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8篇
  免费   1963篇
  国内免费   561篇
耳鼻咽喉   105篇
儿科学   390篇
妇产科学   181篇
基础医学   648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4631篇
内科学   1990篇
皮肤病学   171篇
神经病学   777篇
特种医学   7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666篇
综合类   7709篇
预防医学   1768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4089篇
  147篇
中国医学   3703篇
肿瘤学   260篇
  2024年   449篇
  2023年   1771篇
  2022年   1672篇
  2021年   2180篇
  2020年   2007篇
  2019年   2088篇
  2018年   908篇
  2017年   1319篇
  2016年   1208篇
  2015年   1210篇
  2014年   1700篇
  2013年   1426篇
  2012年   1484篇
  2011年   1385篇
  2010年   1164篇
  2009年   920篇
  2008年   1566篇
  2007年   965篇
  2006年   763篇
  2005年   1028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51.
朱颀峰  吴振国  李新玲 《广东医学》2016,(24):3707-3709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取rTMS治疗,1次/d,共治疗10 d,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GI-BP评分(4.86±1.26)分、YMRS评分(40.21±6.29)分与对照组CGI-BP评分(4.92±1.09)分、YMRS评分(39.61±6.3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YM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时YMRS评分(10.02±1.2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6.49±3.28)分(P<0.05),观察组CGI-BP评分(1.46±1.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5±1.12)分( P <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7.8%)和治愈率(73.9%)显著高于对照组(91.3%、45.7%)(P<0.05)。治疗前后体检、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脑电图检查均正常,心率、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心动过速、恶心、便秘、头痛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障碍躁狂患者采用rTMS治疗效果明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与患者入院及发病3周时NIHSS评分的关系,为患者的病情评估与预后评估提供参考证据。方法收集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研究信息,入院24 h内完成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并记录患者入院时及发病3周时的NIHSS评分。结果入院时,重症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要高于轻型组患者[(5.59±3.72)vs(4.30±2.34)];入院3周时,神经系统预后不良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也比预后良好组的浓度高[(7.20±4.01) vs(2.97±1.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患者发生重型卒中的风险升高1.56倍,95% C I为1.13~2.18;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升高2.01倍,95% C I为1.89~3.66。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相关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53.
王洪梅  吴君  陈莲花  夏伶俐 《海南医学》2016,(16):2740-2741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性中毒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420例急性中毒患者,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以患者入院就诊为观察起点,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追踪患者30 d预后,分析不同分数段患者预后情况,并通过ROC曲线探讨MEWS评分预后预测的准确性。结果0~4分308例,存活305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0.97%;5~8分86例,存活37例,死亡49例,病死率为57.0%;≥9分26例,存活0例,死亡26例,病死率为100.0%;MEWS评分对急性中毒患者死亡预测的最佳截断点为4.5分,灵敏度96.2%,特异度89.2%,Youden指数为0.854,ROC曲线下面积AZ=0.982,与零假设(曲线下实面积=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评分能够很好地预测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该评分简单、使用,适合在急性中毒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954.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胫骨干骨折(Tibial shaft fracture,以下简称TSF)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80例TSF术后骨不连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和观察组(n=40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骨痂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不连总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0 8,P=0.479 2)。结论:TSF术后骨不连行再次手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折愈合快于带锁髓内钉,但两组总恢复率相当,可视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55.
目的:研究营养标志物和Framingham 卒中风险评分(FSRP)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探讨早期营养标志物对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Petersen制定的MCI诊断标准,将81例50岁及以上的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36例)和MCI组(45例),再将MCI 组分为单遗忘型MCI(a-MCI)组和多认知域损害型MCI(md-MCI)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和神经心理评价,然后收集所有受试者的血样测定血中营养标志物含量,血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血浆维生素D(VitD)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清叶酸、维生素B12( VitB12)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果 a-MCI 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了记忆功能明显受损外,语言、执行功能也略有受损;而md-MCI组各个认知功能域均明显受损,总体认知功能以及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均较a-MCI组明显下降(P<0.05),但是记忆功能差异并不明显。3组中,md-MCI 组FSRP分数最高。 md-MCI组的二十碳五烯酸(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VitD、叶酸、n3/n6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n-6PUFA、VitB12则无明显差异;a-MCI 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只有DHA、n3/n6比值明显减少(P<0.05),而与md-MCI组相比,两组的营养标志物并没有显著差异。 FSRP 不仅与记忆功能(Rey 即刻记忆、延迟记忆和再认、ADAS-Cog)呈负相关(P<0.05),而且与执行功能(DSST)也呈负相关(P<0.05);FSRP 与DHA、EPA、总n-3PUFA呈负相关(P<0.05),与n6/n3呈正相关(P<0.05);在校正全部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VitD低浓度、DHA低浓度与MCI 的发生风险增高相关。结论血管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营养标志物对于中老年人早年及MCI的早期干预有一定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市三院2012-2014年收治的86例脑梗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D、FMA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抑郁程度,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各肢体功能,有助于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温阳通络法组方汤剂(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阳虚血瘀证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效果。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8月入我院门诊及住院DPN患者共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医学治疗+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1次/d;观察组给予标准医学治疗+中药口服并沐足治疗,1剂/d,水煎400 m L,早晚各服用1次。药渣加适量水再煎30 min后泡足,水温38℃~40℃,泡25~30min,1次/d。2 w为1疗程。结果:1.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P2h 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Toronto临床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包括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肢端发凉、感觉异常)及总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而对照组无变化,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法组方汤剂联合标准医学治疗治疗阳虚血瘀证型DPN的临床效果可能优于西药治疗,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8.
曲孝龙  张恒  胡司淦  史晓俊  张宁汝 《安徽医学》2016,37(11):1348-1351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ApoB/A1比值与临床SYNTAX评分(CSS)的相关性,探讨ApoB/A1比值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37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CSS,以分值高低分为高分、中分、低分组。采用Pearson分析各血脂指标与CSS的相关性。结果 ApoB/A1比值在CSS的低、中、高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评分的增高,ApoB/A1比值增加。且ApoB/A1比值与CSS呈正相关性(r=0.269,P<0.001)。结论 ApoB/A1比值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探讨益气活血冲剂口服后对格拉斯哥(Glasgow)计分的影响。方法将6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脱水降低颅内压、止血药物的运用、护脑治疗及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冲剂口服,两组疗程一个月,治疗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Glasgow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显效率平均为75.16%和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有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0.
丁继良  王飞  李建军 《海南医学》2016,(10):1557-1560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及磁化传递成像(MTI)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门诊就诊及住院的45例TIA患者(TIA组)及45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影像学资料,测量症状半球及非症状半球半卵圆中心的平均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含胆碱代谢物(Cho)、肌酸(Cr),NAA/Cr值、NAA/Cho值、Cho/Cr值、磁化传递率(MTR),计算其相对值,分析各指标值的诊断效能。结果(1)症状半球的Cho值较非症状半球升高,分别为(12.25±0.93) mmol/L与(9.00±1.38) mmol/L,症状半球NAA/Cho值、MTR值较非症状半球下降,分别为(1.76±0.49)、(19.11±3.13)%与(2.25±0.88)、(21.27±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TIA患者rCho值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为(1.40±0.25)、(1.2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患者NAA/Cho值、MTR值较对照组下降,分别为(1.76±0.49)、(18.75±6.53)%与(2.25±0.88)、(24.5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ROC曲线显示MTR值曲线下面值为0.944。结论 ABCD2评分结合1H-MRS及MTI能及早发现TIA患者脑组织相应病理学改变,为TIA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