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4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9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89篇
内科学   113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320篇
特种医学   225篇
外科学   629篇
综合类   1190篇
预防医学   237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403篇
  1篇
中国医学   35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60例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病人术中、术后采用改善供肝血液循环的策略。结果:术后6个月内出现胆道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5%(5/60),1例因拔T管时发生胆漏;1例经T管胆道造影导致胆道感染,胆泥形成;1例胆道吻合口渗漏。结论:肝移植术中、术后扩张血管、改善胆管微循环是预防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2.
钳夹法建立小鼠胆管缺血狭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建立小鼠胆管缺血狭窄模型的方法。方法 先探索昆明小白鼠胆管缺血最适时间点,尔后选取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用2枚显微血管夹(宽0.1cm)夹闭一段长约0.4cm的胆总管90min,正常对照组仅暴露胆管未夹闭。术后21d两组小鼠均行胆道造影,下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进行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含量测定,取胆总管和肝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钳夹部位以上胆管明显扩张,胆管造影示胆管扩张,壁光滑,狭窄部位以下胆管未显影;正常对照组肝内胆管未显影,肝外胆管显影。血清总胆红素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5倍以上,谷丙转氨酶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倍以上。病理示缺血胆管管腔变小或闭塞,胆管黏膜坏死脱落,管壁纤维化增厚;病变部位以上胆管管腔增大,管壁变薄。肝脏可见少量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血管夹钳闭缺血法成功地建立了小鼠胆管缺血狭窄模型,为肝移植术后胆管缺血狭窄并发症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3.
TIA对后继脑梗死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预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否对后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脑梗死患者是否预先发生同侧的TIA分为TIA组和无TIA组,分别从TIA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脑梗死间隔时间及梗死部位几方面同无TIA组比较,采用ADL评分标准,评定患者预后恢复情况。结果Ⅰ级预后预先有TIA的占72%,无TIA的占63%,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X~2=3.31,P>0.05)。但脑梗死前有TIA且持续时间在5~20min、发作次数2~3次,与脑梗死间隔不超过1周者,其Ⅰ级预后较多,同无TIA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前发生的TIA有可能对人脑产生缺血耐受作用。TIA的神经保护性与其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与脑梗死间隔时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形成因素。方法1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筛选出进展性脑卒中38例,与98例卒中及60例健康者作对照,比较血液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11)、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BG)的浓度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者vWF、GMP-140、TAT、PAI、DD、HCY、FBG明显增加,ATⅢ、t—PA减少(P〈0.05);而进展性缺血性卒中vWF、TAT、PAI、DD、HCY、FBG进一步增加,ATⅢ、t-PA进一步减少,SBP、DBP明显下降((P〈0.05),GMP-140上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与vWF:Ag、TAT、DD、PAI、HCY、FBG进一步增加,ATⅢ、t—PA进一步减少,SBP、DBP下降(P〈0.05)有关。  相似文献   
25.
老年人颅脑外伤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外伤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特点及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针对7例颅脑外伤后急性期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老年患者,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根据不同的脑血管特点决定治疗方案。结果大多数患者(6/7)受伤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血管狭窄、血管壁溃疡以及附壁血栓形成等改变,提示脑缺血发作主要与这些病变为基础的脑血流下降、血栓脱落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外伤后脑灌注降低、脑血管痉挛是脑缺血发作的诱发因素。结论老年人外伤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发作主要与原有的脑血管基础疾病有关,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外伤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应基于这些病变特征并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late component of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EP) induced by electrical tooth stimulation and pain intensity are inhibited by heterotopic ischemic stimulation. The tourniquet pressure with 50 mmHg greater than the individual's systolic pressure was applied to the left upper arm for 10 min as ischemic conditioning stimulation. The late component of SEP and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were recorded at 4 times and both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en ischemic conditioning stimulation was applied. The maximum reductions in SEP amplitude and the VAS value were 26.1% and 21.2%, respectively, during ischemic conditioning stimulation. After-effect was observed 5 min after removal of the conditioning stimulation.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ed that heterotopic ischemic stimulation attenuated the late component of SEP induced by electrical tooth stimulation, triggering diffuse noxious inhibitory controls (DNIC) and after-effects in the trigeminal nerve territory. It wa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DNIC effect differs, depending on the intensity, kind, and quality of the test and conditioning stimuli.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比研究记忆合金网球植入与单纯减压植骨两种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Ⅱ~Ⅲ期)45例,分别采用记忆合金网球植入和单纯减压植骨+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网球组23例26髋,减压植骨组22例26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的功能评分.结果网球组和减压植骨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62.4±20.5 min、50.8±16.6 min(P<0.05)和180.6±38.5 ml、169.9±45.8 ml(P>0.05),术后所有病例经平均32个月随访,采用百分评分法评价,网球组的优良率为88.4%,减压植骨组的优良率为53.8%(P<0.05).结论记忆合金网球植入能增加股骨头的机械支撑力,重建股骨头血运,延长股骨头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28.
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双下肢缺血预处理 (DLIP)大白兔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为 4组 ,每组大白兔 6只 :E1组 ,动物麻醉后反复 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 5min ,松开 5min ,建立模型 ,灌注 15min转为工作心 15min ,全心停灌 45min ,恢复灌注 15min改为工作心 3 0min ;E2组 ,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前静脉注射超氧化物歧化酶至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完毕 ,重复E1组方法 ;E3组 ,静脉注射蛋白激酶C(PKC)阻滞剂多粘菌素B(PMB) ,时间 10min ,重复E1组方法 ;E4组 ,静脉注射ATP敏感性钾通道 (mitoKATP)阻滞剂(5 HD) ,时间 10min ,重复E1组方法。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 )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钙依赖性ATP酶 (Ca2 ATPase)活性及其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合成ATP能力 [ATP] m、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1组左心室功能恢复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心肌ATP含量、SOD活性、Ca2 ATPase活性、[ATP] m 均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心肌含水量低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MDA含量、CK、LDH漏出率、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醚(IS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不留置线拴;脑缺血模型(MO)组缺血前吸入纯氧30 min后行大脑中动脉阻闭(MCAO),2 h后抽出线栓恢复再灌注;吸入ISO组缺血前吸入0.9%ISO 30 min;乳化ISO组缺血前给予17 ml.kg?.1h?18%乳化ISO;异丙酚(PRO)组缺血前给予15 mg.kg?1PRO;30%脂肪乳(INT)组缺血前给予30%INT17 ml.kg?.1h?1,各组于再灌注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DNS)并计算24 h时脑梗死体积。结果术后,乳化ISO组、吸入ISO组和PRO组的DNS评分明显低于MO组(P<0.05);再灌注24 h后MO组的脑梗死体积为227.5±18.15 mm3,乳化ISO组、吸入ISO组的梗死面积缩小(P<0.05),但乳化ISO组和吸入ISO组的梗死面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缺血前给予乳化IS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21例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SPECT检查,并对SPECT对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发现SPECT诊断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阳性率为95%,明显高于头颅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