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55篇
  免费   2079篇
  国内免费   2367篇
耳鼻咽喉   396篇
儿科学   411篇
妇产科学   533篇
基础医学   3799篇
口腔科学   404篇
临床医学   4052篇
内科学   4049篇
皮肤病学   532篇
神经病学   472篇
特种医学   8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338篇
综合类   9735篇
预防医学   3497篇
眼科学   300篇
药学   2935篇
  35篇
中国医学   1599篇
肿瘤学   2899篇
  2024年   377篇
  2023年   1406篇
  2022年   1310篇
  2021年   1142篇
  2020年   915篇
  2019年   855篇
  2018年   527篇
  2017年   658篇
  2016年   832篇
  2015年   780篇
  2014年   1255篇
  2013年   1180篇
  2012年   1346篇
  2011年   1566篇
  2010年   1474篇
  2009年   1585篇
  2008年   1719篇
  2007年   1675篇
  2006年   1742篇
  2005年   2183篇
  2004年   1706篇
  2003年   1456篇
  2002年   1444篇
  2001年   1407篇
  2000年   1187篇
  1999年   950篇
  1998年   845篇
  1997年   768篇
  1996年   727篇
  1995年   609篇
  1994年   586篇
  1993年   413篇
  1992年   388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肿瘤细胞的铁代谢及其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峰 《中国小儿血液》2005,10(1):40-42,46
铁是细胞生长增殖及机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细胞的DNA合成、电子传递、氧运送等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铁,细胞便不能从G1期进入到细胞周期的S阶段。此外,在细胞周期(例如:p53,GADD45和WAF1/p21)中,铁对大量分子的表达和调控上似乎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DNA 蛋白质交联 (DPC)在监测砷中毒遗传损伤及皮肤病变的发生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皮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砷接触者进行分组 ,并采用12 5Ⅰ 后标记法测定其DNA 蛋白质交联状况。结果 :燃煤砷接触可增加人体DNA 蛋白质交联的发生率 ,其发生早于皮肤损害 ,与对照、病区非病人及一般病变组比较 ,皮肤角化过度、癌前病变及癌变组明显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该指标的增高与尿砷、发砷值密切相关 ;吸烟及燃煤年限可对其产生影响 ,年龄分层中以 4 0岁以上者DPC形成最为突出 ,男性的DPC形成高于女…  相似文献   
113.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无血清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神经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0.33mol/L乳化DHA 40μl。对两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及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实验组大脑神经细胞的突起生长速度、胞体面积和直径、神经细胞存活率及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DHA对神经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促进神经细胞蛋白质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4.
母体血浆中游离胎儿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从孕妇血浆中检测胎儿DNA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新方法。方法:对30例孕7-41周妇女血浆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扩增的胎儿基因为Y染色体上的DYZ1位点,扩增片段的大小为149bp。30例孕妇血浆均经过酚-氯仿法提取DNA作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结果:20例妊娠男性胎儿孕妇中有17例出现DYZ1基因扩增条带,检出率为85.0%。10例妊娠女性胎儿孕妇中未出现阳性扩增条带,无假阳性结果。本研究中早、中、晚孕期性别符合率分别为80%、80%、90%,总符合率为85%。结论:使用酚-氯仿法提取血浆中的DNA,可以提高模板的浓度和纯度,改善PCR条件,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作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有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5.
赵时梅 《柳州医学》2005,18(1):37-40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乳腺癌的病因是国内外学者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一个重大突破是1990年Hall.J等用连锁方法发现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随后MiKi.Y等成功地克隆此基因。目前认为BRCAl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l的突变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RCA1的发现,被称为癌(抑癌)基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6.
雨间 《健康向导》2007,(1):14-14
无论你的基因如何,你都能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年轻。专家认为皱纹的出现是由10%的基因和90%的环境与生活方式决定的。基因决定了皮肤的厚度和皱纹的样式。不过,你还有90%的机会控制你的皱纹。以下变美五招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17.
本文采用小鼠精子试验和小鼠睾丸DNA合成抑制试验,检测了JX-1对雄性生殖细胞的致突变作用。实验结果表明JX-1对小鼠精子总数、精子活动率及精子畸形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增加,与小鼠睾丸DNA合成抑制试验阴性反应一致。作者认为JX-1对雄性生殖细胞为一种非诱变剂。  相似文献   
118.
老年大鼠肝细胞核与染色质对DNA酶I消化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宗玉  祝欢 《老年学杂志》1989,9(3):158-160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了解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和人体肿瘤组织原代细胞的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个体差异性,探寻预测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生物指标。方法 60Co γ射线照射诱发DNA损伤,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检测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法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结果 8个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的辐射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D0为0.65~2.15 Gy),不同细胞株20 Gy γ射线照射诱发产生的DNA双链断裂原初损伤有一定的差别,但与细胞辐射抗性无相关性。辐射敏感细胞SX-10的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发生在早期快速修复相,而A2780细胞的修复缺陷是发生在晚期慢速修复相。20 Gy照射修复2 h后DNA双链断裂残留量与细胞辐射敏感性指标D0SF2值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个体患者脑肿瘤组织原代细胞之间,辐射诱发DNA双链断裂的修复反应存在明显差异,修复2 h后残留损伤的个体差异性分布类似于癌细胞株。结论 DNA双链断裂残留损伤与癌细胞辐射抗性有显著相关性,可作生物指标预测肿瘤组织细胞对放射治疗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