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9篇
  免费   1208篇
  国内免费   804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331篇
妇产科学   133篇
基础医学   1254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2869篇
内科学   4217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448篇
特种医学   14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583篇
综合类   289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10篇
眼科学   1040篇
药学   1120篇
  9篇
中国医学   388篇
肿瘤学   49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683篇
  2020年   662篇
  2019年   597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590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642篇
  2014年   1157篇
  2013年   1186篇
  2012年   1092篇
  2011年   1184篇
  2010年   1030篇
  2009年   1019篇
  2008年   1063篇
  2007年   1041篇
  2006年   997篇
  2005年   849篇
  2004年   714篇
  2003年   578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305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300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门静脉动脉化(Portal vein arterialization,PVA)对肝硬化犬肝切除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3组:A组(动脉化组):行肝左外叶切除加门静脉动脉化手术;B组(对照组):仅行肝左外叶切除手术;C组(假手术组);每组均于术后4周处死,实验过程中检测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血浆总蛋白(TP)、血清总胆素红素(TBIL)。结果:术后AST值A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1);TP值A组大于B、C组(P<0.05);TBIL值A组下降快于B组(P<0.01)。结论:门静脉动脉化能改善肝硬化犬部分肝切除后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肝功能Child C级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总结经手术的16例肝功能Child C级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处理、疗效、住院费用等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6例病人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病人加做脾动脉结扎术,手术止血率100%.1例术后12d死亡,15例肝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本组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较高.结论:部分肝功能Child C级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及时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3.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和手术取栓都获得了成功,效果明显.无滤器发生移位,无肺动脉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动脉触摸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的定位应用价值。方法共124例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传统定位法和动脉触摸定位法组(改良组)。动脉触摸定位法组通过参照触摸锁骨下动脉进行穿刺点定位。结果传统定位法组发生误穿动脉5例,动脉触摸定位法组未发生误穿动脉。两组误穿动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0,ν=1,P=0.022)。传统定位法组的穿刺失败率高于动脉触摸定位法组(χ^2=3.916,ν=1,P=0.048)。结论动脉触摸定位法可有效降低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率及避免误穿动脉的发生,在将来临床工作中应予以推荐。  相似文献   
995.
雷香娥  应时雨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20-202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的内镜特点。方法:对该院收治的28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PHG患者应用日本产Olympus GIF-XQ240电子内窥镜作胃十二指肠检查。结果:胃黏膜病理表现组合为14种,其中马赛克征232例、胃黏膜糜烂167例、陈旧性出血(灶)148例、樱桃红点(斑)32例、胃溃疡38例、活动性出血(灶)32例。结论:马赛克征是PHG最基本的内镜表现,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是PHG最具特征的内镜表现,马赛克征、马赛克征+胃黏膜糜烂、马赛克征+胃黏膜糜烂+陈旧性出血(灶)组合是PHG最主要的病理改变,马赛克征+胃黏膜糜烂+溃疡+陈旧性出血(灶)、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胃黏膜糜烂+陈旧性出血(灶)、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溃疡+陈旧性出血(灶)+活动性出血(灶)组合是PHG最严重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有关因素。方法:对61例(6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A型超声仪对19例BRVO眼轴进行测量,对照组与病例组年龄和性别相配,例数相等。结果:81.97%的病例发病年龄≥50岁,91.8%的BRVO发生于动静脉交叉点为正交叉者,67.21%的病例发生于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BRVO阻塞眼轴长与对侧眼及正常对照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人的预后取决于其并发症的程度和范围,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阻塞部位密切相关,短眼轴不是BRVO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系统机械性疗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组Ⅰ(n=40)行系统机械性疗法;组Ⅱ(n=40)行化学性疗法。动态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DVT发生率组Ⅰ5.0%(2/40),组Ⅱ17.5%(7/ 40),两组比较,P<0.05。结论系统机械性疗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好,可操作性强,且无抗凝药增加出血量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结合常规肝功能指标对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 hepatitis syndrome,IH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0例IHS患儿肝脏大小、回声、肝中及肝右静脉(HV)血流频谱波形,同时进行常规肝功能项目的 检测,包括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按临床病程分组,并以门诊健康体检儿为对照组.结果 随着病情的好转,ALT、TB及DB各指标逐渐减低,分别为(30.23±12.36)IU/L、(24.64±16.51)μmol/L、(17.54±12.62)μmol/L,甚至部分降至正常,肝静脉血流频谱波形由连续平坦波形及波幅减低但无反向血流的异常波形型逐渐向正常波发展.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常规肝功能指标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病情转归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局部晚期鼻咽癌舌脉变化与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舌脉异常与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相关性,放疗配以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能根治的有效方法,但是仍有较大部分患者出现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通过研究舌脉的变化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预后因素。[方法]将68例进入同步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分为舌脉正常组A组和舌脉异常组B组,采用常规放疗技术,放疗第一天开始同步PF方案化疗二周期,放疗后二周开始辅助化疗二周期,隔28天一周期。[结果]A组、B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51.3%、47.7%,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五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5.2%、60.5%,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舌脉是否异常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无显著影响,但可能对无远处转移率有影响。提示舌脉变化可作为鼻咽癌病人是否易发生远处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PHG的关系,探讨PHG发生的机制及其内镜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4月~2005年3月间296例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6例肝硬化行胃镜检查,共检出PHG176例(60%);其中因PHG出血98例(34%),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161例(55%),溃疡出血37例(13%)。结论 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中,PHG发生率高是肝硬化合并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