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7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447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1218篇
口腔科学   224篇
临床医学   1576篇
内科学   694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178篇
特种医学   2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509篇
综合类   3340篇
预防医学   542篇
眼科学   270篇
药学   884篇
  9篇
中国医学   316篇
肿瘤学   49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542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796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747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目的 探讨血脾屏障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其组成和变化规律,确立血脾屏障的概念。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30只,其中10只经尾静脉注射碳粒,取脾脏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Foot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CDM)及透射电镜病理,观察血脾屏障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 碳粒在脾脏中围绕血脾屏障形成环状分布。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胶原纤维及网状组织在血脾屏障中均有特征性分布。结论 血脾屏障是位于边缘区,环绕白髓存在的。窦周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基膜、巨噬细胞、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网状组织)及胶原纤维组成的生物屏障,它通过细胞间较致密结合的机械屏障作用和巨噬细胞的生物吞噬作用发挥抗原滤过作用,维持白髓的内环境稳态。它随生发中心的形成而逐渐成熟,通透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3.
本文采用S-100蛋白为免疫学标记,对34例恶性肿瘤局部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进行免疫组化定量研究。结果按S-100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多少分为增多(7例)、减少(20例)及正常(7例)3组,统计学分析增多组均值(164.4个/mm^2)明显高于对照组(58.3个/mm^2);减少组均值(16.5个/mm^2)组显低于对照组;而正常组均值(69.8个/mm^2)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4.
55.
恶性黑素瘤(MM)病理诊断中存在两大困难:(1)良恶性黑素细胞肿瘤的鉴别;(2)无色素性MM与其它非黑素细胞肿瘤的鉴别。先天性小痣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1%,但对其易恶变与否、应如何处理等,目前尚在争论中。本研究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DNA定量、核仁组成区银染色(AgNORs)计数、透射电镜观察、N-ras基因产物p21蛋白检测、抗人增殖细胞抗体Ki-67标记染色等与肿瘤增生活性相关的技术方  相似文献   
56.
染色布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报告较少.且易于误诊,我院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AgNOR染色是一种较新的染色技术,主要应用于恶性肿瘤细胞学诊断。近年来,各国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痰徐片、胸腹水、宫颈刮片、各种肿块穿刺物涂片等,应用AgNOR染色,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肿瘤的分型、癌前病变的检测和预后等,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近1年里,我们对正常骨髓细胞及急性、慢性白血病患者的骨细胞进行了AgNOR染色,并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59.
三种方法检测阴道念珠菌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国萍  张卫军  李勤 《右江医学》2003,31(6):608-608
目的 对目前常用的三种方法检测阴道念珠菌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共检测标本 2 5 5例 ,每例患者取拭子 3支 ,分别进行直接生理盐水涂片、革兰染色涂片和增殖培养 ,拭子使用顺序随机更换。结果 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 :直接生理盐水涂片法14 .90 % ,革兰染色法 2 3 .14 % ,增殖培养法 2 7.84%。结论 革兰染色法具有快速、简便、检出率高等特点 ,适宜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简称“N、E”,是最普通、最经常、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最基本染色方法。尽管这一染色已作为常规技术,染出切片并不甚难,但是能够制成,红蓝相映、鲜明艳丽、清晰可观的优良切片,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课题。如前所述,这一染色方法虽经常应用,但其手续众多、过程繁复,操作时偶有某个环节的疏忽,即会导致染色的失败,而出现诸如:染色结果不佳,切片模糊不清,组织切片脱落等问题。如何才能染出一张优质的H、E切片呢?在长期的技术操作过程中,我体会到:染色过程好比一个相关联的链子,而每一步即一个环节、一环接一环,彼此影响,缺一不可。要想染出优质的切片,必须抓住关键步骤,从每个环节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