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5篇 |
免费 | 55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儿科学 | 81篇 |
妇产科学 | 34篇 |
基础医学 | 124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08篇 |
内科学 | 272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61篇 |
特种医学 | 35篇 |
外科学 | 51篇 |
综合类 | 194篇 |
预防医学 | 82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9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7篇 |
肿瘤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影响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36例131^I治疗后早发甲低患者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对早发甲低患者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1例暂发性甲低患者均未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98例1年内恢复正常,3例在6月后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结论:131^I治疗后早发甲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早发甲减的患者以观察为主。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湖南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情况,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DELFIA)测定促甲状腺素(TSH)浓度,使用盖塞利细菌抑制法或荧光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对TSH≥20μU/L或Phe≥0.26mmol/L(2mg/dl)者,进行确诊检查,确诊后给予治疗并随访。结果:湖南省部分地区46323例新生儿,确诊为CH28例(包括3例TSH延期上升型CH),PKU患儿1例。经治疗随访患者智能体格发育正常。结论:新生儿筛查能早期发现PKU和CH患儿,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智力低下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儿童治疗服药及停药所需观察时限,为安全停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确诊的1 144例CH患儿予以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定期复查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甲状腺B超,血T 3、T 4、TSH。左旋甲状腺素钠维持剂量较小(15.0~16.6μg/d)且所有指标持续正常者在2~3岁后试停药,并在停药后1个月、2个月、10个月时随访复查。仍维持正常的儿童予以永久停药;若在停药观察期间患儿血TSH出现异常则视具体情况给予重新服药或继续观察。结果:157例停药观察儿童经随访重新服药15例(9.55%),最终停药142例(确诊为暂时性CH)。本组共有48例患儿在随访期间血TSH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在停药1个月后出现异常有40例(25.48%),在2个月时出现异常的有7例(4.46%),仅1例在10个月后始出现异常。结论:在经甲状腺素药物规范治疗2~3年后,较小剂量的药物仍能维持血T 3、T 4、TSH正常,生长发育和甲状腺检查均无异常的CH儿童应停药观察。停药观察时限应为2~3个月,若血T 3、T 4、TSH仍处于正常范围,则可安全停药。在随访中若出现明显的异常则应继续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与不同出生体重及胎龄的关系。方法:对浙江省2005年活产婴儿进行CH筛查。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检测新生儿足跟血斑的促甲状腺素(TSH)指标。凡滤纸血TSH>9.0 mIU/L者予以召回,进行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结果:2005年共筛查新生儿387926人,确诊CH病例289人,CH发病率为1/1342。其中,早产儿(胎龄<37周)CH发病率为1/1454,足月儿(胎龄37~42周)为1/1469,过期产儿(胎龄>42周)为1/246;过期产儿CH发病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儿童(P<0.01)。在低出生体重儿童中,CH发病率为1/575,正常体重组儿童发病率为1/1505,而巨大儿发病率为1/473,低出生体重儿童及巨大儿的CH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儿童(P<0.01)。结论:CH的发病与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胎龄等因素有关。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巨大儿的新生儿CH的发病率最高;因此,防止过期产、减少低出生体重和巨大儿的出生、注意孕期保健是减少CH儿童的关键,这对于降低CH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肌酶增高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原发性甲减伴心肌酶增高者46例,进一步分为A组(合并有心包积液组);B组(无心包积液组)。在初诊和经甲状腺片治疗2、4、8周时分别测定空腹血清FT3、FT4、sTS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HBDH、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同时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测。结果:治疗前FT3(游离T3)、FT4(游离T4)水平与所有心肌酶呈负相关,与sTSH呈正相关;CHO水平与FT3、FT4、sTSH水平显著相关,TG水平与FT3、FT4、sTSH无明显相关性;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甲状腺功能、心肌酶增高例数无相关性,二组之间心肌酶增高程度有相关性,二组间心率对比有差异,统计学有意义;心电图变化与FT3、FT4、sTSH水平显著相关。结论:原发性甲减患者给甲状腺片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肌酶、胆固醇水平,可纠正心包积液及心电图异常。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目前比较难治,近年来以中医药治疗者日益增多,以中药配合小剂量甲状腺片对某些病例有较好效果,对一些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处理也颇收良效。同时许多学者运用现代科研手段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 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逻辑记忆测验、视觉再生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认知功能.结果 甲减组和亚甲减组在逻辑记忆[分别为(10.32±3.39)分、(13.57±4.49)分]、视觉再生[分别为(5.96±2.57)分、(7.97±2.83)分]方面均差于健康对照组[(16.38±3.95)分、(9.11±2.65)分],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总应答数、准确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等方面亦差于健康对照组(亚甲减组的完成分类数除外),差异有显著性(P<0.05);甲减组较亚甲减组在以上认知功能方面受损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而3组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总分、总智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均存在明显认知功能受损,前者较后者认知功能受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硒酵母片联合右归丸、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硒酵母片、右归丸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照组60例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抗体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8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超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FT3、FT4及T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硒酵母片、右归丸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甲减患者采用甲状腺素片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诊治的100例甲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状腺素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甲状腺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00%)高于对照组(6... 相似文献
20.
Katsantonis JC Protopsaltis J Kokkoris S Brestas P Aroni K Tournis S Giannoulis G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2008,28(11):1165-1168
Systemic sclerosis (SSc) is a progressively evolving multisystemic disorder of unknown etiology. Beyond skin, several other organs can also be affected with a severity of involvement that is often heterogeneous. We describe a 53-year-old female patient who was admitted urgently to the hospital almost collapsed, because of numerous bleeding deep skin ulcers, located all over the body. Clinical findings and autoantibody screening were typical of SSc. Moreover, both histopatholog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findings were compatible with scleroderma and vasculitis as well. In addition, pituitary hormone investigation revealed severely damaged function of the gland. We assume that severe skin ulceration and serious hypopituitarism were both implications of underlying SSc-associated vasculiti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se peculia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have not been described in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to dat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