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6篇
中国医学   25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应用川芎时配伍得当,煎煮适宜,因症施用,则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疗效是显著的.本文总结川芎的成分、药理、功效、常用配伍、用量等,分析应用川芎的合理性,促进其广泛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2.
李巧  何沛煜  张定堃  裴照卿  陈依培  黎智  郑川 《中草药》2024,55(8):2771-2783
川芎Chuanxiong Rhizoma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为"血中之气药",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重金属镉超标、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不健全等瓶颈问题,制约了川芎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川芎产业发展现状,概述了川芎资源、生产关键技术、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与临床、新药研发与大健康产品、专利申请等研究进展,从全产业链分析探讨川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与方法,为川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加减方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威海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川芎茶调散加减方口服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主要症状的改善时间、肌电图检查相关指标、面部神经功能分级的变化,测定血清中相关因子水平,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92.59%、75.93%,以观察组临床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闭目、抬眉、鼓颊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肌电图结果RI潜伏期低于对照组,CMAP波幅高于对照组,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17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GDN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茶调散加减方联合针灸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肌电图指标,促进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推断其起效可能与通过调控血清中TNF-α、GDNF、IL-17等水平以减轻患者神经病变的炎性反应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川芎⁃天麻配伍对川芎中川芎嗪、阿魏酸在大鼠脑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18只大鼠随机分成川芎组、川芎⁃天麻(1∶0.25)组、川芎⁃天麻(1∶1)组,每组6只,建立血瘀型偏头痛模型。灌胃给药后,于大鼠脑内插入微透析探针,收集不同时间点脑透析液,UPLC⁃MS/MS法检测川芎嗪、阿魏酸含有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味药组比较,配伍组2种成分T1/2[川芎⁃天麻(1∶1)组阿魏酸除外]、MRT0~∞、Cmax、AUC0~∞升高(P<0.05,P<0.01);川芎⁃天麻(1∶0.25)组两者T1/2、MRT0~∞、AUC0~∞高于川芎⁃天麻(1∶1)组(P<0.05,P<0.01),川芎嗪Cmax降低(P<0.05)。结论天麻可提高川芎中川芎嗪、阿魏酸脑组织吸收程度,延长作用时间,减缓消除速率,增加蓄积,其作用强度与天麻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黄芪和川芎不同比例配伍对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方法 建立黄酮成分(以芦丁为对照品)的含量测定方法,分别动态测定2 h内黄芪与川芎不同比例配伍(1∶1、1∶2、1∶3、1∶4、1∶5、2∶1、3∶1、4∶1、5∶1)的提取液中黄酮类成分的浓度,并根据菲克第一扩散定律,分别建立提取动力学模型,计算其提取速率常数,比较其溶出动力学差异性。结果 黄芪与川芎不同比例配伍对黄酮类成分的提取速率和浓度均有显著影响,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动力学模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特征,其中黄芪∶川芎为3∶1时提取速率最快,川芎∶黄芪2∶1时提取速率最慢,川芎∶黄芪为3∶1时黄酮类成分的平衡浓度最高,黄芪∶川芎比例为5∶1时最低。结论 黄芪与川芎的不同比例配伍对黄酮类成分的提取速率和浓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小鼠高架十字迷宫药效学实验对抗焦虑复方中药制剂中当归和川芎的两种制备工艺(煎煮法和双提法)进行优选。方法: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地西泮组、抗焦虑中药(归芎煎煮法)高、中、低剂量组、抗焦虑中药(归芎双提法)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及其余各组给药10d,第10d进行高架十字迷宫药效学测试,对开臂时间百分率和开臂次数百分率进行统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地西泮组和归芎双提法高、中剂量组的开臂时间百分率和开臂次数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归芎煎煮法各剂量组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提法提取当归和川芎制备的抗焦虑中药的抗焦虑药效优于采用煎煮法的制剂。  相似文献   
88.
静脉注射(1.0g/kg)加静脉点滴(2.0g/kg)抗厥通脉注射液对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及重症失血型休克家兔的血压、肾血流量及存活率均有明显的改善,优于多巴胺(dopamine)及枳实注射液(剂量相同)(P<0.05,P<0.01),表现出明显的抗休克作用。抗厥通脉注射液对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4h末)及重症失血型(2h末)休克家兔的存活率分别为100%与78%,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未观察到dopamine有提高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休克家兔存活率的作用(P>0.05);也未观察到枳实注射液有提高重症失血型休克家兔存活率的作用(P>0.05)。此外,抗厥通脉注射液改善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型休克家兔的心率,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9.
观察了丹参、复方丹参、川芎嗪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每天每只鼠分别腹腔注射丹参1.2g/kg、复方丹参1.6g/kg、川芎嗪40mg/kg,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0.
本文改良运用Brgi氏公式,评价当归、川芎合并应用的效应。实验发现合用两药对兔和大鼠离体主动脉的解痉作用,对豚鼠离体心脏灌流量的影响,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及对兔离体回肠的痉挛收缩的缓解作用,与分别单用两药相比较,其作用增强或相加,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两药的合并毒性降低。 本文提出对Brgi氏公式的改良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