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18篇
  免费   2080篇
  国内免费   2364篇
耳鼻咽喉   396篇
儿科学   411篇
妇产科学   536篇
基础医学   3793篇
口腔科学   404篇
临床医学   4071篇
内科学   4056篇
皮肤病学   533篇
神经病学   473篇
特种医学   8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342篇
综合类   9747篇
预防医学   3500篇
眼科学   299篇
药学   2942篇
  35篇
中国医学   1601篇
肿瘤学   2907篇
  2024年   378篇
  2023年   1406篇
  2022年   1355篇
  2021年   1172篇
  2020年   915篇
  2019年   855篇
  2018年   527篇
  2017年   658篇
  2016年   832篇
  2015年   780篇
  2014年   1255篇
  2013年   1180篇
  2012年   1346篇
  2011年   1566篇
  2010年   1474篇
  2009年   1585篇
  2008年   1719篇
  2007年   1660篇
  2006年   1742篇
  2005年   2183篇
  2004年   1706篇
  2003年   1456篇
  2002年   1444篇
  2001年   1407篇
  2000年   1187篇
  1999年   950篇
  1998年   845篇
  1997年   768篇
  1996年   727篇
  1995年   609篇
  1994年   586篇
  1993年   413篇
  1992年   388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细胞色素P450调节剂对DNA加合物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羊膜上皮细胞FL系分别接触a-萘黄酮(0.6mmol·L ̄(-1))β-萘黄酮(20pmol·L ̄(-1))24h后,再用苯并(a)芘[B(a)P,10umol·L ̄(-1)]处理24h,用32P后标记技术测定以B(a)-DNA加合物。结果发现,阳性对照组,a-萘黄酮预处理组及β-萘黄酮预处理组加合物的量分别为(加合物个数/10’个核苷酸):4.7±0.2(100%),1.8±0.9(38.3%),16.0±2.2(340.1%).该实验结果直接显示了纳胞色素P450调节剂对肿瘤发生影响的作用水平。亦为药物对致癌物代谢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3.
任东青  张绍章 《医学争鸣》1995,16(4):266-268
目的:探讨辐射增敏剂AK2123和辐射防护剂WR2721对肝癌组织DNA损伤与修复的影响。方法:用脉冲交变电泳法(PFGE)和^3H-TdR掺入法,测定上述两药物对受照人肝癌细胞DNA双链断裂与修复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在0 ̄80Gy剂量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肝癌细胞DNA残留率逐渐降低(100% ̄57.0%),DNAdsb量亦逐渐增多,照前给AK2123或WR2721,均能显地降低DN  相似文献   
164.
重视胃癌基因不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房殿春 《重庆医学》2003,32(9):1121-1122
基因不稳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基因不稳包括核基因组不稳 (nMSI)和线粒体基因组不稳 (mtMSI)。核基因组不稳包括两种不同的形式 ,即染色体不稳 (chromosomeinstabil ity)和微卫星不稳 (mirosatelliteinstability ,MSI) [1、2 ] 。染色体不稳亦称肿瘤抑制途径 (suppressorpathway) ,由于染色体大片段的丢失、易位和重排 ,导致了大量的异倍体细胞 ,微卫星不稳亦称MSI途径 (MSIpathway) ,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突变使单核苷酸水平的突变率增加 ,导致了广泛的MSI。近年线粒体基因不稳 (mtMS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3~ 7] ,…  相似文献   
165.
卢永田  王天铎 《耳鼻咽喉》1994,1(3):179-182
利用自动化图像分析技术对36例下咽鳞癌保留标本进行细胞核DNA含量、核形态定量测定。结果发现下咽癌DNA含量高者易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DNA含量愈高.其细胞分化愈差,随着下咽癌细胞核的增大和核异型程度的升高,DNA含量增加;而DNA含量与下咽癌T分期及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6.
据医学空间网2月7日报道(原载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 Dec7;12(45):7365—70),为快速定量HBV DNA,采用有效TaqMan探针和抽提病毒DNA进行实时PCR检测。  相似文献   
167.
细菌从肠腔通过全身循环到达肠系膜淋巴结的反复细菌易位过程是最后发生感染的关键步骤 ,这是目前肝硬化合并腹水的病人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机理。然而 ,细菌在体循环的大部分过程仍然是未知的。通过细菌DNA的检测和鉴定 ,我们推定在肝硬化合并无菌性腹水 (培养阴性 )的病人血中和 /或腹水中存在细菌。本研究包括了 2 8个连续住院的肝硬化合并腹水病人。使用PCR方法检测细菌DNA ,通过已纯化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来鉴定相应的细菌。有 9例病人血中和腹水中同时检测到细菌DNA ,DNA测序证明有 7例是大肠细菌 ,2例是金…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探讨N -乙酰半胱氨酸 (NAC)治疗不同病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疗效。方法  49例稳定期、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 (2 5例 )和对照组 (2 4例 ) ,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 ,加用NAC(每次 2 0 0mg ,3/d ,连用 2个月 )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所有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观察组稳定期、急性发作期DNA损伤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对照组稳定期DNA损伤程度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急性发作期DNA损伤程度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COPD患者体内存在氧化 -抗氧化失衡 ,抗氧化治疗可降低COP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 ,急性发作期出现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69.
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DNA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 S1抗原与病毒 DNA的关系。方法 对 1 86例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分别进行前 S1抗原和 DNA检测 ,前 S1用酶联免疫法 ,DNA用蛋白印迹法。结果 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95 .2 %和88.2 % ,前 S1抗原法检出率略高 (RRR>-2 5 % ) ;两法检测结果呈变量关系 (γ=0 .0 3 8,P >0 .0 5 )。结论 作为反映乙肝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血清学标志 ,前 S1抗原和 DNA与 HBe Ag相一致 ,与非 PCR DNA法比较 ,前 S1抗原法灵敏度稍高 ,可以作为非 PCR DNA检测法的加强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0.
目的:利用链延伸反应的原理延长引物链以提高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表面的质量负载,从而提高传感器检测MRSA的灵敏度。方法:以不对称PCR的反应产物做为长链探针,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为短链探针,在基因传感器阵列表面分别固定上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和femA的长链及短链探针共4种探针片段,与相应的靶序列杂交后,加入Klenow酶,37℃进行链延伸反应1h。结果:长、短链探针均有效地固定了传感器表面。mecA,femA短链探针在链延伸反应前的检测灵敏度为0.5nmol/L,但经链延伸反应后检测灵敏提高到了0.05nmol/L;而长链探针却无法与相应的基因组靶序列发生杂交。结论:短链探针链延伸反应有效地提高了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的灵敏度,但该法不适用于链探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