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8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很多学者认为张仲景据《黄帝内经》撰成了《伤寒杂病论》(简称为《伤寒》),因而以《黄帝内经》的六经、脏腑经络释《伤寒》,其结果是不能正确理解张仲景医学。笔者据考证资料证实,张仲景不是根据《黄帝内经》撰写的《伤寒》,它的主要内容方证,来自于《汤液经法》等经方医学。《伤寒》主要继承八纲辨证。并加入半表半里理念而形成了六经辨证。这样以六经为纲,以方证为目,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伤寒》的六经与《黄帝内经》的六经是不同的理论概念,在解读《伤寒》时,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02.
心主血脉、主藏神,为形神并重之脏.《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心悸的证治体现了形神同调的思想.从调形的角度而言,仲景以调形为先,将心悸的主要病理因素归为水饮和痰浊,治疗上以蠲饮涤痰为法,形和则神昌;从调神的角度而言,仲景以调神为上,善用桂枝配甘草以辛甘化阳、养心安神,因其既可平冲悸以调神,亦可通血脉以调形,神安则形全.从形神同...  相似文献   
103.
《伤寒杂病论》为诊治传染性疾病并杂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根据张仲景学术思想,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按常见病症分类辨证用药。发热:寒湿郁肺证推荐处方葛根加半夏汤;湿热侵肺证推荐处方小柴胡汤合麻杏薏甘汤;疫毒闭肺证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和大柴胡汤合白虎加人参汤。咳痰:痰热壅肺证推荐处方越婢汤合小陷胸汤合苇茎汤;痰湿阻肺证推荐处方小青龙汤合五苓散。喘息,实喘:寒水射肺证推荐处方射干麻黄汤合苓桂术甘汤;虚喘:肺肾气虚证推荐处方附子汤合防己黄芪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大便秘结:实秘推荐处方大承气汤;虚秘推荐处方麻子仁丸合百合地黄汤合枳术丸。神昏:阳闭推荐处方白虎汤合大承气汤;阴闭推荐处方乌头汤合当归四逆汤;脱证推荐处方四逆汤合人参汤。  相似文献   
104.
《备急千金要方》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备急千金要方》承宗张仲景学说,对《伤寒论》所有的条文,首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予以搜集汇编,为伤寒学派的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思邈不仅重视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而且在《素问》及《难经》对广义伤寒认识的相关理论指导下,补充《伤寒论》证治方药的未备,融创新于继承中。  相似文献   
105.
《伤暑论》从“暑”的角度论述外感热病的证治,以“伤暑”为温热病之总纲。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临床表现、治疗特点等情况,分别从上中焦、中下焦合病进行关联病证分析与治疗。善于化裁前人古方,随证加减变化,或创立新方,对临床遣方用药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根据伤寒学说研究发展之内在规律和历史特征,将伤寒学研究发展史划分为五个时期:1.学说形成时期(先秦~219年以前);2.传抄整理时期(219~1065);3.偏重临床运用时期(1065~1144);4.理论与临床并重时期(1144年~1894);5.综合研究时期(1894年~现代)。并就各期之研究特点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7.
<伤寒微旨论>首次对阴黄病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明确提出阴黄病机为脾虚并阴湿加之,治疗上立温脾肾、化寒湿之法,首创治阴黄之效方,初现了阴黄分型论治的雏型.  相似文献   
108.
《伤寒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教学目标的有效定位、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三个方面对《伤寒论》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厥阴病腹诊内容与厥阴病病机特点的密切相关性,为临床诊治厥阴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就工作中所接触的病例对厥阴病的病机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腹诊内容加以总结。结果:厥阴病的病机特点如厥热胜复、上热下寒、里寒外热等,其腹诊要点均有不同表现。厥阴病之厥证的腹诊分为热厥、寒厥、水厥、痰厥、蛔厥之腹诊,临床上对厥阴病的诊治应首先掌握厥阴病腹诊部位,如虚里、胸膈、心下、腹中、小腹等。结论:运用腹诊对验明厥阴病机本质,推断病理转归,测试病情预后,合理组方遣药,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中方剂的用药特点,传承其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整理两书方剂共91首,对方剂中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化整理,建立中药数据表,利用ACCESS、SPSS、EXCEL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122种药物单味药使用频次、性味归经规律,两味药、三味药配伍规律。结论:分析结果体现了李东垣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反映了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的用药规律,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