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2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探讨“瘀能化水”学术思想指导的散结通脉方对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期间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将符合条件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具有清化痰浊、化瘀利水作用的散结通脉方,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血脂四项(TC、TG、LDL-C、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情况。结果治疗后在心绞痛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84.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TC、TG、LDL-C、Hs-CRP等指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瘀能化水”学术思想指导的散结通脉方对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在冠心病的治疗上,除药物和外科手术外,介入疗法目前已成为心肌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Blood stasis syndrome is one of the pathological concepts of Oriental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Oriental traditional medicine, blood is thought of as not only blood but also as a living component of the body. In fact, blood stasis syndrome is related to not just circulation disorders but dermatological and gynecological and other diseases. In Japan, the concept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is based on the past literature, for instance,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Jin Kui Yao Lue), etc. There are many signs of this syndrome, such as a dry mouth, fullness of the abdomen and rough skin. However, the levels of importance of these signs had been unclear. Therefor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seriousness, a scoring system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was made based 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by Dr. Terasawa (Terasawa's Blood Stasis Score). Using the scoring system, we have studied blood stasis syndrome mainly related to blood circulation using modem techniques of analysis. From the results, we found that patients with blood stasis syndrome showed hemorheological abnormalities, and an improvement in these abnormalities was shown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removing-blood stasis formulae. Furthermore, we have studied blood stasis syndrom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lecular biology. We searched for the specific protein expression in blood stasis syndrome by proteomic analysis, and found no specific protein expression. However, there may be a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a diagnostic algorithm for blood stasis by construction of a decision tree.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as one of the molecular bi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blood stasis syndrome, we have been studying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upstream of many genes. Above all, blood stasis syndrome is more than just circulatory deficit but encompasses the pathological concept of constant multilateral change in the living body.  相似文献   
14.
生化汤药动学及其血清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化汤的药动学及不同时间的血清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进行药动学参数研究;并与血清指纹图谱结合探讨生化汤中的活性成分。结果:兔口服生化汤后体内阿魏酸的分布代谢呈二室模型;不同时间的血清指纹图谱与空白血清指纹图谱有显著不同。结论:用血清指纹图谱监测到阿魏酸的含量变化符合生化汤中阿魏酸的药动学规律。此法有助于阐明生化汤的药动学特性、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云南白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并伴发室壁瘤患者的影响。方法:确定非血运重建的急性Q波心肌梗死伴有室壁瘤的患者30例,随机分2组。一组常规治疗加服云南白药胶囊(治疗组),另一组常规治疗(对照组)。试验观察前后记录患者体征、心率、血压、心电图、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和检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服用云南白药患者有减少室壁瘤数量发生的趋势,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两组死亡率统计无显著差异。云南白药可降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含量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P<0.01)。结论:云南白药具有减少非血运重建条件下急性Q波心肌梗死伴有室壁瘤数目的趋向,抑制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瘀积—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木文对输精管结扎后的“附睾瘀积”进行了系统研究。选用金黄地鼠为实验动物,结扎组84只,对照组76只。采用微穿刺、微量分析方法证实扎管后附睾功能受损。组织学检查示附睾管扩张,间质充血,有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临床收集49例病人,39例微波治疗,10例手术,效果优良。采用B超、C超、MRI观察瘀积附睾,发现附睾瘀积多位于附睾尾部。人类标本的光镜及电镜检查证实,附睾瘀积的病理实质是附睾对外渗精子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本文根据研究资料,阐明了附睾瘀积的发生机制,提出了防治方法,并定名为“附睾瘀积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对辩证属肝血虚证的缺铁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别进行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及耗氧率的检测。结果表明,肝血虚证患者红细胞膜Mg^2+-ATP酶,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经细胞耗氧率亦较健康对照组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从"湿热瘀结"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瘀血阻滞”为EMT的基本病机似得以共识。根据EMT的中、西医学病因病理基础,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情况,认为湿热瘀结是EMT的主要病机之一,亦是病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治疗EMT不应仅仅针对瘀血阻滞的基本病机和盆腔已形成的病灶,而更应针对导致瘀血内阻的相关病因以及瘀阻成变生的病理结果,即针对病因的所谓“治病求本”和兼顾病理的“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以阻断因果交织的恶性循环,从“湿热瘀结”论治EMT即是对这种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唐胜修 《中国针灸》2002,22(2):2-10
目的;研究头穴为主及体穴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中活血和致瘀的正相干效应。方法:以头穴为主和体穴分别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6项,D-Dimer的变化,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4项,D-Dimer的变化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组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头穴为主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同时有活血和致瘀的作用,两者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中起正相干效应。  相似文献   
20.
痰瘀同治方对高脂血清损伤体外培养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痰瘀同治方保护高脂血清损伤体外培养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血清损伤内皮细胞 ,再给不同浓度中药血清 ,观察生化指标及细胞形态。结果 :痰瘀同治方小、中剂量组明显调节NO、ET、MDA、SOD、TNF含量 ,抑制细胞过度凋亡 ,对损伤的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