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国内不同产地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方法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引物,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国内50个不同产地的白及。结果 RAPD技术扩增产物经琼脂凝胶电泳检测,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S8,S9,S14,S19,S23,S25,S28,S29,S30,S31)条带清晰的引物,10条引物共扩增出88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的DNA条带数目为81条,占总数的92.05%。每个引物能扩增出5~11条DNA条带,平均可扩增出8.8条;扩增最少的引物为S19,扩增出5条DNA条带;扩增最多的引物为S29,扩增出11条DNA条带。而每个引物能扩增的多态性DNA条带数为3~11条,平均可扩增出8.6条。结论 不同产地的白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可有效应用于白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为白及胶剂型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参阅近年来白及胶的相关剂型研究文献,归纳总结了白及胶的制剂学研究进展。结果 作为主药,白及胶可被制成乳膏剂、涂膜剂、散剂、柔性脂质体和片剂。作为药用辅料,白及胶可作为凝胶基质、成膜材料、胃漂浮缓释片辅料、难溶性药物载体和包合材料。同时作为药物和辅料,白及胶可被制成洗剂、膜剂、凝胶剂、口腔粘附片、缓释胶囊剂、滴眼剂、微球和生物可降解微针。结论 白及胶具有“药辅合一”的特性,白及胶的剂型研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白芨多糖对胃溃疡(GU)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病灶组织的核因子-κB(NF-κB)p65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影响。方法用乙酸直接烧灼法复制GU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3 g·kg^-1·d^-1雷尼替丁灌胃)和大、中、小3个剂量实验组(50.0,25.0,12.5 mg·kg^-1·d^-1白芨多糖灌胃),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蒸馏水灌胃,各组均1次/天,连续15 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组织中NF-κB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大、中、小3个剂量实验组的血清TNF-α含量分别为(571.13±11.85),(759.25±21.11),(636.63±3.70),(611.75±12.46),(741.63±11.99)和(756.88±8.34)pg·mL^-1;这6组的IL-1β的含量分别为(400.50±30.39),(532.13±11.76),(458.88±9.48),(422.00±21.50),(508.63±15.68)和(523.38±10.18)pg·mL^-1;这6组的IL-6的含量分别为(295.63±11.15),(429.00±11.56),(340.63±9.68),(317.88±10.80),(377.50±14.15)和(417.75±9.36)pg·mL^-1;这6组的NF-κB p65基因表达量(2-ΔΔCt值)分别为1.00±0.00,1.37±0.02,1.29±0.02,1.23±0.03,1.33±0.02和1.35±0.03;这6组的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灰度值)分别为0.60±0.11,1.24±0.36,0.79±0.14,0.63±0.09,0.87±0.15和1.16±0.25。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大、中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白芨多糖可通过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异常分泌,并下调NF-κB p65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从而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利用人表皮黑素瘤细胞(A375细胞)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共培养模型,观察白芨水提物对该模型中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构建A375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模型,采用氢氧化钠裂解法、MTT法和多巴氧化法分别检测白芨水提物对黑素含量、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TYR)活性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 g/L、1 g/L、0.5 g/L、0.25 g/L白芨水提物对黑素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2g/L、1 g/L组对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熊果苷组相当;白芨水提物对TYR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其中0.5 g/L、0.25 g/L和0.125 g/L组与阳性对照药物熊果苷组的作用相当.结论:白芨水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TYR活性抑制A375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体系的黑素合成,为临床使用白芨治疗黄褐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5.
新型血管内液体栓塞剂中有效组分的体外促凝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用于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新型血管内液体栓塞剂中有效栓塞成分(白芨多糖与二醋酸纤维素聚合物)的体外促凝血作用。方法将有效栓塞成分按质量比不同分为4组,观察各组样品对凝血酶原时间(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m)的影响。结果新型血管内液体栓塞剂能显著缩短PT,且缩短程度与主要栓塞成分白芨多糖所占比例成正相关;同时此栓塞剂也可缩短aPTT。结论新型血管内液体栓塞剂在体外实验中明显促进凝血,并偏重于影响外源性凝血途径;此外,主要栓塞成分白芨多糖在促进凝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6.
从我国福建省的土壤中分离到五株马杜拉放线菌,编号80-2、80-A13、80-30、80-28和80-191。其中除80-A13菌株外,其它菌株均有拮抗作用。无气生菌丝或气生菌丝贫乏,前二个菌株产生2~9个孢子的短孢子链,孢子表面疣状,后三个菌株孢子链形成假孢囊,孢子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份为Ⅲ型,糖类型B,含马杜拉糖,甲基萘醌分析结果80-2为MK-9(H_6)、MK-9(H_8)。80-A13为MK-9(H_4)、MK-9(H_6),而80-30和80-191为MK-9(H_4)、MK-9(H_6)、MK-9(H_8)。通过分类研究证明它们不同于马杜拉菌属中的已知菌种。命名80-2为荧光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fluorescence sp.nov.1991;80-A13命名为微弱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parva sp.nov.1991;80-30和80-28定名为紫褐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violacefonscussp nov 1991;80-191 定名为赭色马杜拉放线菌屏南变种Actinomadura ochracea varPingnansis nov.var.1991。  相似文献   
87.
中药自芨栓塞肝动脉治疗肝癌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临床特征和外围性栓塞技术条件下,分别用白芨粉和明胶海绵颗粒中央性栓塞肝动脉治疗肝癌56例和50例。结果表明:白芨粉呈永久性“铸型”状栓塞,栓塞后侧支循环形成少、形成晚,该组病人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9%、44.9%、33.6%,平均生存期为19.8月。白芨组的疗效优于明胶组,且重复治疗间隔长、次数少。  相似文献   
88.
不同栓塞剂治疗头面部肿瘤和血管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不同栓塞剂用于头面部肿瘤和血和性病变栓塞治疗的疗效,将21例患者分为3组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明胶涨绵组8例术前栓塞达到预期目的。术中分离容易,出血减少,有1例术后1个月血管再通,3例效果好;白芨组均达到预期效果;弹簧钢圈组3例栓塞术后发现侧支供血动脉,2例达到预期目的。认为,头面部肿瘤和血管性病主一适宜栓塞治疗。栓塞剂和选用在术前栓塞是以明胶海绵为佳,如有必要可加用弹簧钢圈,姑息性栓塞治疗技  相似文献   
89.
目的:应用白芨胶(bletilla striata gelantin,BSG)作为外源性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的载体,观察促进压疮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深度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对照组,用碘伏浸泡的无菌方纱持续湿敷;B、C、D组为实验组,分别给予外用白芨胶、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及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每天3次。在用药后第3、7、14、21、30天观察压疮愈合速率、各组愈合时间及用药过程中全身反应及局部皮肤炎症反应等。结果 BSG、HMW-NGF 及 HMW-NGF+BSG 均能促进压疮创面愈合,尤以 HMW-NGF+BSG 的作用最为显著(愈合天数:A∶B∶C∶D=20.16±4.58∶15.43±1.72∶15.80±1.48∶11.86±1.35d)。结论 HMW-NGF+BSG 能显著加速压疮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白及花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旨在明确白及花的最佳干燥方式。方法:以6种不同方法对白及花进行干燥,通过色度仪测定其色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花青素、多糖、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并评价了不同干燥条件下白及花清除DPPH自由基和还原力差异。结果:真空50℃干燥工艺能够较好的保存白及花原有的鲜艳色彩和花青素含量,提高醇提物得率和减少多糖、总黄酮和总酚的损失,该方法干燥的白及花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结论:上述白及花产地加工工艺不仅可最大程度保持其外观及内在品质,而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功效,建议生产实践中根据该工艺适当调整并加以利用制备干花和深入开发白及花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