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3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1.
对近10年井穴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搜集整理,主要从泻热解毒、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疏肝解郁、温通阳气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临床更好的使用井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12.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基础,有许多养生的观念仍对现代有很多指导意义。顺应自然、畅情志、调阴阳、适劳逸等观念被历代医家推崇和发扬。  相似文献   
4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神农33号”中药制剂结合现代医学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重型及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仅用现代医学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用“神农33 号”200 m l静滴,每日1 次。观察2 组治疗1 周前后有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症状和体征平均消失时间以及治疗结果比较。结果:治疗组有关DIC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中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D 二聚体的恢复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均< 0.05),症状、体征中发热、出血倾向、休克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均< 0.05),少尿消失时间2 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治愈31例,好转9 例,总有效率88.9% ,对照组治愈16 例,好转6 例,总有效率71.0%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 =3.92,P< 0.05)。结论:应用“神农33号”中药静脉制剂与西医综合方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对于恢复凝血机制、改善微循环、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提高了总有效率;“神农33 号”中药静脉制剂活血而不伤血、止血而不留瘀,发挥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与辨证施治的优势。  相似文献   
414.
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与中医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通过对400例中风急症病人1:2的配对研究,探讨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与中医病类、证类诊断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缺血性中风被诊断为中经络者占90.49%,属气虚血瘀证者占29.28%;出血性中风被诊断为中脏腑者占55.64%,属阴虚阳亢证者占41.94%。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缺血性中风多为中经络,以气虚血瘀证居多;出血性中风多表现为中脏腑,以阴虚阳亢证常见。  相似文献   
415.
采用凝结大脑中动脉的大鼠脑缺血模型 ,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对大鼠脑缺血组织局部兴奋性氨基酸 (EAA)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 :缺血后 0~ 30min ,EAA浓度上升 ,6 0~ 90min两组EAA浓度下降 ,与 0~ 30min比较 ,刺络组下降幅度较凝结组大 ,90min后 ,脑缺血组织胞外EAA浓度已接近正常水平。提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可降低脑缺血后升高的EAA浓度 ,说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阻止神经毒性 ,起到保护脑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16.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方对外周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视网膜变性模型(RCS)大鼠视网膜募集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分泌的影响,探讨补肾益精方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尾静脉注射方式将1×107个GFP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MSCs)注射至3周龄RCS大鼠外周血,然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蒸馏水组及补肾益精方(BSYJ)组,每组39只。注射后第1天开始分别采用蒸馏水及补肾益精方药液灌胃,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组常规饲养。给药7 d、14 d及28 d时分别采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GFP-MSCs在视网膜的募集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荧光双染技术检测视网膜表达CNTF的情况;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给药7 d、14 d和28 d时,蒸馏水组GFP-MSCs的数目少于BSYJ组,其中给药28 d时,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01)。给药7 d、14 d和28 d时,BSYJ组CNTF表达较蒸馏水组均明显增加,3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63,P=0.003;F=3.165,P=0.042;F=4.839,P=0.004)。给药7 d和28 d时,BSYJ组视网膜细胞凋亡率明显少于蒸馏水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02,P=0.001;F=0.307,P=0.004)。结论:补肾益精方能够促进外周血干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募集以及促进CNTF的表达,这可能是补肾益精方延缓RCS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和病变进程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17.
418.
目的 探讨补肾益精方对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CS大鼠感光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模型RCS大鼠24只随机分为补肾益精方组及蒸馏水组,分别给予补肾益精方药液及蒸馏水灌胃,12只健康SD大鼠常规饲养作为正常组。在给药7 d及28 d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视网膜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切片光学显微镜下正常组SD大鼠视网膜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各层细胞排列整齐。蒸馏水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及外核层均较正常组明显变薄,细胞排列稀疏,可见空泡样改变,感光细胞数减少,且随鼠龄增加减少日益显著。补肾益精方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及外核层亦较正常组变薄,但与蒸馏水组相比增厚,感光细胞数较后者增多,细胞排列也较为整齐。给药7 d及28 d时补肾益精方组每个高倍视野感光细胞数分别为140±9和80±9,蒸馏水组分别为113±8和44±6,补肾益精方组较蒸馏水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给药7 d及28 d时补肾益精方组感光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67±5.39%及29.68±4.31%,蒸馏水组分别为50.34±5.21%及44.02±7.17%,补肾益精方组较蒸馏水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给药7 d及28 d补肾益精方组视网膜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均较蒸馏水组增加(均为P<0.05),给药7 d时补肾益精方组视网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较蒸馏水组明显增加(P<0.05),28 d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7 d及28 d两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补肾益精方对RCS大鼠感光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补肾益精方促进视网膜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419.
对西汉医书与社会思想变迁的关系进行探讨。出土西汉医书字数较少,篇幅较短,多数无书名,治疗疾病以外科、伤科居多,方药内容亦多简单,医方与巫术混杂,部分药方纯属巫术。《汉志》所载"方技"诸书,除《黄帝内经》外皆已亡佚。《黄帝内经》即使除去后人增添的内容,所反映的医学也与出土医书差异巨大。西汉中期汉武帝独尊儒术,董仲舒等倡阴阳五行说,是《黄帝内经》出现的哲学思想因素。从汉惠帝废《挟书律》到王莽改制,西汉政府坚持推行的征书政策与涉及社会各阶层的献书运动,是《黄帝内经》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医学自身的进步也为《黄帝内经》的出现提供了专业内涵的支持。  相似文献   
420.
孟河京派治疗眩晕的临床用药经验传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河医派在近代中医药领域影响深远,医家已遍布全国。其中第四代传人、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继承人坚持传承,不忘创新,在北京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孟河京派。文章针对眩晕的治疗,总结了费伯雄、马培之等孟河前辈滋肾柔肝、祛痰定风、顺气和中等临证经验,结合京派代表人物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传承人张冰教授潜镇浮阳、兼护脾胃的用药思路,梳理了孟河京派治疗眩晕的经验传承特色,为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