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浙贝母饮片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辛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及炮制方法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色谱柱(Hypersil C18,250mm×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A(乙腈)及B(0.05%三乙胺水溶液),两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采用ELSD检测,漂移管温度55℃,载气40psi,增益10。结果:3种成分的峰面积对数值与浓度对数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 ,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辛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1%、100.1%、96.9%;不同炮制方法处理的浙贝母商品以无硫护色组生物碱含量最高(0.082~0.24%,平均0.15%),生晒处理组次之(0.058~0.23%,平均0.13%),硫熏处理组次之(0.032~0.12%,平均0.092%),贝壳灰法组含量最低(0.040~0.12%,平均0.07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评价和控制浙贝母饮片的质量的依据;不同炮制方法对浙贝母药材3种生物碱含量有影响,硫熏和贝壳灰法处理会降低贝母饮片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2.
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伊贝母药材U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伊贝母药材UPLC-ELSD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 采用UPLC-ELSD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02%三乙胺,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1,柱温25℃,样品为室温度,ELSD漂移管温度40℃,喷雾器参数40%,增益值500,气体压力30psi。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A版软件建立共有模式,以2种方法对29批野生与栽培伊贝母药材计算相似度评价图谱的相似性,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分析结果。结果 29批伊贝母药材有16个共有特征峰,建立了UPLC-ELSD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各批次伊贝母药材相似度都≥0.801。29批野生与栽培伊贝母药材可通过系统聚类分成2~3类,同时定量测定了样品中的西贝母碱苷和西贝母碱。结论 所建立的U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快速,可用于伊贝母药材的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3.
不同溶媒对浙贝母生物碱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溶媒对浙贝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及薄层扫描法测定。结果:总生物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水提最低,其次是95%乙醇、60%乙醇、甲醇、70%乙醇,结论:以甲醇及70%乙醇为溶媒提取浙贝母生物碱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对浙贝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及薄层扫描法测定。结果:在与不同药物的配伍中,浙贝母与桔梗配伍水提得到的总生物碱、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的含量最高,与三棱、红花,甘草配伍水提得量次之,而与三棱配伍水提量最低。结论:不同药物配伍对浙贝母生物碱的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基于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瓜蒌-薤白药对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瓜蒌-薤白药对低、中、高剂量(1,2,4 g·kg~(-1)·d~(-1))预防性给药高脂血症大鼠,检测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文本挖掘筛选瓜蒌-薤白药对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SEA),DrugBank数据库筛选与活性成分对应的作用靶点;通过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整合交集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并通过拓扑学参数筛选,获得瓜蒌-薤白药对抗高脂血症的主要候选靶点。通过ClueGO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模型、靶点-通路网络模型,并分析其串扰靶点和信号通路。结果:动物实验表明,瓜蒌-薤白药对预防性给药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抑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P0.05,P0.01)。亚油酸乙酯,香叶木素,α-菠菜甾醇等27个活性成分可能是"瓜蒌-薤白"药对主要药效成分,16个串扰靶点和10条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主要药效靶点和通路;药对主要靶向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2(APOA2),载脂蛋白C3(APOC3),脂蛋白脂肪酶(LPL),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等串扰靶点影响胆固醇代谢、胆汁分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信号通路调节脂质水平;靶向肿瘤坏死因子(TNF),IL-6,IL-1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C-C基序趋化因子2(CCL2)等串扰靶点影响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IF)信号通路调节炎症因子水平。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表明药对主要通过炎症反应、脂质定位、储存和脂质代谢等生物学过程治疗高脂血症。结论:通过这些发现可预测瓜蒌-薤白药对干扰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为瓜蒌-薤白药对的物质基础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6.
川贝母体外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选取川贝母、陈皮二味止咳常用药,通过小鼠外皮肤渗透实验,以酸性染料比色法为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了川贝手物碱的透皮吸收情况及陈皮挥发油的促透皮吸收作用,结果表明:川贝生物碱可透过小鼠皮肤、陈皮挥发油使川贝生物碱的体外透皮速率在数值上有一定增加,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分析市售百合饮片的整体质量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从山东省16个地市抽取共51批次百合饮片样品,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一增补本百合项下规定进行检验,并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 与结论 现行百合的检验标准较全面,经探索性研究发现,部分百合饮片存在过度硫熏和重金属(镉)含量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8.
目的:为解决中药在调剂煎服过程中的不便和药物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中药单味胶囊剂(CSCMM)的设想。方法:拟出筛选条件,选出全蝎、川贝、穿山甲等13种中药制成CSCMM,供药房及临床试用。结果与结论:CSCMM具有提高药物利用率、节约珍贵药材达40%、方便调服,且仍保持中药原有药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建立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区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方法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以贝母素甲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 浙贝母总生物碱在0.059 2~0.295 9 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收率(97.74%)、精密度(RSD=2.05%)、重复性(RSD=3.22%)结果良好。对不同产地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磐安(0.53%)、缙云(0.52%)、象山(0.52%)产区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东阳(0.44%)居中,鄞州(0.41%)、舟山(0.38%)产区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则低于其他产区。结论 不同产地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存在差异,磐安、缙云、象山产区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0.
目的:针对市售百合质量差异较大的情况,通过深入调查百合在采收、初加工、包装、贮藏环节的现状,全面了解百合在采后各环节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为其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多个主产区、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实地调查为主,结合文献检索和分析,综合分析影响百合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通过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归纳总结了百合在采收、初加工、干燥技术、包装、贮藏等方面的现状和具体操作中存在的不足。结论:百合的采收涉及生长年限、采收期、采收方法;初加工涉及剥片、清洗、硫磺熏蒸、多种制熟和干制方法;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远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等现代干燥技术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包装与贮藏环节的主要变质现象是褐变、虫蛀和腐烂。市售百合以散装为主、塑料袋包装为辅,兼有真空鲜品包装。因操作过程的不规范,制熟和干制技术对其质量的影响最为关键。需要探索并制定科学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从多个环节进行百合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