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8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仲景是中华文化培育的杰出精英,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体现的和善相诚的仁爱精神、包容共赢的汇通精神、务实求真的实践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不朽结晶,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必将对弘扬中医药学术,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隋·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该书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医疗经验.广泛而系统地论述了许多疾病的病源与证候。同时还非常重视体质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对小儿体质特点及特禀体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促进后世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3.
《伤寒论》兼具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双重属性,其中蕴含的经典思维对中医各科皆有普遍指导意义,是培养高水平中医人才的重要课程。笔者在《伤寒论》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认为《伤寒论》的教学宗旨是"秉承传统,弘扬经典",兹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桂林古木《伤寒杂病论》的内涵,充实方证内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分别与其他古本《伤寒杂病论》、宋本《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进行比较。结果:桂林古本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内容丰富,理、法、方、药连贯紧凑。结论:桂林古本对进一步完善仲景理论体系,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5.
通过境外班学生学习《伤寒论》心得分析,了解到外国学生对于仲景、《伤寒论》书名、成书时代背景、六经辨证、现代运用、方证剂量诸问题,有别于中国学生一般看法。其体现的批判、创新与实践精神值得经典教学借鉴。  相似文献   
86.
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特色,认为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反映了疾病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病证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六经病证之间的动态演变、症状之间的动态演变和方药的动态性等关键性问题;六经辨证的关键在于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87.
扶阳思想是蕴于《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这一观点体现在张仲景对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等各个方面.阳气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人体气血的运行、躯体的运动、疾病的防护等都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推动和卫外等功能.抑郁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点,这也是阳气不足或阳气运行障碍的外在表现之一.五脏之阳气是人体阳气的最...  相似文献   
88.
文章在整理评析《诸病源候论·病热候》章节治疗热病的功法基础上进行阐释整合,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因内伤而发热的人群尤其是阴虚体质人群的滋阴清热导引功法。滋阴清热功法总共有5节,除起势与收势以外有3节正功,分别命名为踞坐仰头式、仰卧鼓腹式与俯卧立足式,并从功法原文摘录评析、功理评析、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文中编创的功法的目的在于改善内伤发热的状态以及阴虚体质及其易得病症的防治,进而提高此类人群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9.
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卷十载录的《伤寒论》称《唐本伤寒论》,又称《孙思邈本伤寒论》。犹如《宋本伤寒论》又称《赵开美本伤寒论》一样。《孙思邈本伤寒论》与《赵开美本伤寒论》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本,即均来自南朝梁阮孝绪《七录》著录的《辨伤寒十卷》。阮孝绪《辨伤寒十卷》与陈延之《小品方》著录的《辨伤寒》相关。《宋本伤寒论》受到世人高度崇信赞佩,关于它的研究已成滔滔江河之势,《唐本伤寒论》直至现在,对它的研究考证仅是涓涓细流,未被医家与学者周知。文章考证《千金翼方》成书时代及其流传,考证《伤寒辨》之特点与结构,比较《辨伤寒》与宋本《伤寒论》之异同。  相似文献   
90.
从中医学和西医学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朱丹溪"倒仓法"的作用和机理,使其便于理解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