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5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94篇
内科学   19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45篇
特种医学   185篇
外科学   307篇
综合类   585篇
预防医学   227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220篇
  3篇
中国医学   524篇
肿瘤学   2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推广毫火针这种新的火针代替针具.方法:选取常规三头火针、粗火针、中粗火针、细火针,单支毫针及3支毫针,记录20名医务人员临床烧针的时间,并归纳毫火针和常规火针的优势特点.结果:单支和3支毫针的烧针时间明显快于4种常规火针(均P<0.01).结论:毫火针在制作工艺、材料、烧针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火针,可替代常规火针作为火针点刺针具.  相似文献   
52.
超级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6例(年龄36~82岁)应用立体定向放射系统(SRT)进行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 计划治疗3~10枪点,单次剂量3~6 Gy,2~5次/wk,照射总量30~50 Gy. 治疗计划中≥50%的等剂量曲线包饶计划靶区(PTV),平均肝脏剂量均小于25 Gy,V30 Gy(接受≥30 Gy剂量照射的正常肝百分体积)均小于30%.结果:肝癌患者56例(伴有门脉癌栓24例)中,完全缓解(CR) 10例(17.9%),部分缓解(PR) 30例(53.6%),中位生存时间10.6 mo,其中6 mo生存率96.4%(54/56),不良反应发生率94.3%,其中消化道反应为92.8%(52/56).结论:超级伽玛刀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控制肝癌局部和区域性发展,安全、可靠,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比较替莫唑胺联合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癌与单独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确诊脑转移癌病人34例,分成两组:单独伽马刀治疗组(单独组,总剂量35~48 Gy/10~12 f);替莫唑胺联合伽马刀治疗组(联合组,伽马刀治疗期间同时予以口服替莫唑胺150 mg·m-2·d-1,d1~5,放疗结束后继续予以3周期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方案为150 mg·m-2·d-1,d1~5,28 d为1周期).比较分析两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单独组和联合组治疗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6.25%和88.89%(P=0.031),1年生存率分别为43.75%和55.56%(P=0.216).两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概率相似(P>0.05).急性脑损伤发生率较高,均以I级损伤为主(联合组为44.44%,单独组为50%).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手段,病人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早期肝硬化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对应关系以及肝组织中HBV抗原表达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688例临床诊断为早期肝硬化的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获取肝组织病理标本,经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和Masson染色,统一读片做出病理诊断,并计算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者占66.73%,病理表现已形成典型肝硬化者占27.18%。肝组织HBcAg阳性者,肝细胞病变及纤维化程度均较重。结论早期肝硬化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低,肝活检病理学检查是不可替代的诊断方法。肝组织中HBcAg阳性者,病变程度重。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中医手法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刀康复治疗,一个月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进行康复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74%,对照组优良率为52%,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康复效果,且搡作简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6.
滞针法治疗免疫性不育症79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滞针法治疗免疫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 取肝俞、肾俞、心俞、膈俞、太冲、太溪、神门、血海穴为主,常规刺入穴位后采用滞针法,治疗免疫性不育症79例。结果与结论经4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91.1%,且治疗后男性患者精液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均有所提高,说明 滞针法对免疫性不育症及其异常精液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外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立体定向精确放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肝外转移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改良版RECIST评价短期疗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评估患者长期疗效.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评估患者疼痛强度.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急性放疗不良反应.结果:短期疗效评估结果显示γ-SBRT治疗总有效率为82.1%;长期疗效评估显示治疗后患者1年生存率为52.1% (25/48),2年生存率为27.1% (13/48),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疼痛评价显示γ-SBRT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缓解率为83.3%.不良反应评价结果显示γ-SBRT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未出现明显骨髓抑制,无严重放射性肺炎发生.结论:γ-SBRT治疗可提高肝癌伴肝外转移患者生存率,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明显增加.γ-SBRT治疗是肝癌伴肝外转移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电针+温针灸结合中成药治疗与传统西药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患者72例,随机分为针刺+温针灸结合中成药治疗组和西药传统疗法对照组,比较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TCD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DHI评分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且治疗组TCD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温针灸结合中成药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供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506名实习护士针刺伤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小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118-2120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护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实习护生506人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护生中针刺伤的发生率为78.7%,其中被污染针头刺伤率为62.3%。77.9%的护生对护理职业防护知识不了解。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实习护生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意识薄弱,要注意影响针刺伤发生状况的因素,防治针刺发生。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护士发生的针刺伤事件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结果针刺伤发生率为27.83%,护龄<3年护士针刺发生率明显高于≥3年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7,P<0.01);针刺伤类别构成比:头皮针刺伤占75.00%;注射针头刺伤占12.5%;采血针刺伤占6.25%,留置针针芯刺伤占6.25%;发生原因:被意外碰撞占21.87%;因胶布意外粘连占21.87%;因头皮针或采血针投入利器盒时连接管惯性伸展导致针头反弹占18.75%,拔吊瓶或做其他注射后,手持针头注意力分散占15.63%,回套针帽或将针头刺入瓶塞占12.50%,其他占9.38%。结论护士是医疗工作中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应加强培训,提高护士防范意识,规避危险行为,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