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7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妇产科学 | 22篇 |
基础医学 | 29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69篇 |
内科学 | 40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73篇 |
综合类 | 208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3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9篇 |
肿瘤学 | 6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124篇 |
2013年 | 113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50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07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Ho-Young Hwang In-San Kim Ick Chan Kwon Yong-Hee Kim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08,128(1):23-31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glycol chitosan (HGC) nanoparticles, a new nano-sized drug carrier, were prepared by introducing a hydrophobic molecule, cholanic acid, to water soluble glycol chitosan. The HGC nanoparticles were easily loaded with the anticancer drug docetaxel (DTX) using a dialysis method, and the resulting docetaxel-loaded HGC (DTX-HGC) nanoparticles formed spontaneously self-assembled aggregates with a mean diameter of 350 nm in aqueous condition. The DTX-HGC nanoparticles were well dispersed and stable for 2 weeks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pH 7.4 and 37°C) and a sustained drug release profile, in vitro. In addition, the DTX-HGC nanoparticles were reasonably stable in the presence of excess bovine serum albumin,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DTX-HGC nanoparticles might also be stable in the blood stream. The DTX-HGC nanoparticles exhibited a distinctive deformability in aqueous conditions, in that they could easily pass through a filter membrane with 200 nm pores despite their mean diameter of 350 nm. We also evaluated the time-dependent excretion profile, in vivo biodistribution, prolonged circulation time, and tumor targeting ability of DTX-HGC nanoparticles by using a non-invasive live animal imaging technology. Finally,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for cancer therapy, the DTX-HGC nanoparticles showed higher antitumor efficacy such as reduced tumor volume and increased survival rate in A549 lung cancer cells-bearing mice and strongly reduced the anticancer drug toxicity compared to that of free DTX in tumor-bearing mice. Together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cancer loaded nano-sized drug carriers are a promising nano-sized drug formulation for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后腹腔热灌注联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42例,其中观察组21例(CRS后+腹腔热灌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静脉化疗)、紫杉醇+卡铂组21例(CRS后+紫杉醇、卡铂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肿瘤控制、腹水控制、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无进展生存期(PFS)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控制、生活质量、PF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采取CRS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静脉化疗,对于患者的疗效、肿瘤控制、腹水控制、生活质量、PFS有提高,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柱(4.6 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V/V),检测波长:228 nm,流速:1 mL.min-1。结果多西他赛在0.50~50.0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对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n=7),方法的日内与日间精密度RSD均<2%,回收率分别为98.81%、99.22%、101.5%。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纳米载药系统,通过对几种化学或基因药物的同时递送,实现多种药物的协同效应或降低肿瘤对药物的耐药性,从而达到提高肿瘤治疗的目的。在本研究中,通过考察粒径分布及载药量对不同的阳性脂材进行筛选,成功制备可以同时传递阴离子小干扰RNA(siRNA)和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的阳性纳米脂质载体(cNLC)。同时,利用能与肝癌细胞表面特异性结合的新型肽SP94对cNLC的表面进行修饰,最终制得具有主动靶向功能的cNLC。琼脂糖凝胶色谱结果显示制得的cNLC可以有效的装载siRNA。超滤离心法去除游离药物后,HPLC图谱显示cNLC能够高效的包载多西他赛。与市售制剂泰索帝相比,制得的SP94-cNLC显示出更强的细胞毒性,这表明SP94修饰的cNLC能更高效的递送多西他赛进入肝癌细胞。而在姜黄素和多西他赛共载的NLC中,通过姜黄素对多西他赛的敏化作用提高多西他赛在侵袭性癌细胞中的细胞毒性,这种共载系统能够改善化疗药物单独使用时疗效较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与培美曲塞治疗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复发性NSCLC患者6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多西他赛组和培美曲塞组,各34例。多西他赛组给予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给药;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l天给药。培美曲塞组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结束后30min静脉滴注顺铂75mg/m2第1~3天,所有患者均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每个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培美曲塞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多西他赛组[32.4%(11/34)比11.8%(4/34),67.6%(23/34)比41.2%(1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粒细胞减少和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多西他赛组[32.4%(11/34)比67.6%(23/34),8.8%(3/34)比26.5%(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赛二线治疗复发性NSCLC的疗效优丁多西他赛,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三阴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提高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采用多西他赛和卡铂进行联合治疗的45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资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方法。结果45例三阴乳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化疗方案,未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等毒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3例出现了严重的呕吐、腹泻等毒副反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护理、骨髓抑制的护理、消化道反应护理、皮肤反应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措施帮助三阴乳腺癌患者恢复治疗的信心,可使其得到有效的治疗,并减少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二钠(pemetrexed disodium,PMD)对比多西他赛(DOC)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一线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69例,分为2组,PMD组24例患者采用单药PMD治疗,DOC组采用单药DOC治疗,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观察毒副反应。结果 2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MD组的血液学毒性(粒细胞减少)明显低于DOC组(P>0.05),其他消化道反应、乏力、脱发等无差异(P>0.05)。结论 PMD对比DOC单药二线治疗晚期NSCLC临床疗效相似,PMD的血液学毒性反应相对明显降低,故更适于治疗二线晚期NSCLC患者。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同步放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两组患者均行放射治疗,对照组在放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25 mg/m2,1~3 d;静脉滴注氟尿嘧啶注射液500 mg/m2,1~5 d。治疗组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20 mg/m2,1~3 d;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25 mg/m2,1~3 d。两种方案均自放疗第1天开始,连续治疗21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同时随访24~48个月,计算患者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07%、80.3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3、4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Ⅲ~Ⅳ度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口腔炎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同步放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远期生存率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 DOC)联合表柔比星( EPI)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炎性乳腺癌( 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的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和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 IBC 53例,按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组应用 DOC 联合 EPI 治疗方案,对照组应用5-氟尿嘧啶(5-FU)联合EPI、环磷酰胺( CTX)方案,21 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后3~4周视情况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随访1年,评价预后。结果研究组部分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1例、对照组2例因疾病进展未能接受手术治疗。随访1年,研究组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无瘤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DOC联合 EPI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 IBC的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可耐受,可能是 IBC 新辅助化疗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60.
肝细胞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第三位。通过存纳米载体系统上修饰靶向配体可将药物主动靶向至肿瘤细胞。随着药物制剂学的发展,采用纳米给药系统共递送化疗药物与基因药物成为了治疗肿瘤的一种手段。本研究通过薄膜超声法制备了共包载多西他赛(DTx)和小干扰RNA(siRNA)的脂质体,并用SP94对其进行修饰。血清稳定性试验表明,脂质体能较好地保护siRNA免受血清中核酸酶的降解。与未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相比,SP94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显著增强了制剂的在肿瘤细胞内的摄取和对肿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表明了SP94的主动靶向作用。本课题成功构建了主动靶向肝癌的共包载DTx和siRNA的阳离子纳米粒给药系统,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