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1篇
  免费   1689篇
  国内免费   307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1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3382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735篇
  11篇
中国医学   8063篇
肿瘤学   41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601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952篇
  2020年   890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526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1086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981篇
  2011年   866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中药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对T细胞亚群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将59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研究A组(n=21)和研究B组(n=18)。研究B组术后2~9d经鼻饲管给予中药四君子汤100ml,研究A、B组患者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肠内营养支持8d,对照组术后给予等热量、等氮肠外营养支持9d。术前1d,术后第1天和第10天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3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CD3^+、CD4^+、CD4^-/CD8^-水平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第10天,应用肠内营养的A、B两研究组T细胞亚群及营养指标水平较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四君子汤辅助肠内营养的研究B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和T细胞亚群水平均较单纯肠内营养的研究A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健脾益气中药四君子汤辅助的肠内营养能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胃癌术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地灵丹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致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及地灵丹组。采用UUO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的表达。 结果:第7天模型组肾间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表达,TGF-β1、FN和LN表达面积百分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地灵丹组间质纤维化面积较模型组减少(P<0.05)。第14天地灵丹组和依那普利组肾间质TGF-β1、α-SMA、FN和LN表达面积百分率较模型组减少(P<0.05),BUN、SCr和24h尿蛋白无明显差异。第21天地灵丹组SCr、肾间质纤维化和TGF-β1表达面积百分率较依那普利组和模型组下降(P<0.05)。 结论:地灵丹能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的蛋白尿和肾间质纤维化,抑制TGF-β1、α-SMA、FN和LN的表达。在较长时间应用后,地灵丹对模型大鼠的肾功能保护作用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出血后并发肠梗阻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62例脑出血后并发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灌胃治疗3天。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经过3天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出血后并发肠梗阻疗效比常规西医治疗好,其机理可能与大承气汤能显著增加肠道的蠕动和推动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4.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使用吗叮啉10mg tid,耐信肠溶片20mg qd,疗程14d。观察用药前、后患者上腹部疼痛的频率、时间,伴随症状及复查胃镜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建立四物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ail 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异丙醇-醋酸-水系统(25:2:2:7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5℃。结果:芍药苷在0.288-2.880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2%(n=9),RSD=O.96%。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四物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观察五参平律汤合心律平对早搏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五参平律汤合心律平组(治疗组),和单用心律平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抗早搏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71.75,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五参平律汤合心律平治疗早搏明显优于单用心律平,可能机能为补心平律,活血通络,改善心肌营养,抑制异位节律及折返传导,是否同时具有抗心律平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有待以后验证。  相似文献   
117.
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健康大鼠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汤,收集不同时间的含药血浆,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三种成分的血药浓度,运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时过程属于一室开放模型,栀子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时过程属于二室开放模型。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血药浓度的方法,为黄连解毒汤的合理用药提供了药代动力学数据,同时也为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救必应汤联合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予D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救必应汤,均以21d为1个周期,观察4个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瘤体改变情况、中医症状评分、毒副反应、血清p53、Survivin水平和免疫情况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p53、Survivin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组发生骨髓抑制、肝损害的病例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救必应汤联合DP方案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较好控制瘤体大小,改善临床症状,下调血清p53、Survivin水平,并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双降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10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气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成4组。基础治疗为受试者均采用低盐低脂饮食,硬斑块1组及软斑块1组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硬斑块2组及软斑块2组在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的基础上,加双降汤,每日1剂口服,各组均连续服用12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斑块面积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各组患者血清中均见较高水平的细胞炎症因子MCP-1、MIF、NF-κBp65、TGF-β1及蛋白酶MMP-1、MMP-9表达。与治疗前硬斑块1组及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比较,软斑块1组及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患者血清中MCP-1、MIF、NF-κBp65、MMP-1、MMP-9水平升高,而TGF-β1水平降低(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硬斑块1组及软斑块1组患者血清中MCP-1、MIF、NF-κBp65、MMP-1、MMP-9水平升高,而TGF-β1水平降低(P0.05),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及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变化尤为显著(P0.01)。与治疗后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比较,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MCP-1、MIF、NF-κBp65、MMP-1、MMP-9水平升高,而TGF-β1水平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硬斑块1组及软斑块1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P0.05),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及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P0.01),且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优于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P0.05)。治疗后各组均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与硬斑块1组及软斑块1组比较,硬斑块2组加双降汤及软斑块2组加双降汤能明显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积分(P0.05)。结论细胞炎症因子MCP-1、MIF、NF-κBp65、TGF-β1及蛋白酶MMP-1、MMP-9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调控,双降汤及阿托伐他汀可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明显改善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医证候,二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MCP-1、MIF、MMP-1、MMP-9、NF-κBp65水平,升高血清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自拟排石汤联合针刺缓解上尿路结石术后炎性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接受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排石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口服治疗,术后4周评价2组临床治疗效果,完成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调查整体生活质量(USSQ)评分并检测2组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尿草酸、尿钙、尿葡胺聚糖、尿柠檬酸水平。结果术后4周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USSQ评分、hs-CRP、IL-6、TNF-α、尿草酸、尿钙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尿柠檬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月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完全排出残留结石(P0.05)。结论自拟排石汤联合针刺能有效改善上尿路结石术后炎性反应,排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