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603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1篇
中国医学   143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口服左乙拉西坦片,初始剂量为15mg/kg,2次/d,第8~12天剂量为10mg/kg,2次/d,第13~15天剂量为5mg/kg,2次/d,第l6天停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1岁以内,0.5袋/次,1~3岁,1袋/次,3岁以上,1.5袋/次,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15d,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脑神经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0%、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惊厥复发率、癫痫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脑神经因子水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减少复发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补肾润肺口服液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的COPD住院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分成2组,每组45例,共脱落12例,对照组(38例)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2次/d),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补肾润肺口服液(3支/d),采用MMRC评分表对2组患者呼吸困难进行分级,治疗前后肺功能状态,ELISA试剂盒检测炎性介质浓度,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呼吸困难评分值(MMRC)与肺功能(FEV1%)分别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MMRC显著降低、肺功能增强,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结果显示,治疗前IL-8、TNF-α水平比较无显差,治疗后各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同组显著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润肺口服液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COPD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中西医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优化方案,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尽量延长其生存周期。方法:按照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单盲的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西医常规化疗+协定方,服用益气补肾复方4个月,同时化疗4个疗程;对照组:同试验组相同的化疗方案,不服用中药,连续化疗4个疗程。并在预计时间评价RECIST标准评分、KPS评分来统计分析。结果:按照RECIST标准评价,两组在缩小瘤体疗效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KPS评分评价,两组在KP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观察指标的总有效率来讲,中西医结合治疗IIIb-IV期NSCLC的总体疗效相对于单纯的西医化疗,具有一定优势,益气补肾法在治疗中晚期NSCLC中有减毒增效的功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的雌激素受体及周期蛋白(Cyclin)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雌性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补肾活血方组、联合用药组、补肾活血方+假手术组,每组9只。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大鼠围绝经期模型。各组灌胃给药40 d后取血清和子宫称重;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浓度;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免疫组化法观察雌激素受体(ER)α、ERβ在子宫组织中分布与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中周期蛋白(Cyclin B)蛋白表达。结果补肾活血方治疗40 d后,与模型组比较,血清LH、FSH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E2水平升高(P0.05);同时,子宫脏器指数、子宫内膜厚度、子宫组织中ERα、ERβ和Cyclin B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雌激素组呈现相似的作用,但作用强度均低于雌激素;补肾活血方+假手术组大鼠各项指标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方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但作用强度弱于雌激素,对正常大鼠子宫组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益气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转移能力及CD44+EpCAM+干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低、中、高不同浓度益气补肾方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干预人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MTT法检测24,48,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检测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5-氟尿嘧啶(5-Fu)共培养富集胃癌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干预后CD44+EpCAM+干细胞比例。结果 干预48,72 h后,益气补肾方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同时期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益气补肾方各组透膜细胞数显著降低,迁移能力受明显抑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终浓度为20 μg·mL-1的5-Fu共培养24 h后,胃癌干细胞比例显著提升,益气补肾方干预后各组细胞中CD44+EpCAM+干细胞比例均下调,中、高浓度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气补肾方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并呈时间、剂量相关性,其抗转移作用可能与下调胃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EpCAM表达,降低CD44+EpCAM+干细胞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补肾健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骨钙素(BGP)水平、骨密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楔变角、后凸Cobb角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两组BGP水平和骨密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ODI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伤椎楔变角和后凸Cobb角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BGP水平、骨密度和伤椎前缘高度比,以及降低ODI、伤椎楔变角、后凸Cobb角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相似文献   
77.
周洪保  王爱国 《新中医》2021,53(5):112-1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瘀方治疗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化瘀方,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治疗后2组的临床疗效、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ISOA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8%(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瘀方治疗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临床疗效显著,且可以显著降低膝关节ISOA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从而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补肾养精汤和活血汤周期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激素、内生殖器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养精汤和活血汤周期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卵巢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卵巢体积较治疗前降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卵巢体积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CP-1、HSP70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MCP-1、HSP7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较治疗前升高,促黄体激素(LH)、睾酮(T)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SH、E2高于对照组,LH、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精汤和活血汤周期疗法可调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降低MCP-1、HSP70的表达,改善内生殖器形态。  相似文献   
79.
徐安琪  陈海燕  黄文 《新中医》2021,53(4):110-113
目的:观察补肾降浊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降浊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清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1 h尿红细胞排泄率)、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75.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1 h尿红细胞排泄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8+、Ig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D4+/CD8+、IgM、补体C3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补肾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藿苓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线粒体通路神经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Aβ的活性片段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的细胞模型。本实验设置六个组,即对照组、Aβ25-35组、Aβ25-35+盐酸多奈哌齐组、Aβ25-35+藿苓益智方提取物(50、100、200 μg/ml)组。利用流式细胞仪、荧光酶标仪和透射电镜等技术,检测霍苓益智方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细胞存活率、神经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藿苓益智方提取物50 μg/ml组的细胞存活率与Aβ25-35组相比有一定的增高(P<0.05); 盐酸多奈哌齐组和藿苓益智方提取物(100、200 μg/ml)组与Aβ25-35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均P<0.01),但藿苓益智方提取物200 μg/ml组升高的更明显; 藿苓益智方低、中、高剂量+A25-35组细胞凋亡率则逐步下降,其中中、高剂量组与Aβ25-35组相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藿苓益智方低、中、高剂量+Aβ25-35组对细胞核的损害程度上,经治疗以后逐步缓解,且呈剂量依赖性趋势。结论:藿苓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可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改善细胞存活率,减少线粒体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