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02篇
  免费   9131篇
  国内免费   2496篇
耳鼻咽喉   514篇
儿科学   1242篇
妇产科学   759篇
基础医学   5339篇
口腔科学   2897篇
临床医学   11791篇
内科学   8343篇
皮肤病学   1220篇
神经病学   4330篇
特种医学   20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6660篇
综合类   19134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一般理论   26篇
预防医学   10025篇
眼科学   1401篇
药学   15259篇
  941篇
中国医学   10368篇
肿瘤学   4992篇
  2024年   1371篇
  2023年   2124篇
  2022年   3397篇
  2021年   5136篇
  2020年   5633篇
  2019年   3886篇
  2018年   3470篇
  2017年   4258篇
  2016年   4693篇
  2015年   4103篇
  2014年   7654篇
  2013年   7734篇
  2012年   6407篇
  2011年   6227篇
  2010年   4819篇
  2009年   4171篇
  2008年   3960篇
  2007年   4094篇
  2006年   3522篇
  2005年   2962篇
  2004年   2436篇
  2003年   2203篇
  2002年   1801篇
  2001年   1498篇
  2000年   1200篇
  1999年   1008篇
  1998年   856篇
  1997年   746篇
  1996年   673篇
  1995年   585篇
  1994年   549篇
  1993年   402篇
  1992年   449篇
  1991年   387篇
  1990年   338篇
  1989年   340篇
  1988年   326篇
  1987年   258篇
  1986年   220篇
  1985年   263篇
  1984年   209篇
  1983年   133篇
  1982年   154篇
  1981年   112篇
  1980年   100篇
  1979年   97篇
  1978年   67篇
  1977年   79篇
  1976年   60篇
  1975年   5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主要侵犯结肠、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腹泻、腹痛、黏液血便且易复发为特征。运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加糖皮质激素(glucorcot icoid,GCS)口服和灌肠治疗是传统的治疗方案,在国内外有很多报道,但其疗效和副作用的出现均不令人满意。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UC,探讨其疗效和副作用的变化。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选取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UC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会议修改…  相似文献   
962.
为了解潍坊市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在2个区随机抽取767名0-39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767人中抗体阳性595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以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MV初种8-12月龄儿童94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MV复种5-7岁儿童93人,免疫成功率61.29%;免疫后抗体GMT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前高抗体水平者。  相似文献   
963.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对脂多糖(LPS)炎性大鼠脑组织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6只、骨化三醇干预组23只[4μg/(kg.d)×14d]、脂肪乳剂(安慰剂)组23只[4ml/(kg.d)×14d],在第14d给药结束后1h,腹腔注射LPS 10mg/kg制造大鼠全身炎症模型,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方法检测造模后3、6和9h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用ELISA方法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α)、白细胞介素-10(IL-10),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损伤情况。结果:LPS腹腔注射使大鼠脑组织NF-κB活化、TNF-α表达增加,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伴有散在的大脑皮质浅表区神经元损害。骨化三醇干预能下调各时间点NFκ-B活性,降低TNF-α含量,并促进IL-10表达。骨化三醇干预减轻了神经细胞损伤程度。结论:大鼠腹腔注射LPS诱导的全身炎症状态能引发脑损伤,骨化三醇干预可能通过调节脑内炎性-抗炎因子的平衡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4.
以综合性大学中临床医学专业为例,从临床医学专业内、外招生数基本持平的实际出发,探讨实施标准学分制下同一专业不同学制的分流教学模式。即内招学生实行五年制、外招学生实行六年制。分学制教学模式,是深化教学改革,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实现大学对内、外招两类学生培养目标分别定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65.
对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临床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传统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亟待改革。而临床实践教学的加强无疑是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依照临床医学发展规律,以优化改革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环节为切入点,对临床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临床实践教学效果与医学教育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966.
多媒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多媒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差异性。方法:以护理专业《护理药物学》课程教学为平台,采取随机分组、前后对照、平行对照等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多媒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教学效果方面各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不可一概而论,只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结论:综合性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单纯多媒体教学法。  相似文献   
967.
临床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临床学院的教学质量对医学教育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湘雅医院经过多年医学教育实践,建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稳定健全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严格规范的教学规章制度;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合理的临床技能教学管理举措;以人为本的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968.
[目的]观察芪冬颐心口服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试验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芪冬颐心口服液口服半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变化、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经过相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降低,其中试验组上述炎性指标降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试验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其中试验组上述心功能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冬颐心口服液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体内炎症水平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6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确诊DPN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饮食、运动、常规降糖及口服甲钴胺分散片营养周围神经等基础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棱汤。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MCV、SCV及TC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SCV、TCSS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础方案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DPN可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减轻临床症状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70.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中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8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40)。治疗组予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予单药甲氨蝶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中医证候疗效评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中VEGF、bFGF、TGF-β1的数值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在中医症状评分、VAS、DAS28评分、CRP较治疗前均值均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仅血清VEGF、bF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VAS、DAS28评分、CRP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TGF-β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能有效缓解活动期RA临床症状,同时可通过下调RA患者血清中VEGF、bFGF,并上调TGF-β1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新生血管增生,表明该方临床疗效可,且在对RA血管翳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