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3篇 |
免费 | 277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9篇 |
内科学 | 37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6篇 |
综合类 | 472篇 |
预防医学 | 25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30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138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89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69篇 |
2011年 | 160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研究药物与疾病的关联并利用斑马鱼模型加以验证,挖掘五子衍宗丸潜在的适应症。方法 收集五子衍宗丸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组织特异性和药物-疾病通路关联分析确定研究方向,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进行活体试验验证。结果 收集五子衍宗丸相关靶点1 441个,靶点作用部位可能与神经系统、生殖、代谢、癌症以及肾脏功能等相关。药物-疾病通路关联分析表明,阿尔茨海默症和糖尿病为五子衍宗丸潜在研究方向。斑马鱼降糖药效试验表明,五子衍宗丸可以降低斑马鱼葡萄糖水平并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药效试验表明,五子衍宗丸可以改善斑马鱼反应能力,恢复运动功能,可能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结论 将计算二次开发的方法和生物验证相结合,发现五子衍宗丸对糖尿病及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为五子衍宗丸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从“痰瘀毒”病机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从《灵枢》相关论述出发,论述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同时在系统阐述“瘀”病机基础上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机理,并列举相关临床案例。[结果] 从恶性肿“痰”“毒”瘤的病机来看,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成形性病机,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恶性属性病机,“无痰瘀,和“痰瘀互结”“毒”可以总结为不成形”“无毒邪,不恶性”。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原理可以与恶性肿瘤“痰瘀毒”病机相对应,总结为化痰祛瘀解毒法。所举 2则案例,案例 1患者为前列腺癌术后出现小便不利,因患者久为痰瘀之体,手术之后,络脉更损,痰瘀停滞,气化不利,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化痰祛瘀解毒加通淋利尿之品而愈;案例 2患者为肾癌晚期肿瘤病灶破溃而出现全程尿血,因患者痰瘀毒胶结不化,久而蕴热,损脉破络,致使肾络受伤,迫血外溢,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和犀角地黄汤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而收功。[结论] 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方并在肿瘤临床上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通过对明代孤本《活人心统》的整理分析,阐述其内容及价值。[方法] 运用文献学方法,梳理明代中期浙江医家吴球的著作情况,并对书内所含的医学思想及所载方作整理分析,从著者及成书、基本内容与构成、引用文献和学术特点4个方面进行内容考察。[结果] 明代医家吴球著有综合性医著《活人心统》4卷,《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载,国内现已亡佚。全书以活套为体例,共论内、外、妇、儿各科病证101门,载方近270首,各类剂型完备。该书已具八纲辨证雏形,重视临证加减化裁,善用炮制品类,是较早使用“金汁”这一药名的医学典籍,创造了包括“大造丸”在内的诸多名方。[结论] 《活人心统》征引文献丰富,体例独特,其学术特点鲜明、载方灵活实用,是一本具有较高理论和临床价值的综合性医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动物实验探究制萎扶胃丸干预胃癌前病变 (PLGC) 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 (TCMSP) 及相关文献筛选制萎扶胃丸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利用 GeneCards 数据库筛选胃癌前病变疾病靶点,二者的交集靶点即为制萎扶胃丸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 Cytoscape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STRING 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然后筛选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使用 DAVID 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 (GO) 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富集分析;采用 AutoDockTools 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MNNG) 为主的五因素复合法进行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复制,采用 HE 染色法检测胃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 法检测胃组织 PI3K、AKT、TNF-α、IL-6、Caspase-3 蛋白表达。结果 共获得制萎扶胃丸活性成分 258 种及对应靶点 325 个,疾病靶点 1 294 个,二者交集靶点 (潜在作用靶点) 139 个。筛选出关键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关键靶点 AKT1、CASP3、IL-6、TNF 等。分析得到GO 相关条目 950 条,KEGG 相关通路 177 条,主要涉及 PI3K/AKT、MAPK、IL-17、TNF 及细胞凋亡等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β-谷甾醇与 AKT1、TP53、CASP3、IL-6、TNF 等度值前 10 位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结合活性和稳定性。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制萎扶胃丸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该组大鼠胃组织中 PI3K、p-PI3K、AKT、p-AKT、TNF-α、IL-6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0.05,P<0.01) ,Caspase-3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P<0.01) 。结论 制萎扶胃丸治疗胃癌前病变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征,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凋亡发挥干预作用,可能与调控 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宣肺益脾方 (以《医方集解》中的健脾丸为基础方加减组方而成) 治疗脾胃虚弱型老年肌少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方法】将70例脾胃虚弱型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及营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宣肺益脾方治疗,干预时间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四肢骨骼肌指数 (ASMI) 、握力、6 m步速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 、白细胞介素6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干预方案的安全性。 【结果】(1) 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 (33/35) ,对照组为77.14% (27/35) ,组间比较 (χ2检验)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2)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 ,且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 (3) 肌少症指标方面,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ASMI、握力及6 m步速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P<0.05) ,且观察组对ASMI、握力的提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4) 血清微炎症指标方面,治疗8周后,2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 ,且观察组对血清CRP水平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5) 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 【结论】宣肺益脾方可以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可能通过微炎症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骨坏死康复丸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主要药理学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等数据库对骨坏死康复丸的有效成分和靶点进行筛选。基于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和 GeneCards 数据库筛选 SONFH 的靶点。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对 SONFH 基因模块和枢纽基因进行鉴定。取三者的交集,获得骨坏死康复丸治疗 SONFH 的潜在靶点,并利用 Cytoscape 软件构建的“活性成分-靶点”网络筛选关键活性成分;然后,利用 STRING 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靶点。进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探索“关键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关键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了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并使用 SONFH 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得到骨坏死康复丸的 146 个化合物和相应的 346 个靶点,获得了 4 187 个 SONFH 靶点。此外,基于 WGCNA 筛选出 SONFH 的 12 个基因模块和2 556 个枢纽基因,得到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是骨坏死康复丸治疗 SONFH 的关键活性成分,涉及 PI3K/AKT 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存在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证明骨坏死康复丸可通过上调 AKT1、PI3K、RUNX2,下调 Caspase-3 和 IL-6 的表达改善骨生物学改变(P<0.01),验证了网络药理学部分预测结果。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分析了骨坏死康复丸治疗 SONFH 的潜在作用机制,可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基础和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法对中老年脾、肾虚患者自由基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张小如,杜建1990年4月~1991年11月,我们在大量开展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法对自由基和性激素水平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开展对中老年脾、肾虚患者的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睾丸组织Catsper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探讨五子衍宗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质量200~22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生精胶囊组,五子衍宗丸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采用连续灌服雷公藤多苷8周的方法复制少弱精子症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连续给药4周。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tsper1蛋白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atsper1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睾丸组织中cAMP含量。结果 生精胶囊和高剂量五子衍宗丸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睾丸组织中降低的cAMP含量以及升高睾丸组织中降低的Catsper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促进Catsper1蛋白表达并参与cAMP-Ca2+正反馈可能是五子衍宗丸提高精子质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通脉地仙丸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 I)的疗效。方法:8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通脉地仙丸;对照组40例口服辛伐他汀、氟桂利嗪片、拜阿斯匹林。记录服药前后两组患者脑血管多普勒超声血流图(TCD),头痛、眩晕、头重、耳鸣、失眠、健忘等临床症状,血清SOD、MDA、CRP,血流变和血脂的情况,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脑血管多普勒超声血流图(TCD)指标改善,提高SOD,降低MDA、CRP,头痛、眩晕、头重、耳鸣、失眠、健忘症状改善,血流变、血脂指标改善,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通脉地仙丸治疗CCC I疗效明显,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