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00篇
  免费   13345篇
  国内免费   3706篇
耳鼻咽喉   1364篇
儿科学   9274篇
妇产科学   4531篇
基础医学   17515篇
口腔科学   1834篇
临床医学   17557篇
内科学   24948篇
皮肤病学   2609篇
神经病学   19688篇
特种医学   30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2764篇
综合类   21558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0046篇
眼科学   2475篇
药学   8882篇
  89篇
中国医学   14767篇
肿瘤学   2612篇
  2024年   392篇
  2023年   2801篇
  2022年   4536篇
  2021年   7668篇
  2020年   7122篇
  2019年   5798篇
  2018年   5742篇
  2017年   6037篇
  2016年   6148篇
  2015年   5770篇
  2014年   10823篇
  2013年   11855篇
  2012年   8861篇
  2011年   10121篇
  2010年   7980篇
  2009年   7684篇
  2008年   7437篇
  2007年   7570篇
  2006年   6838篇
  2005年   5690篇
  2004年   4845篇
  2003年   4332篇
  2002年   3129篇
  2001年   2815篇
  2000年   2363篇
  1999年   2139篇
  1998年   1853篇
  1997年   1744篇
  1996年   1591篇
  1995年   1562篇
  1994年   1357篇
  1993年   1204篇
  1992年   1121篇
  1991年   915篇
  1990年   821篇
  1989年   743篇
  1988年   724篇
  1987年   661篇
  1986年   571篇
  1985年   751篇
  1984年   599篇
  1983年   390篇
  1982年   503篇
  1981年   441篇
  1980年   355篇
  1979年   313篇
  1978年   196篇
  1977年   168篇
  1976年   150篇
  1975年   8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中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因较多,病情变化迅速,证型繁杂,不同的文献中证候分类差异较大。证候分类的繁杂给临床工作者治疗中风病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对以证候要素(内风、内火、痰湿、瘀血、气虚、阴虚)为切入点论治中风病的理论进行探讨,并举例论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益气通脉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通脉饮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的疗效,评估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分级和血脂水平。临床检测的数据通过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的数据使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双侧t检验,计数的数据采用χ~2检验,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都有一定疗效,但观察组的改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的症状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42/45),对照组为77.78%(3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HDL-C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脉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75.
Purpose:Since the declaration of the lockdown due to COVID-19, the usage of digital devices has gone up across the globe, resulting in a challenge for the visual systems of all ag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lockdown on digital device usage, and consequently, the ocular surface health implications and circadian rhythm abnormalities related to digital eye strain.Methods:An open online survey was sent through variou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nd was open for a period of 2 weeks.Results:A total of 407 usable responses were obtained; the average age of respondents was 27.4 years. Typically, 93.6% of respondents reported an increase in their screen time since the lockdown was declared. The average increase in digital device usage was calculated at about 4.8 ± 2.8 h per day. The total usage per day was found to be 8.65 ± 3.74 hours. Sleep disturbances have been reported by 62.4% of people. Typically, 95.8% of respondents had experienced at least one symptom related to digital device usage, and 56.5% said that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these symptoms increased since the lockdown was declared.Conclusion:The study highlighted the drastic increase in use of digital devices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the COVID-19 lockdown, and along with it, the slow deterioration of ocular health across all age groups. Awareness about prevention of digital eye strain should be stressed, and going forward, measures to bring these adverse effects to a minimum should be explored.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早期干预方案,预防社区生活受限,制定相应社区康复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3—4月在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57例,于2020年4—5月通过"问卷星"平台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12V2)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调查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比较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57份调查问卷,剔除重复及无效问卷3份,获得有效问卷54份,问卷有效率达94.74%。(1)COVID-19出院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生理总评分和心理总评分分别为(37.02±12.32)分、(38.46±14.42)分;呼吸困难等级0~3级的分别为3例(5.56%)、45例(83.33%)、5例(9.26%)、1例(1.85%);有19例(35.19%)存在焦虑情绪(SAS≥50分)和抑郁情绪(SDS≥53分)。(2)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不同疾病分型的患者在生理总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F-12V2生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34,P=0.011)和呼吸困难程度(r=-0.39,P=0.003)之间存在负相关性,SF-12V2心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46,P=0.001)和抑郁程度(r=-0.40,P=0.002)之间存在负相关性。(4)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β=8.27)、抑郁程度(β=-0.34)和疾病分型(β=-11.68)是患者SF-12V2生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焦虑程度(β=-0.62)是患者SF-12V2心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结论:COVID-19出院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性别、疾病分型、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是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COVID-19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和重型患者)出院后要尽早进行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筛查和干预,减少患者负性情绪,鼓励患者适当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呼吸功能,从而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78.
79.
8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收录的自建库以来有关糖尿病前期证型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中医证型进行规范整理,建立数据库,提取证素,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探究证素分布规律。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总有效病例1620例,证型经规范处理后整理为18个,主要证型为脾虚痰湿证。共提取证素13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脾,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湿和痰,关联分析显示脾—湿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到3个聚类组。结论 糖尿病前期病位在脾,气虚、脾、痰、湿是常见证素,临床诊治糖尿病前期应注重从脾论治,需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