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优选中药桑黄活性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得到粗多糖,经乙醇沉淀除去小分子糖类及游离蛋白,结果通过HPLC法检测。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选择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作为提取单因素进行了工艺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中药桑黄活性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100℃,提取时间8h,固液比1∶15。结论该工艺稳定性好,多糖量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松木层孔菌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免疫学活性。方法 使用冻融分级、酶+seveg法脱蛋白和Sepharose CL-6B层析纯化松木层孔菌胞外粗多糖(CPPE),得到级分PPE,用HPLC分析其均一性和分子量,用气相色谱法测其单糖组成。结果 经HPLC验证,PPE为均一组分,分子量为3.9×104 Da。气相色谱分析表明,PPE为甘露聚糖。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PPE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同时也可协同有丝分裂原ConA和LPS促进小鼠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 PPE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43.
针裂蹄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针裂蹄Phellinus linteus(Berk.et Curt)Aoshima提取水溶性多糖,经甲醇分级与DEAE-纤维素柱层析获针裂蹄葡聚糖,平均分子量约为13000。该葡聚糖经部分乙酰解、酶试验、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及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色—质联用分析,证明为多分枝结构。主链由β(1→3)-D-葡萄糖基组成,侧链由β(1→6)键连结,在分枝或末端存在少量β(1→4)糖苷键。  相似文献   
44.
桑黄类真菌有效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黄类真菌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型药用真菌类群,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有多糖类、甾类、三萜类、黄酮类、吡喃酮类、多酚类、香豆素类、生物碱、氨基酸等,其功效包括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血管生成、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诱变、抗突变、治疗关节炎等,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癌症、糖尿病、关节炎;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和过敏,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具有广泛的应用。桑黄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存在于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分为子实体多糖、菌丝体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EPS,发酵液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药理研究表明桑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的作用。桑黄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淋巴细胞、提高机体的抗肿瘤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抗癌细胞血管生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其开发的药品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脂肪肝、肝纤维化、顽固性高血糖效果十分显著,成为继灵芝后又一大焦点。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桑黄有效成分及功效研究的一些相关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忍冬木层孔菌Phellinus lonicerinus子实体进行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方法:通过正向硅胶,RP-18及凝胶Sephadex LH-20等材料从忍冬木层孔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亚油酸甲酯(1),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2),过氧麦角甾醇(3),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4),对羟基苯乙醇(5),2,5-呋喃二甲醇(6),邻羟基苯乙酸(7),环(亮-缬)二肽(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9),脑苷脂D(10)。结论:除化合物3,4外其余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6.
探讨桑黄乙醇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降尿酸作用及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及桑黄乙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果糖联合氧嗪酸钾(oteracil potassium,OAPS)诱导法构建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造模1周后予以治疗,别嘌醇组给予别嘌醇(allopurinol,ALLO)50 mg·kg-1灌胃,桑黄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分别以30,60,90 mg·kg-1剂量给药,连续给药14 d。每周观察实验动物的体质量、血糖和血尿酸变化,第21天进行肌酐、尿素氮、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检测,取右肾进行病理切片,收集大鼠肠道内容物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观察桑黄乙醇提取物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及其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桑黄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够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P<0.01),同时能抑制XOD和ADA活性(P<0.01,P<0.05);病理切片显示别嘌醇组大鼠部分肾小管轻微扩张,炎性细胞浸润,桑黄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肾脏形态结构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Bacteroidetes为高尿酸大鼠优势成分,桑黄乙醇提取物能使肠道Lactobacillus比例上调。因此,桑黄乙醇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XOD和ADA活性降低大鼠血尿酸水平,同时对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桑黄酸性多糖(PIP-A)对D-半乳糖(D-gal)诱导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取水提醇沉法提取桑黄总多糖(PIP),并利用DEAE-纤维素柱(7.5 cm×30 cm,CI型)进行分级,获得PIP-A并测定其单糖组成;采用D-gal(200 mg/kg)构建小鼠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组...  相似文献   
48.
药用真菌桑黄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条件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并利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桑黄液体发酵的优化培养基。结果与结论:玉米粉为最佳碳源,麸皮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5%、麸皮3%、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维生素B1 20μg/100mL、维生素B2 30μg/100mL;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6℃,摇瓶转速130r/min,pH值6.5,接种量15%~20%,种子液培养时间为5d,装液量(500mL三角瓶)为140mL.发酵时间为7d。  相似文献   
49.

Aim of the stud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nticancer effect of a mycelial culture from Phellinus linteus PL-7 (MCPL-7) and to elucidate its potential mechanism in vivo.

Materials and methods

SCID CB-17 mice received a transplant of Hep3B cells followed by daily MCPL-7 administrations for 8 weeks. Following tumor implantation, groups C-E were subcutaneously administered 50 mg/kg, 100 mg/kg, or 250 mg/kg MCPL-7 powder per day, respectively, for 8 weeks. Groups A and B received saline solution subcutaneously for 8 weeks.

Results

MCPL-7 administration induc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umor size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 cell numbers; IL-12, IFN-γ and TNF-α secretion; NK cell activity; and phagocytic ability. Therefore, increased numbers of CD4+cells could have been caused by greater numbers of dendritic cells and macrophages in the spleen. Furthermore, the activ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and macrophages resulted in increased IL-12 secretion, which could upregulate NK cell activation. The increased secretion of IL-12, IFN-γ, and TNF-α enhanced the activity and phagocytic ability of NK cells. Thus, MCPL-7 may provid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both immunomodulatory and antitumor effects.  相似文献   
50.
不同药(食)用真菌固体发酵对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阮鸣 《中草药》2011,42(7):1421-1424
目的 研究黄芪经不同真菌固体发酵后黄芪甲苷的变化,为开发新型中药及其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灵芝、桑黄、姬松茸、香菇4种药(食)用真菌对黄芪进行固体发酵,用HPLC-ELSD法检测黄芪和4种黄芪固体发酵物中黄芪甲苷和异黄芪甲苷的量.结果 黄芪经4种真菌固体发酵后,黄芪甲苷均不同程度地转化成异黄芪甲苷.结论 在固体发酵过程中,药(食)用真菌将黄芪中黄芪甲苷主要转化为异黄芪甲苷,且转化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