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5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171篇
基础医学   1128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417篇
内科学   831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56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科学   412篇
综合类   489篇
预防医学   548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490篇
  1篇
中国医学   219篇
肿瘤学   20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576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6篇
  1970年   1篇
  19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Gastric ulcer is a chronic disease featured with unexpected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bleeding, stenosis and perforation, as well as a high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Clinical treatments for gastric ulcer have allow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tent anti-ulcer drugs during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Gastric ulcer healing is successful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including H2-receptor antagonists, 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 have been essential for ulcer healing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Additionally,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ulcer recurrence and leads to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the gastric mucosa which affect the ulcer healing process. However, in spite of these advancements, some patients have suffered from recurrence or intractability in spite of continuous anti-ulcer therapy. A new concept of the quality of ulcer healing (QOUH) was initiated that consider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mucosal structure and its function for preventing ulcer recurrence. Although several gastroprotection provided these achievements of the QOUH, which PPI or other acid suppressants did not accomplish, we found that gastroprotection that originated from natural products, such as a newer formulation from either Artemisia or S-allyl cysteine from garlic, were very effective in the QOUH, as well as improving clinical symptoms with fewer side effects. In this review, we will introduce the importance of the QOUH in ulcer healing and the achievements from natural products.  相似文献   
992.
993.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NOSE) techniques in 41 patients undergoing bowel resection for treatment of 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 In all patients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rectovaginal endometriosis with bowel resection had been performed. In 32 patients the classic approach was adopted (group 1), and in 9 a NOSE technique was performed (group 2). Demographic, 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data were compared.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SPSS software, version 16.0. When needed, qualitative variables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χ2 test or the Fisher exact test. Quantitative variables using the t-test were used. The threshold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set at p = .05.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2 groups. Eight complications (19.5%) were observed, 2 minor (4.8%) and 6 major (14.6%). Of major complications, 2 were observed in the NOSE group (n = 2; 22.2%).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NOSE technique is a feasible approach in patients undergoing bowel resection for treatment of 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  相似文献   
994.
背景:Dickkopf-1(Dkk1)是一种Wnt信号通路的可溶性胞外抑制剂,可以通过竞争性地结合Wnt蛋白的共同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6来阻断经典Wnt/β-catenin途径,进而调控Wnt/β-catenin途径下游靶基因的转录。 目的:将Dkk1调节骨代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为骨疾病的抗Dkk1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电子检索CBM和Medline数据库中1995至2012年关于Dkk1对骨代谢调节作用的文章,检索词为“Dkk1;骨重塑;骨疾病”和“Dkk1; bone remodeling; bone diseases”。 纳入关于Dkk1调节骨代谢的高质量文献,排除重复发表文献。 结果与结论:初始检索118篇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选出36篇文献进行综述。骨组织时刻处于动态的重塑过程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相互作用决定着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平衡。Dkk1可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骨形成,同时又通过与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前体细胞表面受体轴的串话作用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与成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是抗Dkk1治疗骨代谢相关疾病引起骨质缺失的主要机制与思路,且临床试验结果良好,Dkk1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骨代谢疾病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5.
背景:糖尿病肾病所致的终末期肾病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传统的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已无法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研究有可能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目的:综合分析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糖尿病肾病”或Embryonic stem cell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induced poluripotent stem cells;induced multipotent stem cells; diabetic nephropath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26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均具有向肾脏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对肾脏损伤和修复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干细胞相关特性的描述和相关机制的研究,干细胞移植有可能为糖尿病肾病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6.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自我更新、向不同组织分化及免疫调节功能,而被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的:从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特性,转分化能力、免疫调节、心脏修复的作用机制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早期的临床实验资料做一简要阐述。 方法:以“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MSCs,Immunomodul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heart  failure”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VIP)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 数据库。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35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除了具备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之外,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避免同种异体移植或异种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它可以向心肌细胞及脉管系统分化,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一系列的细胞活素类物质及生长因子,并且动员内在的心肌干细胞,从而起到改善心功能,诱导逆向重塑,降低心梗面积的作用。相关的临床实验也显示了移植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背景:与通常的合成纤维相比,蚕丝力学性能好,又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是制作组织工程韧带/肌腱的良好支架材料,但蚕丝丝素纤维降解速度缓慢,难以与组织再生速率相匹配。 目的:分析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编织绳状支架的力学性能及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的细胞相容性。 方法:通过捻拧编织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细丝混合支架,并以纤维连接蛋白作表面修饰,检测支架的力学性能。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细丝混合支架上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与支架复合生长、基质形成,以及细胞与支架结合的情况。 结果与结论: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混合编织支架呈乳白色,质地均匀,韧性强,为螺旋上升的绳索状,直径为2.3 mm。支架材料的最大负荷、拉伸强度、断点伸长率、弹性模量分别为(315.06±30.77) N、(75.83±7.46) MPa、(61.39±7.26)%、(213.58±23.45) MPa。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附于支架表面生长,增殖良好,细胞大多呈梭形,伸出伪足匍匐于材料的表面,形态较佳,伸展良好,呈立体状生长,并分泌基质。表明蚕丝-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编织绳状支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998.
背景:研究证明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煅烧骨支架材料结合后可形成组织工程化骨,但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及皮下诱导成骨的能力国内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异种煅烧骨植入BALB/c裸鼠背部皮下的成骨性能及煅烧骨材料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选用经脱脂及脱蛋白处理后高温煅烧形成的骨支架材料与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培养至第3代的羊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细胞-煅烧骨复合物植入BALB/c裸鼠背部皮下,选同期对侧背部皮下植入单纯煅烧骨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煅烧后的松质骨块为白垩色,表面呈蜂窝状多孔结构,保留了天然松质骨的多孔状空间结构。骨小梁结构完整,孔隙相互连通。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到煅烧骨后24 h可见大量细胞黏附于支架上,7 d后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细胞与基质分界不清,细胞能在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与生长,细胞活性未受到支架材料的影响。植入4周后,两组均可见煅烧骨边缘出现少量残片,细胞-煅烧骨复合物组煅烧骨孔隙周边可发现骨细胞,对照组煅烧骨表面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包绕。植入后8周,两组均可见到煅烧骨部分降解为片状类骨质,周围有成纤维细胞包绕,排列紧密,形态多样,细胞-煅烧骨复合物组煅烧骨孔隙内可见煅烧骨表面有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孔隙间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对照组标本可见孔隙内有大量结缔组织长入,未见明显成骨迹象。结果说明,经高温煅烧后的松质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可作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良好载体,复合后植入体内能够诱导新生骨组织形成,可作为骨缺损组织工程修复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99.
背景:目前有限元构建模型主要是基于医学图像的建模方法,骨水泥注入主要是人为假设的,而文章中治疗前后的数据直接来源于CT扫描,可靠性更高。 目的:构建骨水泥注入前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治疗前后病椎及邻椎的应力变化。 方法:选取1例75岁骨质疏松性L2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注入少量骨水泥获得良好疗效,随访2年病椎及邻椎无新发骨折,局部无疼痛。根据其治疗前后的腰椎CT数据,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屈伸、左右侧屈、旋转等运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同一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变化。 结果与结论:建立了腰椎压缩骨折骨水泥注入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生成222 727个单元。骨水泥注入增加了L2椎体(病椎)屈、伸、侧屈各运动时的应力(P < 0.05),对其旋转时的应力无明显影响(P > 0.05);对L1,L3椎体(邻椎)在屈、伸、侧屈及旋转时的应力亦无影响(P > 0.05)。提示少量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可增加病椎强度及应力,但不改变相邻椎体应力。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部分文献报道壳聚糖对严重创伤的止血效果有限,因此以壳聚糖为基础止血剂的促凝血活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壳聚糖/鞣花酸/红细胞膜脂复合海绵,评价其促凝血活性和细胞毒性。 方法:通过冻干法制备壳聚糖海绵和壳聚糖乙酸盐海绵,然后再通过静电吸附法制备壳聚糖/鞣花酸/红细胞膜脂复合海绵。血浆复钙时间法观察3种海绵的促凝血活性,并检测3种海绵对SD大鼠肝脏的止血效果及对L929细胞的毒性。 结果与结论:壳聚糖/鞣花酸/红细胞膜脂复合海绵组的血浆复钙时间、出血时间、失血量均显著少于壳聚糖海绵组和壳聚糖乙酸盐海绵组(P < 0.01)。细胞实验显示壳聚糖/鞣花酸/红细胞膜脂复合海绵无细胞毒性。说明壳聚糖/鞣花酸/红细胞膜脂复合海绵具有良好的促凝血活性且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