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 全科医生是新形势下保障和维护人们健康的重要主体。随着实践的深入,有关全科医生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客观评价关于全科医生的研究,是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实践发展的前提。目的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Citespace和Ucinet对全科医生文献发文量、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及关键词分布进行计量研究,系统分析全科医生研究发展的历程以及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 2018年1-3月,在中国知网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条件为“篇名=家庭医生或家庭医生制度或全科医生或全科医生制度”,数据来源类别设定为“全部期刊”,匹配度设定为“精确”,时间为1986-2017年,共检索到3 067篇文献,并对全科医生研究发文量、期刊分布情况展开分析。剔除与主题不符合、重复的文献,筛选出1 836篇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并对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关键词分布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1986-2017年发文量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局部有波动。根据增长速度和变化情况可将1986-2017年的发文量分为以下阶段:1986-1996年处于全科医生研究的萌芽阶段;1997-2010年处于全科医生研究的探索阶段;2011-2017年处于全科医生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关于全科医生研究的文献全部集中于医学类杂志,其中《中国全科医学》载文量最多(1 021篇)。鲍勇(35篇)、路孝琴(20篇)、赵亚利(20篇)等在全科医生研究方面发文量相对较多,其中鲍勇、杜学礼、张安、梁颖、孙纬等团队合作度较高;胡善联、何江江、谢春艳等团队合作度较高;梁鸿、芦炜、张宜民、黄蛟灵等团队合作度较高。吴春容在2002-2003年,张安、鲍勇在2011-2014年,方玉婷在2011-2013年,杜学礼在2011-2012年,梁颖在2012-2014年,研究较频繁。全科医生研究来源机构共约有190个,其中发文量前3位机构依次为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41篇)、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8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7篇)。全科医生研究关键词主要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社区卫生服务等,研究内容主要偏向于教育、培训、分级诊疗、健康管理、影响因素、签约服务、慢性病管理等,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定性研究、问卷调查等。全科医生研究关键词共聚为17类,主要从全科医生制度国际经验借鉴、全科医生服务模式研究、全科医生绩效评价研究、全科医生服务能力研究、全科医生服务效果研究等方面展开分析。关键词前沿趋势分析:1986-1996年是全科医生研究的理论基础阶段;1997-2010年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理论基础研究逐渐转向应用型研究;2011-2017年研究方向逐渐转向对全科医生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探讨。结论 全科医生研究相对丰富,但还存在事后成效分析相对不足、研究视野有待拓展、动态研究相对缺乏等问题,应不断加强该领域研究的统一性,聚焦全科医生服务的核心问题,制定适合当代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定位。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旨在应用文献计量学整合知识图谱,探究近年来中医药干预氧化应激的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获取建库至今有关中医药干预氧化应激的文献,使用Citespace 6.1.6R和Vosviewer1.6.18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共纳入中文文献4 739篇,英文文献3 570篇。[结果]该领域研究发文在近30年来呈整体上升趋势,研究机构多以国内中医药大学为主,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分析显示中医药干预氧化应激的机制研究以及临床应用一直占据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并持续发展,有效组方、临床疗效评价、针灸治疗以及“铁死亡”“自噬”等相关前沿理论的探究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潜在价值。[结论]中医药干预氧化应激领域已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下一步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从而促进已有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完善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比分析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前后我国慢性病政策、管理与服务领域的时间脉络、演进过程、研究前沿,以期对我国未来慢性病治理、卫生政策和服务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基于知识网络分析视角,构建慢性病研究关系—结构分析框架,以2010—2022年间CNKI核心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共词分析、中心性分析、聚类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创新引入2016年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分段节点,以政策变迁和研究变迁的视角对我国慢性病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从政策与研究关系的时序变化中探讨前后6年间我国慢性病研究网络与演进机制。结论:慢性病具有“治疗”与“治理”的“双治”特征,并呈现出由“治疗”向“治理”转型的研究趋势,但我国现阶段慢性病政策、管理与服务研究在整个慢性病研究领域的地位仍需强化,知识网络关联度不强,未来研究应当进一步借助公共政策重塑慢性病研究格局,聚焦慢性病治理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公共价值、范式演进、理论建构与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24.
我国口腔护理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口腔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口腔护理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数据来源,以"口腔护理"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1959年1月1日-2019年3月1日口腔护理相关文献,并借助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分析并绘制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视图等。结果共检索口腔护理有效相关文献3 318篇,在形成的图谱中共有244名作者被纳入,发文量最多的为张海燕,研究机构分布广泛,网络密度为0.003 2,近10年高频关键词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为高强度突现词。结论口腔护理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性医院为主要研究阵地,VAP有望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但发文机构及作者之间缺少合作,应加强跨机构合作,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推动我国口腔护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5.
基于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平台,综合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10-2018年间靶向药物研究领域的发文国家、作者、引文、关键词、研究热点等进行分析,目的是探索国内外对于靶向药物的研究概貌并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通过对图谱的深入分析,得出靶向药物的研究基本现状,知识基础,前沿演变和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研究人员在靶向药物研究方面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念珠菌生物膜文献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方法:使用基于java平台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Ⅱ,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念珠菌生物膜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经典文献、高频主题词、突现主题词的分析,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共分析1 631篇文献、10篇经典文献、20个高频主题词、5个突现主题词,确定念珠菌生物膜的研究热点为生物膜的形成、基础实验技术、模型建立及耐药问题,研究前沿集中在生物膜体外模型、药敏实验建立新方法上。结论:可视化分析为快速把握念珠菌生物膜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提供了科学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2009—2021年间国内外学者关于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在乳腺癌进展中的研究现状、合 作情况、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乳腺癌和STING作为关键词的122篇核心合集文献作为研 究对象,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评估STING调控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结果:以2016年为时间节点,乳腺癌与STING相 关的研究发文量迅速增加,其中美国发文量最多,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为排名第一的研究机构。DNA断裂过程中产生的微核激 活了cGAS-STING信号通路,可有效启动肿瘤特异性CD8+ 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结 果也表明,以巨噬细胞为代表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是乳腺癌与STING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结论:STING信号通路中的关键 分子将成为乳腺癌防治领域的新免疫靶点。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对针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的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为该领域的科研和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SCI-E收录的1999-2019年针灸治疗IHD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其作者、关键词及参考文献进行共现或共被引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纳入104篇文献,发文量在2014、2015年达到高峰,作者合作可视化显示发文量最多、中介中心性最高的前三位作者为梁繁荣、荣培晶和卢圣峰,关键词共现分析提示中心性大于0.1的高频关键词共10个,包括电针、针灸、损伤、心肌缺血、预处理、大鼠等,关键词聚类结果前5名依次是心肌保护、针灸预处理、针灸、心肌缺血/再灌注和心力衰竭。参考文献共被引分析被引频次最多的文献仅11次,聚类结果主要是中草药、自主神经系统、β(1)肾上腺素受体、内关穴等。结论 针灸治疗IHD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和缺血再灌注等方面,针灸干预类型和时机多为针刺/电针预处理;预测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为针灸的不同疗法、介入时机和选穴方案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与心力衰竭等方面的机制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国内外药房自动化领域的现况和研究热点、前沿问题,为我国药房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原理,采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结合各数据库基本文献计量数据、Endnote文献管理工具等,从年度发文情况,作者、机构、国家合作网络,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突现关键词6个方面对国内外药房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国外的药房自动化设备普及率高;与国外比较,国内的研究开始较晚,但近年来发文量增长趋势显著超过国外。结论药房自动化设备研究尚未形成较成熟的学科分支,我国药房自动化设备的发展还需融入新兴技术和先进的药事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对国内“嗅觉障碍”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合理推测,尝试为学者提供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预测未来热点方向。 方法 以“嗅觉障碍”为主题词,检索建库至2020年10月20日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论文并按纳入标准进行筛选,使用Citespace软件对该研究领域所筛选文献的作者、期刊/单位及主题词进行绘制图谱及可视化分析。 结果 整体来讲,“嗅觉障碍”研究的文献发表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出现频次排名靠前的作者为魏永祥、倪道凤、刘钢、杭伟、姚淋尹、韩德民及刘剑锋,“嗅觉障碍”研究发文排名第1~3例的期刊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合作高产单位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机构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主题词聚类分析呈现出7个聚类:慢性鼻-鼻窦炎、帕金森病、kallmann、鼻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超微结构和针刺。 结论 在“嗅觉障碍”领域,早期韩德民、李志春等国内作者对“嗅觉障碍”的研究较深长,而近年来魏永祥、倪道凤等国内作者对“嗅觉障碍”的检测方法、病因、发病机制等进行基础研究及归纳分类,是近年来嗅觉障碍研究的主力,但核心作者中心中介值均小于0.1,这表明关系较稀疏,需加强联络与合作,以期形成学术共同体提高整体影响力。根据聚类分析可知,国内作者目前对“嗅觉障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嗅觉障碍与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帕金森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原发病之间的联系,探索其生理病理及发病机制;不同类型嗅觉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调查;探索鼻内镜手术、针刺等不同治疗方法对嗅觉障碍的疗效。且从发文突现图可见,以上七大聚类研究范围可能将持续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热点。其中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方向是从古至今延续的热点,而COVID-19将成为未来5~10年的热点。另外,不排除COVID-19引起的嗅觉障碍与鼻腔炎症相关,且两者的相关性将会成为嗅觉障碍将来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