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3篇 |
免费 | 312篇 |
国内免费 | 1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42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80篇 |
内科学 | 97篇 |
皮肤病学 | 20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70篇 |
综合类 | 940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43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34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299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138篇 |
2020年 | 194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110篇 |
2017年 | 212篇 |
2016年 | 242篇 |
2015年 | 195篇 |
2014年 | 282篇 |
2013年 | 196篇 |
2012年 | 249篇 |
2011年 | 307篇 |
2010年 | 241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132篇 |
2006年 | 145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先前接种肿瘤)切除后转移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C57/BL6小鼠Lewis肺癌肺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原发瘤切除组(TR)、原发瘤未切除组(TP)、十全大补汤组(Shiquan Dabu Tang group,SDT).采用切除原发瘤及十全大补汤31.2 g·kg-1治疗10d,摘除眼球取血,剥出肺脏,应用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肺部转移瘤情况.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移瘤微血管密度(MVD)及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治疗后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抑素(AS)和内皮抑素(ES)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10 d后,小鼠肺转移灶数与原发瘤切除组(47.30±5.57)个比较,十全大补汤组(8.28 ±5.28)个及原发瘤未切除组(10.71 ±3.30)个均明显降低(P<0.01);小鼠肺脏质量与原发瘤切除组(0.57±0.05)g比较,十全大补汤组(0.26±0.05)g及原发瘤未切除组(0.28±0.05)g均明显降低(P<0.01).原发瘤切除组、原发瘤未切除组和十全大补汤组转移瘤Ki67表达分别为(55.10±6.51)%,(34.60±4.95)%,(27.10±4.56)%,CD34表达分别为(35.40 ±2.46)%,(30.60±6.54)%,(22.09±5.89)%,十全大补汤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检测显示,与原发瘤切除组比较,十全大补汤能够降低血清中VEGF及上调ES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瘤切除可使荷瘤小鼠体内的VEGF和ES比例失衡,有利于肿瘤血管生成及促进转移.十全大补汤明显抑制小鼠原发瘤切除后转移瘤生长,明显抑制转移瘤血管生成以及与之相关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加减补肺汤联合甲强龙对博来霉素诱导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大鼠抗氧化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强龙组(10 mg·kg~(-1)·d~(-1)),加减补肺汤组(100 mg·kg~(-1)·d~(-1)),联合用药1组,联合用药2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滴注博来霉素复制IPF模型(1 mg/只),造模24 h后,开始ig或im给药,持续到处死动物的前1 d,模型组ig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计算IPF大鼠肺系数,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取固定部位肺组织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炎细胞浸润及肺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肺系数明显升高,肺组织中Hyp,MDA含量明显升高、肺组织中SOD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改善IPF大鼠的生存状态,甲强龙组、加减补肺汤组和联合用药1组可明显改善IPF大鼠肺泡炎细胞浸润及肺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肺系数(P0.01,P0.05),降低肺组织中Hyp,MDA含量、升高肺组织中SOD的活性。结论:联合用药1组对降低IPF大鼠肺组织中肺系数,Hyp和MDA的含量,升高肺组织中SOD活性,优于单独给药,其机制可能是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释放而达到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测定桂枝茯苓透皮贴中芍药苷、肉桂酸、丹皮酚的含量及释放度。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贴剂中肉桂酸、芍药苷和丹皮酚含量;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四法测定贴剂的体外释放性能。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桂枝茯苓贴中3种成分的液相色谱法。芍药苷、肉桂酸和丹皮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08~144.72 μg·mL-1,0.32~2.91 μg·mL-1和8~72 μg·mL-1。精密度、重复性、24 h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良好。建立了桂枝茯苓贴剂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贴剂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建立的含量和释放度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枳实薤白桂枝颗粒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流变指标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为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经标准II导联心电图筛选合格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枳实薤白桂枝颗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各组先连续7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从第5天开始,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同时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连续3 d,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中MDA、SOD、GSHPx和NO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MDA和GSH-Px水平显著升高,SOD、N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颗粒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大鼠血液粘浓凝聚的状态,起到保护心肌的目的 。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 应用去氧胆酸钠诱发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模型 ,观察粉防己碱、清胰汤对 SAP香猪血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用 32只贵州香猪 ,雌雄不拘 ,随机分为 4组 :生理盐水 (NS)对照组 ;粉防己碱 (tetrandrine,Tet)组 ;中药清胰汤 (chinese medicine qing yitang,CMQ)组 ;Tet+ CMQ联合组。各组受试动物术前禁食 12 h,禁水 6 h,无菌手术行门静脉、腔静脉插管 ,经胰管逆行加压推注 5 %去氧胆酸钠 (0 .5 ml/ kg体重 )复制 SAP模型 ,制模后 1h静脉滴注 NS或相应药物、胃管推注 NS或相应药物。分别于制模前 ,制模后 1h、6 h、12 h、2 4 h、4 8h、72 h、96 h同时采门静脉血和中心静脉血 ,分离血浆或血清 ,用放免法检测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 ;记录观察时间内 (96 h)各组动物的死亡率 ;取第 96小时动物的胰腺、十二指肠 ,作常规病理检查。 结果 与 NS组相比 ,粉防己碱、清胰汤均可降低 SAP香猪 96 h内的死亡率 ;可显著降低各时间点门静脉、中心静脉(除制模前、制模后 1h外 )血清胃泌素的浓度 (P<0 .0 1) ,可增加血浆胃动素的浓度 (P<0 .0 1) ;作用效果二者相当 (P>0 .0 5 ) ,而联合组的作用更为显著 (P<0 .0 1或 P<0 .0 5 )。用药组的胰腺、十二指肠病理变化也较 NS组明 相似文献
67.
目的:基于Zelen's设计,探讨桂葛灵仙汤联合夹脊穴透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风寒湿痹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CSR风寒湿痹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联合组,均60例,拟入中药组直接进入中药组,拟入联合组知情同意则进入联合组,不同意则进入中药组。中药组给予桂葛灵仙汤150 m L/次,2次/d口服,联合组患者在中药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颈部夹脊穴透灸治疗,30 min/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记录入组患者CSR 20分量表评分,SF-36量表评分及典型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治疗结束后统计总有效率和治愈率;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三烯B_4(LTB_4),白三烯C_4(LTC_4),白三烯D_4(LTD_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11%(52/53),治愈率为43.39%(23/52),优于中药组总有效率91.04%(61/69),治愈率20.89%(14/67)(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组患者CSR 20分量表,SF-36量表评分升高(P0.05),典型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缩短(P0.05);血清中LTB_4,LTC_4,LTD_4,YKL-40,IL-1β及TNF-α含量降低(P0.05)。结论:Zelen's设计结果显示桂葛灵仙汤联合夹脊穴透灸法治疗CSR风寒湿痹证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T表达,减少IL-1β及TNF-α含量在血清中含量,从而促进颈椎软骨修复和提高疼痛阈值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收集桂枝茯苓丸的主要活性成分,设置口服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筛选条件;使用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收集急性脑梗死的作用靶点,获得桂枝茯苓丸与疾病的交集靶点,绘制交集韦恩图;利用BisoGenet构建PPI网络,通过Cytoscape提取核心靶点;获取关键靶点蛋白后利用Metascape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利用TCMSP检索共获得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65个,主要为槲皮素、β-谷甾醇、齿孔酸、猪苓酸C、白花素等;筛选出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靶点135个,包括TP53、MCM2、UBC等;涉及细胞周期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119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多个化合物与蛋白的结合能≤8 kJ/moL;实验组的tp53、UBC基因表达量较模型组的低,PI3K、P-Akt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的高(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多通路、多靶点的特点,为今后研究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降糖3号方对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炎症相关指标的影响,揭示其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周龄C57BL/6N雄性小鼠,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模小鼠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降糖3号方组,每组8只。选取8只标准饲料喂养的小鼠作为正常组。药物干预8周结束后,应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技术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多种炎症介质水平,并进行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基因本体(GO)蛋白功能、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激活与肠道黏膜屏障相关的因子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Caspase-1)以及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间肠道炎症介质差异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降糖3号方组IL-1β、IL-6等炎症介质表达下降,降糖3号方可上调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GPR4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SC、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2型糖尿病小鼠结肠炎症反应明显,降糖3号方能够有效抑制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炎症,其作用可能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进而影响下游炎症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70.
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梅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4)
[目的]观察糖脉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降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糖脉康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黏度、血脂等指标及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糖脉康颗粒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黏度、血脂水平,从而使血糖控制更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