平均1 年2 个月) 的随访,肘关节伸屈功能均恢复正常,无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伸肘位手法复位-U 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能达到理想的复位和维持稳定的固定效果,可有效地遏制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不同位置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Colles骨折移位的患者426例,其中手法复位腕伸位固定230例,腕屈位固定196例。对所有患者随访,对比两组的骨折再移位率;评定骨折愈合后的腕关节功能,比较优良率。结果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伸位的骨折再移位率20.9%低于腕屈位的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0%高于腕屈位的79.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不同位置治疗Colles骨折的再移位率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9.
项小平  丁俊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101-102,105
目的:观察外用奇正消痛贴膏联合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的镇痛时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采用外用奇正消痛贴膏联合脊柱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脑中频联合脊柱手法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感觉分、情绪分、程度分、VAS评分、PPI评分分别为(2.66±1.14)、(1.59±0.39)、(4.27±0.82)、(3.50±1.24)、(1.66±0.4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79±0.87)、(1.63±0.56)、(5.56±0.85)、(4.79±1.70)、(2.93±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镇痛起效时间,治疗组最短1 min,最长10 min,平均(3.59±1.16)min,对照组最短10 min,最长30 min,平均(12.50±1.10)min,治疗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疗效维持时间,治疗组最短16.0 h,最长35.5 h,平均(28.59±1.91)h,对照组最短7.0 h,最长23.5 h,平均(10.15±1.74)h,治疗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镇痛效果,治疗组远期疗效[(1.13±0.61)分]优于对照组[(2.99±0.58)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用奇正消痛贴膏联合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即时镇痛效应和远期镇痛效应,且镇痛效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10.
刘洋洋 《微创医学》2014,(6):730-732
目的通过对比石膏灌注模型经四种不同消毒方法处理后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探索消毒方法对石膏模型的影响,为临床选择石膏模型消毒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1)仿临床单颗牙缺失固定桥牙体预备后模型制作三单位固定桥金属模具,用藻酸盐印模材翻制石膏模型25个,随机分成A、B、C、D、E 5组,每组5个,A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为紫外线消毒组、C组为高压蒸汽灭菌组、D组为微波消毒组、E组为甲醛熏蒸消毒组,经处理后测定尺寸精度。(2)制作50 mm×10 mm×5 mm标准长方体自凝树脂模具,灌注25个长方形石膏模型,同上分组处理,测定表面硬度。结果 (1)四种消毒方法消毒石膏模型前后的尺寸精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紫外线消毒、甲醛熏蒸消毒前后,石膏模型的表面硬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髙压蒸汽灭菌和微波灭菌前后石膏模型表面硬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四种消毒方法对石膏模型的尺寸精度无显著影响。(2)髙压蒸汽灭菌可导致石膏模型表面硬度明显降低,微波灭菌可导致石膏模型表面硬度增强,其他消毒方法对石膏模型的表面硬度无显著影响。(3)微波灭菌适合用于临床石膏模型的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