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48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15篇
内科学   31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586篇
预防医学   1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3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脂蛋白 (a) [LP(a) ]和D 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6例ICVD患者血LP(a)和D 二聚体水平 ,并与 2 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脑血栓形成 (CI)急性期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D 二聚体、LP(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TIA伴有梗死灶者血D 二聚体、LP(a)的含量均高于无梗死灶者 (P <0 .0 5 )。结论ICVD患者血D 二聚体、LP(a)水平升高 ,这与体内血液凝固性增强和高发血栓形成有关。测定血D 二聚体和LP(a)水平对ICVD病情预测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2.
D-二聚体胶乳试验在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D-二聚体(D-D)胶乳试验,检测52例正常人,30例心血管疾病、28例肺心病、25例脑梗塞、20例DIC、41例脑外科手术和20例其它疾病的患者。结果表明D-D水平除肺心病缓解期和脑外科手术前与正常对照比较P>0.05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5)。D-D胶乳法与传统的止凝血检验相比较,对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60.3%)和敏感性(90.6%),能提示继发性纤溶亢进,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3.
血D-二聚体浓度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D-二聚体浓度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经心脏超声、食道超声、CT、MRI或血管造影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同期住院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当时抽血检测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Ⅰ水平.结果1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Stanford A型,20例B型.所有主动脉夹层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0.3 μr/mL),均值2.0±1.9(0.4~8.4)μg/mL,敏感性100%.自症状发作到D-二聚体测定的时间为1.5 h~14d,D-二聚体升高的程度与病程呈负相关(r=-0.42,P=0.04).病变范围越大,D-二聚体水平越高,死亡组D-二聚体均高于5 μg/mL,提示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预后有指导价值.与主动脉夹层患者相比,仅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轻度升高(<0.7 μg/mL).结论D-二聚体阴性有助于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病变范围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降纤药物治疗脑梗死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降纤酶和精纯抗栓酶治疗,进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4d的血浆D-二聚体。结果:两组间比较D-二聚体的变化无显性差异,但两组治疗后1、3d较治疗前D-二聚体明显升高,而治疗后14d回到原来水平。降纤酶和精纯抗栓酶的显效率均>50%,两以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无显性差异。结论:两种降纤剂均可短期内使D-二聚体升高产生抗栓作用,治疗脑梗死均有效。  相似文献   
135.
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2 4例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与 2 6例正常人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和脂蛋白 (a)的水平 ;酶法测定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并计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 ;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浓度 ,同时检测其空腹血糖 ;测量其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 ,并计算其吸烟指数。结果 D二聚体与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 (a)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r =0 .393,0 .6 5 0和 0 .5 79,P <0 .0 0 1) ;与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亦呈正相关关系 (r =0 .2 35 ,0 .2 2 6 ,0 .195和 0 .198,P =0 .0 0 9,0 .0 12 ,0 .0 30和 0 .0 2 6 ) ;与载脂蛋白A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r =- 0 .4 96 ,- 0 .178,P <0 .0 0 1和P =0 .0 4 7)。结论 多种冠心病危险因子对冠心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有影响 ,其中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 (a)为独立影响D二聚体水平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联合床旁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69例重症监护室行床旁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及彩超检查结果,计算彩超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截断值,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床旁彩超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能。结果:床旁彩超诊断无血栓组39例,血栓组30例,男女比例分别为26∶13和15∶15,平均年龄分别为(63.7±13.8)岁和(65.9±12.6)岁,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26(0.91,6.22)mg/L和6.72(3.33,13.24) mg/L(P0.05)。血浆D-二聚体截断值为4.54 mg/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69.2%,阳性预测值为60.6%,阴性预测值为72.2%,诊断准确率为68.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大于4.54 mg/L可作为临床医师申请床旁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的参考依据,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7.
蒋宇 《中国临床医学》2020,27(5):841-843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的严重程度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0例肛周脓肿患者,检测其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检测水平,并分析肛周脓肿严重程度与FIB、D-二聚体的关系。结果:FIB与病情严重程度负相关(r=-0.147,P=0.046),而D-二聚体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r=0.810,P=0.007)。结论:肛周脓肿患者的FIB、D-2聚体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均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82例AC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梗死体积分为3组:大梗死组(L组)13例,中梗死组(M组)47例,小梗死组(S组)22例;选取同一时期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Hcy、CRP、D-D水平和Hcy、CRP、D-D三者联合检测对ACI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研究对象Hcy、CRP、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灵敏度为84.14%,特异度96.00%,正确诊断指数0.801 4,阴性预测值88.07%;CRP灵敏度90.24%,特异度91.00%,正确诊断指数0.812 4,阴性预测值91.92%;D-D灵敏度75.61%,特异度98.00%,正确诊断指数0.736 1,阴性预测值83.05%;Hcy+CRP+D-D灵敏度98.78%,特异度89.00%,正确诊断指数0.877 8,阴性预测值9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CRP、D-D三者联合的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CRP、D-D联合检测可用于ACI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硫酸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D-D、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的变化,比较平均治疗时间、终止孕周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终止妊娠孕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74.00%(37/50),并发症发生率6.00%(3/50)低于对照组24.00%(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可以有效降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体内hs-CRP和D-D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使新生儿的预后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0.
目的:分析Innovance试剂检测D-二聚体(D-D)的临床应用。方法(1)同时用Innovance试剂和 Plus试剂检测298例患者血浆D-D水平,比较检测结果及分析相关性。(2)查阅患者病案,回顾性研究这298例患者是否应用抗凝药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进行临床干预的情况,评估Innovance试剂界值的应用价值。结果 Innovance试剂和Plus试剂检测D-D的结果有相关性(r=0.53,P<0.01),Innovance试剂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大于Plus试剂,Innovance试剂检测界值为1.0 mg/L时,临床干预例数为0例。结论取1.0 mg/L作为界值时,可提高Innovance试剂检测D-D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