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7篇
  免费   990篇
  国内免费   652篇
耳鼻咽喉   174篇
儿科学   574篇
妇产科学   298篇
基础医学   1233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501篇
内科学   4947篇
皮肤病学   190篇
神经病学   868篇
特种医学   259篇
外科学   839篇
综合类   253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391篇
眼科学   309篇
药学   625篇
  4篇
中国医学   928篇
肿瘤学   29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765篇
  2021年   963篇
  2020年   937篇
  2019年   727篇
  2018年   681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701篇
  2014年   1264篇
  2013年   1375篇
  2012年   968篇
  2011年   1121篇
  2010年   932篇
  2009年   795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7年   33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60篇
  1979年   48篇
  1978年   31篇
  1976年   28篇
  1974年   23篇
  1973年   33篇
  1972年   25篇
  1971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41.
基于冻疮“血虚寒凝”的病机,以及当归四逆汤“手足寒厥,脉细欲绝”的临床症状,笔者拟以开阖枢理论及标本中气化理论为指导,分析冻疮的生理病理特征,并对当归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及临床应用作一阐述和探讨,从而在理法方药各层次对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的理论基础作一浅析和发挥。再加之以临床疗效及近代研究为佐证,从而有力地补充了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的理论依据,推动《伤寒论》厥阴病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42.
目的:综述并分析基于仲景的柴胡桂枝汤对治疗情志病的理论与临床探讨。方法:从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两方面探讨柴胡桂枝汤对情志病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分析柴胡桂枝汤治疗情志病的可行之处。结果:柴胡桂枝汤对情志病的治疗,不仅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而且具有现代医学的依据,疗效非常显著。结论:柴胡桂枝汤对情志病的治疗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43.
目的:分析呼和浩特地区蒙医心刺痛发病特征,包括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月份高峰期与分布规律,探讨其集中趋势及内在机制。方法:以呼和浩特市三家医院(呼和浩特市蒙中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蒙医科)2012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间住院的心刺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年龄、性别、发病日,将发病时间转化为阴历时间,利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心刺痛发病季节、月份高峰期,并计算出心刺痛男女患者构成比、年龄分布。季节采用蒙古族传统季节6季分法。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病例605例,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心刺痛多发年龄段为50~79岁。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为心刺痛发病高峰月份为11月,多发季节为孟冬(P<0.05)。结论:呼和浩特地区心刺痛发病高峰月份为11月,多发季节为冬初(P<0.05)。心刺痛发病患者中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944.
目的:观察热敏灸辅助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多巴丝肼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治疗,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及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39(PDQ-39)评分;于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并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UPDRS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减少(均P<0.05),且观察组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PDQ-39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DA和5-HT水平明显提高(均P<0.05),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且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热敏灸辅助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能与其上调DA和5-HT水平,降低TNF-α和IL-6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94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芩-金银花药对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关联关系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STRING数据库平台过滤黄芩-金银花的有效化合物及对应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7.0统计软件建立并分析黄芩-金银花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平台和Cytoscape 3.7.0统计软件建立并分析黄芩-金银花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PPI网络;利用Bioconductor对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黄芩-金银花59个有效化合物通过171条通路作用于202个靶点发挥其中医临床功效及潜在的COVID-19治疗作用。结论:黄芩-金银花所含的活性化合物可能通过抗病毒、抗炎等和肺、肝及心血管保护等作用,对COVID-19引发的肺损伤、肝损伤、心血管疾病和炎性反应具有潜在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6.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入院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分析其中医证候及卫气营血辨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男32例(64.0%),女18例(36.0%);年龄3~79岁,平均年龄(40.0±18.4)岁,入院前平均病程为(3.2±2.5)d,平均潜伏期为(5.0±3.5)d。处于卫气分阶段34例(68.0%),气分阶段14例(28.0%),营分阶段2例(4.0%),其中挟湿者44例(88.0%)。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者多见于卫分证,胸部X线片提示双肺炎性反应多见于营、气分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分证较之卫分证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多以发热、咳嗽为入院时的主要症状,湿邪是此次病机的关键因素,发病主要以卫分证阶段和气分阶段为主,部分进展至营分阶段,早期治疗可选用辛凉清轻宣透之品,注重祛湿治疗,不可过用苦寒。  相似文献   
947.
清肺排毒汤由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去大枣、五味子),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五苓散,橘枳姜汤,加山药、藿香组合而成。上述5首经典方剂均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其中,麻杏石甘汤疏表宣肺,清热平喘;射干麻黄汤(去大枣、五味子)宣肺祛痰,降气止咳;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和解半表半里之邪;橘枳姜汤行气化痰;五苓散利水渗湿;藿香散邪化湿;山药健脾补肺;且桂枝、甘草合用,辛甘化阳,扶助正气;诸药合用,共奏清肺解毒之功,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有学者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清肺排毒汤通过多成分、多靶标对机体起到整体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48.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国经验"要进入美国医疗系统会遇到很多障碍,包括中医药的定位、医院系统的屏障、专业执照的限制等等。海外中医界期待中国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数据能够跨过循证医学的门槛,希望能用不可拒绝的诉求,以破例的方式打开西方现有医疗制度的壁垒。其实,无论海外中医界最终能以何种方式参与,这次百年不遇的抗疫大战可能成为一次发展的契机。作者特别提醒海外中医界关注大疫之后医疗需求的变化和中医针灸擅长领域的真正机遇。  相似文献   
949.
“络病学说”作为重要的中医基础病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其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等机制研究与治疗均有理论指导意义。“络病”在形态与功能上与现代医学中的肿瘤微血管、微循环概念相似;瘀阻络脉与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类似,故运用“通络法”抗肿瘤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虫类药是动物药的别称,作为通络药的代表,善于搜刮剔络,在肿瘤的防治中起到了活血化瘀通络、攻毒散结通络、搜风解毒通络以及补益培本通络等作用。通过梳理“络病学说”的起源、发展与成熟阶段的主要思想内涵,整理并总结现代肿瘤治疗中“络病学说”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并分析虫类药在通络法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开展中医络病防治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0.
目的:观察“肺炎1号”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17日至2020年3月15日湖北省中医院、监利县中医院、蕲春县人民医院、潜江市中医院、洪湖市中医医院、阳新县中医医院、浠水县中医院、大冶市中医医院、汉川市人民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451例,采用“肺炎1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肺炎1号”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象、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肺部CT情况。结果:共纳入451例患者,其中轻型21例,普通型378例,重型46例,危重型6例。疑似病例6例(1.33%),临床诊断病例168例(37.25%),确诊病例277例(61.4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发热、咳嗽、乏力主要症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恶寒、鼻塞、流涕、打喷嚏、咽部痒、咽痛、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痛或关节疼痛、头晕头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稀溏症状发生率显著改善(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3(1~3.25)d。229例患者舌质由红或绛逐渐转为淡红,好转率为75.58%;177例患者白腻苔、厚腻苔、黄腻苔明显变薄,好转率为65.3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8(5,11)d。415例(92.02%)肺部CT明显好转,主要表现在病灶面积减小,变薄变淡。达到出院标准430例,临床治愈率95.34%;好转15例;无效3例;死亡3例(0.67%)。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结论:“肺炎1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快速稳定病情,阻断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危重型转化;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较好促进肺部炎性反应吸收;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