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3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蔡浩斌  黄忠仕  黄岑汉 《重庆医学》2015,(2):165-167,170
目的:观察壮精合剂对初老大鼠行为学及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2月龄,体质量(300±20)g。雌性初老大鼠50只,建立模型,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壮精合剂高剂量组、壮精合剂中剂量组、壮精合剂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8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行为能力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壮精合剂高、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能使初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改善,并能提高其大脑皮层及海马区单胺类经递质含量。壮精合剂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在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大脑皮层及海马区单胺类经递质含量方面效果最为显著(P<0.05)。结论壮精合剂能有效改善初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分析《内经》病机十九条"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的经文涵义,结合验案探讨本条经文的临证应用,提高应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辨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考证《履巉岩本草》中麸盐子及五倍子苗的基原,为后续中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并结合植物名称、形态特征、性味功效等,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野外实地考察,进行植物分类学的合理比较分析。[结果]对比研究发现,麸盐子与漆树科黄连木植物形态特征、性味功效描述相符,历史记载较少,近似名"盐麸子"多见于本草典籍;五倍子苗与盐肤木形态特征相符,盐肤木变种"滨盐肤木"形态则与五倍子苗差异明显,且今杭州周边未见"滨盐肤木"分布。[结论]《履巉岩本草》所绘麸盐子药图为今漆树科植物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而五倍子苗药图为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方对外周血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视网膜分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以碘酸钠(NaIO3)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干性ARMD模型。造模后第1d,尾静脉注射3×106个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BMSCs),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蒸馏水组(12只,给予蒸馏水灌胃)及补肾益精方组(12只,给予补肾益精方灌胃)。另选12只健康C57BL/6小鼠常规饲养作为正常组。治疗14d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FP-BMSCs在视网膜的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NT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补肾益精方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高于蒸馏水组(P<0.01);两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特异蛋白65(RPE65)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无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视紫红质(Rhodopsin)与GFP双染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补肾益精方组CNTF的表达高于蒸馏水组(P<0.05)。结论:补肾益精方能够促进外周血BMSCs在视网膜分化为胶质细胞,并促进CNTF的表达,这可能是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ARM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叶巧红  朱慧梅  张丽丽 《新中医》2021,53(5):144-146
目的:观察足三阳经循经井穴刺血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足三阳经循经井穴刺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偏头痛综合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疼痛VAS评分、偏头痛综合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疼痛VAS评分、偏头痛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91.43%,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加用足三阳经循经井穴刺血治疗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S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一般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改善情况、颈功能活动度和椎间孔内臂丛神经根内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降低,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和右侧屈等颈功能活动度明显改善,C5~7神经根内径明显减小,且观察组的NPQ、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各方向颈功能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C5~7神经根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CSR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缓解神经根水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对结膜松弛症(CCH)的临床疗效及细胞衰老的影响。

方法:收集40例80眼Ⅱ~Ⅳ级肝肾阴虚型CCH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和人工泪液组(单纯人工泪液治疗),观察国际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治疗3mo后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对于CCH分级在Ⅲ级及以上,随访3mo及以上并有手术意愿的CCH患者切除松弛结膜组织,冰冻切片行细胞衰老相关的β-gal染色观察,结果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3mo后联合治疗组的OSDI评分(14.53±2.68分)、BUT(9.25±3.02s)、SⅠt(8.95±3.57mm/5min)均显著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药物治疗后采取手术治疗的CCH患者人工泪液组为7例7眼,联合治疗组为4例4眼,且联合治疗组衰老阳性细胞计数显著低于人工泪液组(16.00±7.84个 vs 39.00±14.09个,P=0.013)。

结论: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治疗CCH在缓解眼部症状、改善泪膜、促进泪液分泌方面,较单纯人工泪液治疗更为有效。联合治疗还可以减少CCH的细胞衰老,可作为除手术治疗之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对醒脑静注射液合理使用的认知和行为,为促进醒脑静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之前研究的结果,制订调查问卷,对20家医疗机构的353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对于醒脑静适应证、应用指征、用法用量、应用时机、合并用药等方面的认知与实践。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说明书适应证均有一定比例的医生未选择其作为醒脑静的用药适应证,其中未选择肝昏迷的比例最高,为38.7%。38.7%问卷中选择了非说明书适应证。多数医生认为醒脑静应用于病情较重或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醒脑静应在发病后早期使用,单次剂量为20~40mL,疗程不宜过长或应在急性期使用。醒脑静不应和清开灵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合用。结论对于醒脑静的临床应用,多数医生的认知和实践符合药品说明书及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少数医生持不同观点,可能和醒脑静的不合理使用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痉瘫丹治疗创伤性痉挛型截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例痉挛型截瘫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痉瘫丹,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53.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痉挛消失率为5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痉瘫丹对痉挛型截瘫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与常规治疗合用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法测定神农镇痛膏中樟脑和水杨酸甲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GC)法同时测定神农镇痛膏中樟脑和水杨酸甲酯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 RTX-WAX 石英毛细管柱(0.53mm×15m),检测器为 FID 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20℃,进样口温度:200℃,柱温为140℃。结果:樟脑和水杨酸甲酯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22~5.43μg(r=0.9999)和0.10~10.04μg(r=0.9999),回收率分别为97.1%(RSD=1.4%)和98.6%(RSD=2.5%)。结论:该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神农镇痛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