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6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7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90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508篇
皮肤病学   97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556篇
预防医学   45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74篇
中国医学   904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研究槟榔子(Areca catechu)粗提取物中所含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70%甲醇水溶液对槟榔子进行粗提取。使用生物发光血小板凝集仪在富血小板血浆中测定槟榔子粗提取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使用分光光度计在试管内测定槟榔子粗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检测槟榔子中的多种化合物以测定槟榔子中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有效成分。结果:槟榔子粗提取物能够抑制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血小板活化因子、肾上腺素及钙离子载体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尤其对二磷酸腺苷及钙离子载体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最为明显;槟榔子粗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在所检测的槟榔子所含化合物中,只有儿茶素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这种抑制作用显著弱于槟榔子粗提取物,提示槟榔子中的其他成分参与了这种抑制作用;鞣酸、没食子酸、薯蓣皂苷元和异去甲槟榔次碱能够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其中鞣酸的抑制作用强于槟榔子粗提取物。结论:槟榔子中含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有效成分,而发挥这些功效的确切成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2.
黄芪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EA)对实验性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栓线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观察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病理组织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A(20、40、80 mg/kg)对大鼠MCAO 2 h再灌注24 h的神经功能学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减小MCAO 2 h再灌注后大鼠的脑梗死体积; EA各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病理变化;EA(80 mg/kg)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全血黏度、高切还原黏度、高切相对黏度、低切相对黏度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E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3.
白藜芦醇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藜芦醇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需求量大幅增加。本文综述了白藜芦醇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包括天然植物提取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工程技术法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白藜芦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4.
红树林植物海榄雌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红树林植物海榄雌Avicennia marina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海榄雌枝、叶的提取物中分离获得10个化合物,鉴定结构分别为acteoside(Ⅰ)、isoacteoside(Ⅱ)、syringaresinol(Ⅲ)、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Ⅳ)、3-吲哚甲酸(Ⅴ)、白桦酸(Ⅵ)、白桦醇(Ⅶ)、羽扇豆醇(Ⅷ)、白骨壤醌C(Ⅸ)和山柰酚(Ⅹ)。结论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本研究旨在证实朝鲜白头翁、人参和甘草的复合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Pulsatillakoreana(Yabe ex Nakai)Nakai ex T.Mori.,PanaxginsengC.A.Meyer and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WEPPG)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使用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致血管生成的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衡量细胞的增殖、黏附及迁移,同时进行细管形成实验及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致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检测WEPPG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结果:WEPPG能够显著抑制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所致血管生成的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黏附及迁移。信号蛋白分析显示多种蛋白表达变化,如细胞周期素A、p63、KIP2的上调及nibrin蛋白和黏着斑激酶的下调。与对照组相比,WEPPG显著减少了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WEPPG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这可能是这种药物具有抗癌功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克隆马铃薯块茎特异性的高效启动子Ppatatin并构建其驱动的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植物表达载体.方法 提取马铃薯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根据Genebank数据库信息设计Ppatatin序列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Ppatatin片段,并进行测序鉴定;利用PLACE等数据库对序列进行启动子元件分析;通过重叠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体外连接、转化等技术,以双元载体pCambia-2301为骨架,构建Ppatatin驱动的hIL12表达载体.结果 成功从马铃薯基因组中扩增得到了1019 bp大小的启动子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含有典型的启动子元件如TATA-box,以及一些组织特异性的相关响应元件,符合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特征;成功获得了基于pCambia-2301的Ppatatin驱动的hIL12植物表达载体.结论 获得的Ppatatin启动子及其驱动的hIL12表达载体,为提高hIL12在植物生物反应器中表达量以及优化马铃薯生物反应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7.
目的:研究千层纸素A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的血管舒张作用及其内皮依赖性作用机制。方法:分离wistar大鼠的胸主动脉,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测定法检测千层纸素A对1Mmol/L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或60mmol/L氯化钾预收缩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并观察去内皮或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预处理后千层纸素A舒张血管作用的变化。结果:千层纸素A(10、100μmol/L)可以舒张NE(1μmol/L)和氯化钾(60mmol/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的离体血管,10、100μmol/L药物浓度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去内皮血管的舒张作用显著低于内皮完整的血管(P〈0.05,P〈0.01);终浓度为100μmol/L的L—NAME可以显著降低100μmol/L千层纸素A的舒血管作用,加入L—NAME组-9不加入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千层纸素A可通过内皮依赖的一氧化氮途径发挥舒张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8.
针对乙烯精馏过程的复杂性,设计并实现了乙烯装置中乙烯精馏塔压差实时专家控制系统(RECS),阐述了该系统的工艺特点、系统设计及控制软件实现。在某大型乙烯生产装置中的成功应用表明,此系统不但控制效果优良,而且与Honeywell TDC—3000集散控制系统(DCS)内部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实现了人机对话功能,便于实时监控与维护。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青龙藤提取物(BH)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其他3组以链脲佐菌素(STZ)制成接近于人1型糖尿病的大鼠糖尿病模型。3 d后经血糖测试仪检测,血糖含量>16.65 mmol•L-1为制模成功。1组作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另外2组7d后每天分别灌胃给予BH(465 mg•kg-1)和消渴丸(XKW,625 mg•kg-1),连续5周给药。每周1次测定给药过程中各组大鼠血糖变化。注射STZ 3 d和实验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胰岛β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给予BH和消渴丸5周后,糖尿病BH给药组大鼠血糖由(18.3±1.8)mmol•L-1下降到(5.3±1.2) mmol• L-1,消渴丸对照组血糖由(18.4±1.9)mmol•L-1下降到(5.2±0.8) mmol•L-1,两组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19.9±1.9) mmol•L-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糖尿病BH给药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由(18.8±2.3)mU• L-1升高到(42.2±3.5)mU•L-1, 消渴丸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由(18.1±3.3)mU•L-1升高到(40.9±3.7)mU•L-1,两组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18.7±3.1) mU •L-1] 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基本接近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的胰岛变小,细胞萎缩,胞核固缩、消失,分泌颗粒减少。应用BH和消渴丸5周后,上述异常变化消失且胰岛细胞形态趋向正常。结论:BH对糖尿病大鼠有降低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恢复和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对红树林植物角果木根茎的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agalsin C(1)、tagalsin E(2)、tagalsin F(3)、tagalsin G(4)、tagalsin O(5)、tagalsin I(6)、tagalsin L(7)、tagalsin M(8)。化合物1~5为二萜类化合物,化合物6~8为四萜类化合物。结论 角果木根茎的石油醚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