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7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黄元御《四圣心源》归纳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认为“一气周流”学说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可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抑郁症是一种高发性、难治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复杂,历代医家对其分型繁多。本文从“一气周流”的理论角度探讨抑郁症,认为肾虚、肝郁及中焦脾胃壅滞是影响“一气周流”畅通的关键,会引起症状多样的抑郁症候,从肾、肝、脾胃的角度入手帮助人体恢复一气的流通,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让人体自然而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提供一种从源头上治疗抑郁症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12.
升降散中姜黄应用析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疫名方升降散中应用姜黄独具特色.通过文献的考证、整理、归纳及分析,探讨升降散中姜黄的剂量及作用.综合文献分析结果认为:升降散中所用的姜黄当为现今的片姜黄,而非姜黄片,汤剂用量一般在每剂3 ~10g,散剂量每服可用0.5~2g.片姜黄辛、苦而性凉,作为佐药,通过辛苦发散之性加强透泄疫中郁热的作用,而这种“火郁发之”的治疗特色同样可拓展应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复元活血汤加味对治疗单纯性胸胁挫伤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活血、行气、止痛的中药组方煎汁内服,药渣热敷惠处,使受伤的胸胁瘀祛生新,调理气机。结果:本组119病例中,男性79例,女性37例,年龄由16岁~73岁,平均年龄5l岁,临床治愈率为80.2‰好转率为19.8%,无效为0,平均治疗时间7天。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味通过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使气机流畅,气血平和,疼痛自平而达到治疗目的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4.
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84例外感发热患儿均运用升降散加减治疗,每日1剂。3d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28例,显效36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结论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5.
便秘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出自《伤寒论》,功能健脾和中、行气除满,用治该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探讨国医大师张震创立的疏调气机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应机制。方法 大鼠适应性喂养后,分为空白组5只和甲亢造模组18只,使用左甲状腺素诱导大鼠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将造模后的甲亢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丙硫氧嘧啶(PTU)组和疏调气机汤给药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给药6周。对甲状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HF-α)水平,观察其指标变化;应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仪、质谱仪对空白组、模型组、疏调气机汤给药组大鼠血清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非靶向检测,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通路分析。结果 疏调气机汤能降低甲亢大鼠血清TSH水平,升高FT3和FT4水平,并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FN-γ、TNF-α/IL-6水平(P<0.05)。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甲状腺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肿大,滤泡腔增大,滤泡内胞质分布不均,胶质分泌旺盛;疏调气机汤组较模型组滤泡结构完好,淋巴细胞浸润较轻,胶质分布均匀。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变化的潜在血清标记物61个,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后发现,在2-氧代羧酸代谢途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途径、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通路呈高表达水平。结论 疏调气机汤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推测其作用机制与2-氧代羧酸代谢途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途径、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