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0篇
  免费   607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27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311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816篇
内科学   794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301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科学   541篇
综合类   993篇
预防医学   1721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1614篇
  8篇
中国医学   260篇
肿瘤学   33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495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822篇
  2013年   690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任林  苏娜  徐珽 《中国药房》2012,(40):3819-3823
目的:系统评价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Medline(1975-2010)、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1975-201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0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0年)、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85-2010年)中关于法舒地尔治疗SAH后CV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总有效率、CVS发生率、低密度灶发生率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包括血压下降发生率、轻微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RCT,包括1288例患者。总有效率法舒地尔30mg,q8h显著优于尼莫地平24mg·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4,95%CI(1.03,1.26),P=0.01];法舒地尔30mg,q8h显著优于尼莫地平10mg·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0,95%CI(1.11,1.52),P=0.001]。法舒地尔30mg,q8h的CVS发生率低于尼莫地平24mg·d-1,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8,95%C(I0.51,1.19),P=0.25]。法舒地尔30mg,q8h的低密度灶发生率低于尼莫地平24mg·d-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2,95%C(I0.27,1.42),P=0.26]。安全性研究显示法舒地尔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应用法舒地尔治疗SAH后CVS能增加总有效率,并降低CVS、低密度灶发生率,且血压下降作用不明显,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2.
史孝玲  秦景梅  刘平 《中国医药》2014,9(11):1574-1578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诊断为ACS合并糖尿病、年龄大于75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32例)、替罗非班半剂量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组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起始负荷量0.4μg/(kg·min)静脉输注,30 min后再以0.1 μg/(kg·min)维持48h;替罗非班半剂量组替罗非班用量减半;常规治疗组不予以替罗非班治疗.观察3组患者住院期间及30 d内的不良反应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并分别在入选后即刻(用药前)、应用替罗非班后24 h进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分析比较组间、组内指标差异.结果 ①疗效比较: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和替罗非班半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96.9% (31/32)、96.7% (29/30)比76.7% (23/30),χ2=3.97、3.61,均P<0.05],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和替罗非班半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P >0.05).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和替罗非班半剂量组均低于常规治疗组[9.4% (3/32)、6.7% (2/30)比23.3% (7/30),P<0.05],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与替罗非班半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1,P>0.05).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中均无大量出血.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和替罗非班半剂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40.6% (13/32)、10.0% (3/30)比6.7% (2/30)].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与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半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6.07,P<0.01或P<0.05);替罗非班半剂量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④TEG凝血全貌结果比较:与用药前相比,3组用药后24 h反应时间、凝固时间较前延  相似文献   
63.
徐传新  胡燕  肖峰  赵业清  蒋学斌 《中国药房》2009,(23):1796-1798
目的:系统评价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并选取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结果:共有1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与对照组比较,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合并效应量OR值为1.07(95%CI为0.82~1.40);美洛昔康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的合并效应量OR值为1.25(95%CI为0.86~1.82);安全性的合并效应量OR值为0.75(95%CI为0.61~0.92)。结论: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总体上与对照组相当,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上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为了解口服甲磺酸酚妥拉明的人体耐受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对 2 2名健康成年中国男性自愿者进行了随机、开放的临床试验。方法 自愿者共分 4组 ,分别按递增剂量口服 2 0、4 0、6 0、80mg单剂量 ,其中 6 0mg组为多剂量 ,每天 1次 ,连续口服 7d。结果 该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鼻塞 (72 7% )、心悸(45 4 % )、面色潮红 (13 6 % )及头晕 (4 5 % )等 ,但程度均较轻 ,持续时间大多为 4 0min~ 2 5h之间。此外 ,在给药后 3h内 ,部分自愿者出现心率轻度加快、血压轻度改变、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轻度减低 ,均以最大剂量 80mg组为明显 ,血生化、血尿常规各指标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的 2 2名男性健康自愿者口服甲磺酸酚妥拉明分散片是安全的 ,其对受试者所产生的副作用比较轻微 ,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5.
由“鱼腥草注射液紧急停用事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梅全喜  曾聪彦 《中国药房》2006,17(15):1124-1126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紧急停用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方法:从“鱼腥草注射液紧急停用事件”出发,分析目前我国中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遭遇到的困难。结果与结论:对待中药应当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各中药企业应加强中药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6例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加巴喷丁胶囊(300 ~ 1800 mg/d).共持续治疗12周,评价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莱彻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咳嗽严重程度(VAS评分)、咳嗽次数,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CQ评分、VAS评分、咳嗽次数分别为(16.7±3.4)、(26.7±10.5)mm、(22.5±7.9)次m,相对于治疗前与对照组,LCQ评分、VAS评分显著增高,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40%,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建议应在兼顾疗效和副作用的基础上给予该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7.
苏美琴  余靓平  杜瑜  宋敏  欧阳华 《中国药房》2014,(48):4526-4530
目的:系统评价伊曲康唑不同治疗方案对比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收集伊曲康唑对比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合计1 8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伊曲康唑连续治疗的临床治愈率[RR=0.94,95%CI(0.76,1.18),P=0.61]与特比萘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真菌学治愈率[RR=0.80,95%CI(0.68,0.95),P=0.01]和总治愈率低于特比萘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伊曲康唑冲击治疗的临床治愈率[RR=0.75,95%CI(0.65,0.87),P<0.000]和总治愈率[OR=0.39,95%CI(0.27,0.55),P<0.000]低于特比萘芬,而真菌学治愈率与特比萘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2,95%CI(0.63,1.07),P=0.14];两组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2,95%CI(0.83,1.25),P=0.86]。结论:伊曲康唑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均低于特比萘芬,安全性相似。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质量一般,该结论尚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程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10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均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疗程分别为2月、6月、9月。治疗期间随访评价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停药后随访6个月评价记录咳嗽变异性哮喘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行骨密度、血皮质醇测定及心电图检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三组患儿咳嗽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2894,P=0.0710)。 A组停药6个月复发率高于B、C组(χ2=4.8581,P=0.0275;χ2=4.4826,P=0.0342),B、C组停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2,P=0.8814)。三组治疗前后骨密度、血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未发生声音嘶哑、口腔念珠菌病等局部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良好,且中长疗程方案(6个月)不仅疗效更好,停药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不同剂量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射100 U/ml凝血酶,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射500 U/ml凝血酶.对2组患者一般治疗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组平均操作时间及凝血酶注射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凝血酶注射总量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射小剂量凝血酶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有积极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贾天明  李文杰 《医学综述》2014,20(19):3612-3613
目的对来氟米特与雷公藤多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惠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S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字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来氟米特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每组29例。来氟米特组给予来氟米特片,第1周每日30 mg,分3次饭后口服;第2周后每日20 mg,分2次饭后口服。雷公藤多苷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每日60 mg,分3次饭后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VAS、BASDAI评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变化,并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来氟米特组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为(5.21±0.84)分、BASDAI(5.34±0.68)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32.29±9.61)mm/h,6个月后的VAS评分为(2.45±0.13)分、BASDAI(3.19±0.27)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17.56±4.31)mm/1h;雷公藤多苷组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4.11±0.79)分、BASDAI(5.41±0.67)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31.77±8.96)mm/h,6个月后的VAS评分(2.51±0.22)分、BASDAI(3.35±0.31)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18.91±4.29)mm/h。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氟米特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明显低于雷公藤多苷治疗组的41.3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雷公藤多苷治疗AS的临床疗效相似,但雷公藤多苷的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