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研究菝葜水提醇沉物及其膜分离物对急性、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蛋清致足肿胀、甲醛致足肿胀、二甲苯致耳肿胀和醋酸致腹膜炎模型对菝葜不同提取物对急性、早期炎症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在100g.生药/kg剂量下,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蛋清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明显抑制甲醛诱导的小鼠足肿胀程度、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二甲苯诱导的耳廓肿胀,对炎症晚期(慢性炎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菝葜对急性、早期炎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炎症晚期(慢性炎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2.
微波辅助提取土茯苓多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土茯苓多糖提取的最优化工艺。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土茯苓多糖提取率为指标,筛选土茯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土茯苓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800W,固液比(g/ml)1∶30,提取温度100℃,回流浸提两次,10min/次,浓缩液加90%乙醇醇析。结论优化后的工艺稳定,微波辅助提取土茯苓多糖,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另有较大部分土茯苓总黄酮也同时被浸出。按照优化后工艺条件实验,土茯苓多糖提取率、粗多糖得率以及粗多糖中多糖含量分别为8.33%,3.97%和39.5%。  相似文献   
43.
土茯苓在药材断面有类白色及淡红棕色2种.在前期的实验发现,2种断面颜色的土茯苓在抗炎效果和化学成分方面有较大差异.该文首次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28个不同采集地断面红棕色及类白色土茯苓巾的总鞣质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该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实验及理论依据.在实验中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鞣质含量测定方法中加样回收进行了改进,以鞣酸代替没食子酸进行加样回收试验.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菝葜茋类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规律。方法:菝葜茋类提取物大鼠灌胃给药1 g·kg-1 后,应用HPLC测定氧化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在大鼠心、肝、脾、肺、肾中的含量。色谱柱: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A)乙腈-(B)水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进样量10 μL;柱温40 ℃。结果:建立了氧化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在大鼠心、肝、脾、肺、肾中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以成功应用于大鼠灌胃给药菝葜茋类提取物后,氧化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相似文献   
45.
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抗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菝葜属百合科植物,为一种常用中药,目前所用的菝葜提取物多为其40%的乙醇提取物,本实验室首创了菝葜的乙酸乙酯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了抗癌活性研究,旨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通过对肿瘤细胞直接杀伤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作用。结论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肿瘤作用,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4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刚藤浸膏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金刚藤浸膏中薯蓣皂苷元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测定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为ODS-C18(4.6 mm×250 mm,5μm)不锈钢柱(Merck公司),流动相为甲醇,检测波长为203 nm,峰面积外标法定量。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乙醇浓度(A)、加醇量(B)、水解时间(C)3个因素对薯蓣皂苷提取、水解的影响。结果:薯蓣皂苷元在14.7~176.4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n=7),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0.76%(n=5)。采用50%乙醇180ml,索氏提取器中加热回流至提取液近无色,加入20 ml盐酸,加热回流水解2 h,可使金刚藤浸膏中薯蓣皂苷提取、水解完全。结论:RP-HPLC是一个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的测定金刚藤浸膏中薯蓣皂苷元的方法;乙醇浓度对提取效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7.
张旻  王琪  许静  陈涛  孙伟  张存莉  冯世秀 《中草药》2014,45(8):1047-1051
目的 对黑刺菝葜Smilaxscobinicaulis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和MCI Gel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黑刺菝葜7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荟大黄素(1)、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2)、1, 3, 6, 8-四羟基蒽醌(3)、大黄素(4)、8-羟基-1-甲氧基-3-甲基蒽醌(5)、大黄酚(6)、多花二醌A(7)、多花二醌C(8)、24-乙基胆甾- 4-烯-3, 6-二酮(9)、5α, 8α-过氧化麦角甾-6, 22-二烯-3β-醇(10)、(22E, 24R)-24-甲基-5α-胆甾-7, 22-二烯-3β, 5, 6β-三醇(11)、missourin(12)、齐墩果酸(13)。结论 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513为首次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菝葜Smilax china L.的甾体皂苷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的初筛。结果:从该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6个甾体皂苷,分别鉴定为borassoside B(1),薯蓣皂苷(2),原薯蓣皂苷(3),22-O-甲基原薯蓣皂苷(4),isonarthogenin 3-O-α-L-rhamnopyranosyl(1-2)-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5),diosgenin-3-O-[α-L-rha(1-3)-α-L-rha(1-4)-α-L-rha(1-4)]-β-D-glucopyranoside(6)。在样品溶液质量浓度为5 mg.L-1时,化合物2和6对K-562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89.1%9,0.1%。结论:化合物1和6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6对K-562癌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49.
赤土茯苓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赤土茯苓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三氯化铝、醋酸钾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80%的乙醇,因流提取2次,每次1h,总黄酮得率高,提取率可达90%。结论:本提取工艺可行。经济、省时、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50.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Smilax canariensis is an endemic species of the Canary Islands, popularly known as “Zarzaparrilla sin espinas”. The rhizome, leaves and stem of this species has wide use in folk medicine practice on the islands, where they are habitually employed as diuretic.

Aim of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n the diuretic activity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of several fractions of the methanol extract of this speci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ur fractions of the methanol extract of the rhizomes, leaves and stem of Smilax canariensis (50 and 100 mg/kg), Furosemide and Hydrochlorotiazide (10 mg/kg),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to laboratory animals to evaluate their diuretic activity. Water excretion rate, pH, conductivity, and content of Na+, K+ and Cl were measured in the urine of saline-loaded mice.

Results

All the studied extracts showed an interesting increase of the diuresis, although the n-buthanol (27%; p < 0.05) and ethyl acetate extract (35%; p < 0.01), at 100 mg/kg p.o., showed the most interesting diuretic activity, which suggested that this diuretic effec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ounds contained in the fractions of intermediate polarity (ethyl acetate and n-butanol), decreasing in the most extreme apolar and polar sub-extracts (dichloromethane and methanol: water respectively). The increase in diuresis produced by these two extracts was very close to the values of Hydrochlorothiazide (32%) or Furosemide (39%), used as reference diuretics.

Conclusions

These data, together with previous results on the aqueous and methanol extracts, reaffirm assertions made regar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xtracts of this plant against urinary pathologies in the Canary Islands folk medic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